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5年

公元735年

公元735年,乙亥,開元二十三年。以契丹降將李過折為北平王、檢校松漠州都督。過折旋因殘暴為部下涅禮所殺。涅禮告唐,唐任為都督。是年,冊故蜀州司戶楊玄琰女為壽王妃。壽王瑁,武惠妃生,寵冠諸子。諸公主實封加至千戶(唐初三百戶,中宗時太平公主至五千戶)。

大事件

(圖)懸空寺懸空寺

懸空寺是歷代文人墨客嚮往之處,古代詩人形象的讚嘆:“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到沒雲中”。公元735年,詩仙李白遊覽後,在岩壁上寫下了“壯觀”二個大字。明崇禎六年,徐霞客遊歷到此,稱之為“天下巨觀”。李鐵映同志1989年來恆山視察時,揮毫寫下了“偉哉神工”四個大字。

懸空寺原名“玄空閣”,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樓閣而得名,後稱懸空寺,是因“懸”與“玄”的諧音,以及寺院象懸掛在半崖之上,習慣地稱作懸空寺。

(圖)壽王妃楊玉環壽王妃楊玉環

懸空寺由於科學的選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兩邊突出的山崖緩解了風勢,東邊天峰嶺遮擋了太陽,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小時,風侵,雨蝕、日曬都對其損害不大。

總之,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築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國寶,也是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正如,聯邦德國的一位建築專家說: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宗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我真正懂得了畢卡索所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英國的一位建築學家寫道:“中國的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為一體,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通過這次參觀遊覽,才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義大利威尼斯考古專家尼諾先生認為:懸空寺及它象徵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傑出體現,僅僅是為了這座奇特的寺廟,就值得到中國來一趟。

文化紀事

玄宗親注《老子》

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三月,玄宗注《老子》,並修義疏八卷,附《開元文字音義》三十卷,頒示公卿士庶及道釋二門,聽直言可否。日本使者名代請《老子經》及天尊像以歸於國,許之。

洛陽音樂賽會

珪宴之間,玄宗命洛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可各帥所部音樂集於五鳳樓下,各較勝負。懷州(今沁陽)刺史以車載樂工數百,皆衣文繡,服箱(駕車)之牛皆飾為虎豹犀象之狀。魯山令元德秀(詩人元結之兄)惟遣樂工數人,連袂歌《於為》(系德秀自製之曲,其音義已失傳)。玄宗觀畢而嘆曰:“懷州老百姓,怎么受得了啊!”立解刺史為散官(無職事之官)德秀性介潔質樸,以此士大夫皆服其高。

雜譚逸事

玄宗耕藉田,九推乃止

(圖)玄宗耕藉田玄宗耕藉田

“藉”同籍,音義同借;“藉田”,謂借民力以耕之田。此田所產以供宗廟祭祀之用,故天子必須親耕示範。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正月十八日,玄宗親耕,有司進儀註:天子三推(每推六步),公卿九推,庶民終畝。玄宗欲示人重耕稼,遂進耕五十餘步,九推盡隴乃止。按:開元十九年正月二十七日,玄宗躬耕於興慶宮側,盡三百步;去年五月,率太子以下親芟苑麥,取意皆同。

嚴安之為治嚴

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正月,賜東都大酺三日。聚合飲食曰“酺”,此玄宗與民同樂、共慶太平之意。玄宗親御五鳳城樓酺宴,觀者喧溢,樂不得奏。金吾(將軍)白梃(棍棒)如雨,不能遏止,玄宗患之。高力士奏河南丞(河南府丞,即洛陽)嚴安之為治尚嚴,為民所畏,請召安之來彈壓。玄宗即命召,安之至,以手板(即上朝所執之笏)繞場畫地曰:“犯此者死!”於是盡三日,人指其畫以相戒,無敢越畫一步者。

張九齡不以宰相賞有功

玄宗嘉張守珪連破契丹之功,欲援例召入為相,張九齡諫曰:“宰相者,代天子治事理物,並非賞功之官。”玄宗曰:“掛宰相之名,不任宰相之職,可乎?”對曰:“不可。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左傳》語),名與器必須由皇上掌握。況且守珪剛破契丹,陛下便欲召之為相;若盡滅奚與突厥,陛下將何以賞之?”玄宗遂止。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二月,守珪詣東都獻捷,拜為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中丞,賜二子官,賞齎甚厚。

不以孝子復仇壞國法

初,殿中侍御史楊汪冤殺張審素,自更名“萬頃”。(事見開元十九)審素二子瑝與琇皆幼,亦坐流嶺表,後逃歸,謀伺便復父仇。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三月果手殺楊萬項於洛陽,且系奏表於手斧,言父冤狀。旋欲赴江外,追殺與萬項同謀陷父之人。行至汜水(今屬滎陽縣),為有司所獲。議者多謂二子父死非罪,童年孝烈,能復父仇,宜加原宥。張九齡亦欲活之。裴耀卿、李林甫以為如此則壞國法,玄宗以為然,謂九齡曰:“孝子之情,義不顧死,似可哀矜;然殺人而赦之,此途不可啟。”乃下赦曰:“國家設法,期於止殺。苟各伸為子之志,則誰非徇孝之人?展轉相仇,何有限極!咎繇作士,法在必行;曾子殺人,理不可恕。二子宜付河南府杖殺。”士民皆憐之,為作哀誄,榜於衢路。市人斂錢葬之於北邙,恐萬頃家發之,仍為疑冢數處。

公主實封加至千戶

唐初,公主實封止三百戶,中宗時,太平公主至五千戶,卒以七丁為限(每戶不超過七丁)。開元以來尚儉,皇妹止千戶,皇女又半之,皆以三丁為限。駙馬雖除三品員外官,而不任以職事。公主因邑入過少,至不能具車服。左右或言其太薄,玄宗曰:“百姓租賦,非我所有。戰士出死力,賞不可束帛;女子何功,而享多戶邪?且欲使之知儉嗇耳。”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七月,鹹宜公主(武惠妃生,嫁楊洄)將下嫁,始加實封至千戶。於是諸公主皆加至千戶。

突騎施寇邊

開元二十三年十月,突騎施蘇祿可汗兵寇北庭(今新疆烏魯木齊縣東)及安西撥換城(今新疆庫車境),明年二月,北庭都護蓋嘉運大破之。八月,突騎施遣其大臣胡祿達乾來請降,許之。

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

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十二月二十四日,冊故蜀州司戶楊玄琰女玉環為壽王妃。玉環(七一九至七五六),蒲州人,時年十六。壽王,武惠妃生,玄宗子。此為天寶三年(七四四)玄宗納媳為妃張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