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河

冶河發源於山西省昔陽縣和壽陽縣,全長187公里,經井陘、平山入滹沱河(現黃壁莊水庫)。井陘縣境內17.5公里,平山縣境內7.5公里。為常年性河流。平時水流量11立方米/秒,汛期最大流量10450立方米/秒。沿岸灌溉便利,平山縣境內有興民渠、大同渠、灌農田85500畝。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冶河,在真定路平山縣西門外,經井陘縣流來本縣東北十里,入滹沱河。
元貞元年正月十八日,丞相完澤等言:“往年先帝嘗命開真定冶河,已發丁夫人役,適值先帝升遐,以聚眾罷之。今請遵舊制,俾卒其事。”從之。
皇慶元年七月二日,真定路言:“龍花、判官莊諸處壞堤,計工物,申請省委都水監及本路官,自平山縣西北,歷視滹沱、冶河合流,急注真定西南關,由是再議,照冶河故道,自平山縣西北河內,改修滾水石堤,下修龍塘堤,東南至水碾村,改引河道一里,蒲吾橋西,改辟河道一里。上至平山縣西北,下至寧晉縣,疏其淤淀,築堤分其上源入舊河,以殺其勢。復有程同、程章二石橋阻咽水勢,擬開減水月河二道,可久且便。下相欒城縣,南視趙州寧晉縣,諸河北之下源,地形低下,恐水泛,經欒城、趙州,壞石橋,阻河流為害。由是議於欒城縣北,聖母堂東冶河東岸,開減水河,可去真定之患。”省準,於二年二月都水監委官與本路及廉訪司官,同詣平山縣相視,會計修治,總計冶河,始自平山縣北關西龍神廟北獨石,通長五千八百六步,共役夫五千,為工十八萬八百七,無風雨妨工,三十六日可畢。

大清河水系的河流

大清河水系位於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區,東至渤海灣,北界永定河,南臨子牙河。流域面積43060k㎡(其中山區占43%,平原占57%),流經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為南、北兩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