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雲

公有雲

公有雲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為用戶提供的能夠使用的雲,公有雲一般可通過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費或成本低廉的,公有雲的核心屬性是共享資源服務。這種雲有許多實例,可在當今整個開放的公有網路中提供服務。公有雲平台是負責組織協調計算資源,並根據用戶的需要提供各種計算服務。公有雲管理對“公有雲接入”和“公有雲平台”進行管理監控,它面向的是端到端的配置、管理和監控,為用戶可以獲得更優質的服務提供了保障。你可以在瀏覽器中直接編輯存儲在“雲”的另一端的文檔,你可以隨時與朋友分享信息,再也不用擔心你的軟體是否是最新版本,再也不用為軟體或文檔染上病毒而發愁。

基本信息

公有雲

公有雲

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為用戶提供的能夠使用的雲,公有雲一般可通過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費或成本低廉的。這種雲有許多實例,可在當今整個開放的公有網路中提供服務。

定義

企業通過自己的基礎設施直接向外部用戶提供服務。外部用戶通過網際網路訪問服務,並不擁有雲計算資源。

基本內容

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務給最終用戶,創造新的業務價值,公有雲作為一個支撐平台,還能夠整合上游的服務(如增值業務,廣告)提供者和下游最終用戶,打造新的價值鏈和生態系統。

發展現狀

公有雲被認為是雲計算的主要形態。目前在國內發展如火如荼,根據市場參與者類型分類,可以分為四類:

一類為傳統電信基礎設施運營商,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

一類為政府主導下的地方雲計算平台,如各地如火如荼的各種“XX雲”項目;

一類為網際網路巨頭打造的公有雲平台,如盛大雲;

一類為部分原IDC運營商,如世紀互聯;

一類為具有國外技術背景或引進國外雲計算技術的國內企業,如風起亞洲雲。

由於目前國內並未開放外國公司在中國直接進行雲計算業務,因此像亞馬遜、IBM、Joyent、Rackspaces等國外已有多年雲計算業務經驗的廠商在進入中國市場途中仍障礙重重。2012年11月1日,微軟終於實現旗下公有雲計算平台Windows Azure在中國的落地,這將掀開外資企業進軍中國雲計算市場的序幕。

模式喜憂

公有雲的計算模型分為三個部分:

l 公有雲接入

個人或企業可以通過普通的網際網路來獲取雲計算服務,公有雲中的“服務接入點”負責對接入的個人或企業進行認證,判斷許可權和服務條件等,通過“審查”的個人和企業,就可以進入公有雲平台並獲取相應的服務了。

l 公有雲平台

公有雲平台是負責組織協調計算資源,並根據用戶的需要提供各種計算服務。

l 公有雲管理

公有雲管理對“公有雲接入”和“公有雲平台”進行管理監控,它面向的是端到端的配置、管理和監控,為用戶可以獲得更優質的服務提供了保障。

雲計算模式的好處

1、安全。雲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用戶不用再擔心數據丟失、病毒入侵等麻煩。

很多人覺得數據只有保存在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電腦里才最安全,其實不然。你的電腦可能會因為自己不小心而被損壞,或者被病毒攻擊,導致硬碟上的數據無法恢復,而有機會接觸你的電腦的不法之徒則可能利用各種機會竊取你的數據。此前轟動一時的“艷照門”事件據報導不也是因為電腦送修而造成個人數據外泄的嗎?反之,當你的文檔保存在類似 Google Docs 的網路服務上,當你把自己的照片上傳到類似 Google Picasa Web 的網路相冊里,你就再也不用擔心數據的丟失或損壞。因為在“雲”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專業的團隊來幫你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數據中心來幫你保存數據。同時,嚴格的許可權管理策略可以幫助你放心地與你指定的人共享數據。這樣,你不用花錢就可以享受到最好、最安全的服務,甚至比在銀行里存錢還方便。

2、方便。雲計算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最低,使用起來也最方便。

大家都有過維護個人電腦上種類繁多的套用軟體的經歷。為了使用某個最新的作業系統,或使用某個軟體的最新版本,我們必須不斷升級自己的電腦硬體。為了打開朋友發來的某種格式的文檔,我們不得不瘋狂尋找並下載某個套用軟體。為了防止在下載時引入病毒,我們不得不反覆安裝防毒和防火牆軟體。所有這些麻煩事加在一起,對於一個剛剛接觸計算機,剛剛接觸網路的新手來說不啻一場噩夢!如果你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電腦使用體驗,雲計算也許是你的最好選擇。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有一個你喜歡的瀏覽器,你要做的就是在瀏覽器中鍵入 URL ,然後盡情享受雲計算帶給你的無限樂趣。

