列子辨

古籍簡介

《列子辨》·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康熙後壬寅自序,署其號曰復堂,不知何許人也。其注用林希逸口義本稍為刪削,而間附以劉辰翁評。卷首凡例稱,《列子》刻本,書肆絕少。此特借抄,其中必多訛字云云。則亦寒鄉之士,罕睹舊籍者矣。其辨論大旨,謂《漢·藝文志》載《列子》八篇,典午之禍,典籍蕩然。六朝清談之士,依傍《藝文志》所云而妄托之。然其所證據,特以文句臆斷之耳。考《柳宗元集》有《辨列子》一篇,摘其言魏牟、孔穿皆出《列子》後,然特謂其不免增竄,不以為偽也。高似孫《緯略》頗以《史記》無傳為疑,又疑其出於後人之薈萃,然未敢定為誰氏作也。是編漫無所據,竟毅然斷其出於六朝。極詆其文詞之惡,以朱筆勒其旁者,不一而足。文詞工拙,姑置無論。第考東晉光祿勛張湛所注,已疑其言鄭穆公以後事,與劉向所云鄭穆公時人者不合,則書在東晉以前審矣。作者未見湛注,遂以為出自六朝耳。觀其批篇首將嫁於衛句雲,嫁字諸書所無,但此書率多訛字,嫁或家字之訛。不知《爾雅釋詁》曰:嫁,往也。郭璞注引方言曰:自家而出謂之嫁,猶女出為嫁。古訓炳然,乃橫生揣度,其空言臆斷可知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