你可以在瀏覽器中直接編輯存儲在“雲”的另一端的文檔,你可以隨時與朋友分享信息,再也不用擔心你的軟體是否是最新版本,再也不用為軟體或文檔染上病毒而發愁。因為在“雲”的另一端,有專業的 IT 人員幫你維護硬體,幫你安裝和升級軟體,幫你防範病毒和各類網路攻擊,幫你做你以前在個人電腦上所做的一切。

3、數據共享。雲計算可以輕鬆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套用共享。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你自己的聯繫人信息是如何保存的。一個最常見的情形是,你的手機里存儲了幾百個聯繫人的電話號碼,你的個人電腦或筆記本電腦里則存儲了幾百個電子郵件地址。為了方便在出差時發郵件,你不得不在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之間定期同步

聯繫人信息。買了新的手機後,你不得不在舊手機和新手機之間同步電話號碼。 對了,還有你的 PDA 以及你辦公室里的電腦。考慮到不同設備的數據同步方法種類繁多,操作複雜,要在這許多不同的設備之間保存和維護最新的一份聯繫人信息,你必須

為此付出難以計數的時間和精力。這時,你需要用雲計算來讓一切都變得更簡單。在雲計算的網路套用模式中,數據只有一份,保存在“雲”的另一端,你的所有電子設備只需要連線網際網路,就可以同時訪問和使用同一份數據。

假設離開了雲計算仍然以聯繫人信息的管理為例,當你使用網路服務來管理所有聯繫人的信息後,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電腦找到某個朋友的電子郵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機上直接撥通朋友的電話號碼,也可以把某個聯繫人的電子名片快速分享給好幾個朋友。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嚴格的安全管理機制下進行的,只有對數據擁有訪問許可權的人,才可以使用或與他人分享這份數據。

4、無限可能。雲計算為我們使用網路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可能。

為存儲和管理數據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空間,也為我們完成各類套用提供了幾乎無限強大的計算能力。想像一下,當你駕車出遊的時候,只要用手機連入網路,就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在地區的衛星地圖和實時的交通狀況,可以快速查詢自己預設的行車路線,可以

請網路上的好友推薦附近最好的景區和餐館,可以快速預訂目的地的賓館,還可以把自己剛剛拍攝的照片或視頻剪輯分享給遠方的親友…… 網際網路的精神實質是自由、平等和分享。作為一種最能體現網際網路精神的計算模型,雲計算必將在不遠的將來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將從多個方面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無論是普通網路用戶,還是企業員工,無論是IT 管理者,還是軟體開發人員,他們都能

親身體驗到這種改變。

雲計算模式的擔憂

安全:允許誰查看企業的專有數據?

性能:應用程式系統性能在處理峰值時刻會如預期那樣嗎?

數據數據所有權:“雲”的所有權就是系統平台上數據的所有權嗎?

可靠性:一個企業可以部署很多數據中心和冗餘系統,來滿足正常運轉時間的需要。提供“雲”服務的公司會提供相同的服務嗎?

一致性:越來越多的公共企業、金融服務和健康部門的公司都面臨著嚴格的條例規範;他們需要能夠證明誰訪問了數據、在何時或者何處處理過這些數據,當處理這些數據的時候,就需要哪些軟體和硬體。在企業內部的資料庫中,做到這些就非常困難。在雲中他們能夠允許做同樣的工作嗎? 更有可能的是對於重要的應用程式,企業將會部署基於網頁的訪問機制,讓這些應用程式在當前宿主的位置運行。至於應用程式的更新,企業可能會創建企業內部雲。只有在他們充分體驗這種即時需求資源服務和按使用量付費的工作環境之後,他們才可能會分配一些工作到外部雲如果對在外部雲上部署部分工作負載非常必須的話,他們會考慮這樣去做。這些企業在這個方向上跨出下一步之前,會非常盡力地去找到合適的工具來創建他們自己的內部雲。

未來預測

IDC:2016年公有雲開銷將達到1000億美元

儘管對於雲的懷疑仍有很多,但根據IDC2012的某項研究表明:全球在公有雲IT服務上的花銷到2016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

哪些雲服務會成為熱門市場?IDC表示軟體即服務(SaaS)將會占到未來五年雲服務花銷的大頭。有意思的是雲服務和平台即服務將增長得更快。

對於雲提供商而言,可能並不奇怪。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已經走上正軌,成為商業化的產品,雲提供商意識到出售SaaS和PaaS將會更適應長期發展。

從地理的角度來看,IDC報告表明美國將會成為最大的雲市場。緊隨其後的是西歐和亞太地區(不含日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