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9年

公元709年是指楚客為中書令,時政出多門,宰相、御史、員外官人數均多,有“三無坐處”之語。

簡介

公元709年是景龍三年

歷史紀事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嗣立上疏,謂造寺年費在千萬以上;又食實封者一百四十餘家,用六十餘萬丁,每丁絹二芬,凡百二十餘萬匹,超過太府歲入之數。娑葛請降,拜歸化可汗,賜名守忠。是年關中飢,米斗百錢。

雜譚逸事

公主縱奴掠良民為奴

長寧、安樂諸公主多縱僮奴搶掠百姓子女為奴婢,景龍三年(七0九)正月侍御史袁從之收僮奴下獄治之。公主訴之中宗,中宗手詔釋之。從之奏稱:“陛下縱奴掠良民,何以治天下!”中宗終釋之。

和事天子

景龍三年(七0九)二月九日監察御史崔琬對仗彈劾宰相宗楚客、紀處訥潛通戎狄,受其貨賂,致生邊患。(此指去年宗楚客等受阿史那闕啜忠節賂,致啟娑葛之叛)按照朝廷慣例,大臣被彈,應該彎腰退出,立於朝堂待罪。但楚客卻不然,反而憤憤不平,自述自己如何忠心,如何被崔琬誣陷等等。中宗並不詳細追問,卻命琬與楚客結為兄弟,言歸於好。當時人都稱中宗為“和事天子”。

三無坐處

景龍三年(七0九)三月,先後以宗楚客為中書令,蕭至忠為侍中,太府卿韋嗣立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崔湜、趙彥昭並同平章事,以禮部尚書韋溫為太子少保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常卿鄭愔為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此輩與見任韋巨源、楊再思等並為宰相。同時宰相之多,得未曾有。時濫官充溢,政出多門,人謂朝廷“三無坐處”,蓋諷宰相、御史及員外官之多也。

選法大壞

景龍三年(七0九)崔湜、鄭愔以宰相掌選舉,受賄賣官,額外用人。由於官缺不足,不得不預支未來三年名額,因而選法太壞。崔湜父挹為國子司業,受選人賄而湜未之知,竟將其人從長名榜(猶候補名單)上除名。其人投訴曰:“公的親戚已受我的賄金,為何不授官?”湜怒曰:“我的親戚是誰?如果真有此事,我一定捉來亂棍打死!”其人說:“打死不得!打死了,你要丁憂。”(丁憂即服父母之喪,要罷官)湜這才明白,大為慚愧。於是,侍御史靳恆與監察御史李尚隱對仗彈愔、湜,中宗下二人於獄,命監察御史裴按問。安樂公主使人囑裴湜從寬處理,湜再次對仗彈二相。五月十一日,湜貶江州司馬;愔流吉州。上官昭容密與安樂公主、武延秀再為之說情,次日,湜改襄州刺史,愔貶江州司馬。

突騎施娑葛請降

景龍二年(七0九)冬,既冊立娑葛為十四姓可汗,三年七月,婆葛遂遣使請降。二十六日,拜娑葛為“歸化”可汗,賜名守忠。

天子嫁女,皇后娶婦

景龍三年(七0九)八月,以蕭至忠為中書令,至忠女適皇后舅之子崔無披,成婚日,中宗為女方主婚,皇后為男方主婚,時人謂“天子嫁女”(天子女乃公主),“皇后娶婦”(皇后子乃太子),意思是嘲笑帝後逾禮。

中宗幸定昆池

定昆池乃安樂公主奪民田所造,取名“定昆”謂勝過昆明池。景龍三年(七0九)八月,安樂公主奏請中宗幸定昆池,中宗許之。命從官賦詩,黃門侍郎李日知詩曰:“所願暫思居者逸,勿使時稱作者勞。”有諷刺勞民之意。及睿宗即位,謂日知曰:“當其時,亦不敢言之。”

譙王重福乞歸

景龍三年(七0九)十一月十三日中宗祀南郊,赦天下,流人並放還,獨均州刺史譙王重福不得歸。乃上書自陳曰:“陛下焚香獻禮,祭告上天。黎民罪皆赦除,赤子偏加擯棄(重福乃中宗長子,韋後謂其陷害己子重潤,流放均州已五),皇天公平之道,必不如此。天下之人皆為臣流涕,況陛下仁慈,豈不憐臣孤苦!”書上,不答。此事為明年重福潛入洛陽張本。

中宗時食封之重

依靠收取封地租稅為生謂之“食封”。神龍元年(七0五)十一月敕封相王、太平公主食實封各一萬戶;十二月敕封安樂公主四千戶,長寧公主三千五百戶,所封戶數超過唐初十倍至數十倍。景龍三年(七0九)三月太府卿韋嗣立入相後,上疏謂“食封之家,其數甚眾。昨問戶部,雲用六十餘萬丁,一丁納絹兩匹,共百二十餘萬匹。臣前在太府,知國家每歲收庸絹,多不過百萬匹,少則僅六、七十萬匹,比之封家,所入還少。原來規定,只有開國之功,才能分封土地,國初功臣食封不過三、二十家,現在因恩賞食封已超過一百家。國家租稅,大半進了私門,私門有餘,公家不足。治國之道,豈可謂當!”同年十一月,河南道巡察使、監察御史宋務光謂“今日食實封者凡一百四十餘家,供應封戶者凡五十四州,每州上供者皆肥腴之田,有的大封家還跨食幾個州。而太平、安樂公主等又專要丁多稅重之戶,刻剝之苦,甚於征役。如滑州地出綾縑,封家爭相趨附,民受其逼,大多流亡。請稍分封家,散配他州。又征封使者借勢煩擾,請改將封家應得租稅,歸入當地租庸,有司代收,每年送納。”

逐糧天子

景龍三年(七0九),關中飢,斗米百錢。由山東、江淮運谷至長安,牛死十之八九。群臣多請皇上再往洛陽。按:唐朝京師本在長安,武后喜居洛陽,改稱東都或神都。韋後家本杜陵(在長安),不樂東遷,乃使巫者彭君卿等勸說中宗:“今歲不利東行。”中宗信妖妄,後復有言幸東都者,帝怒曰:“豈有逐糧天子邪?”

大食入侵西域

神龍元年(七0五),伊拉克總督哈嘉智遣其副將屈底波率兵渡阿克蘇河,入侵昭武九姓諸國,至景龍三年(七0九)已征服安國(布哈拉)及康國(撒馬爾汗)。西域諸國陸續向中國乞援。

逝世

朱敬則

敬則字少連,永城人。博學重氣節,武后初,以諫議大夫兼修國史,韋安石閱其草,贊曰:“真董狐筆也。”進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為相以用人為先,張易之構陷魏元忠,敬則力救,得不死,世皆潔其為人。出為鄭州刺史,貶涪州,代還卒,時景龍三年(七0八)五月。

楊再思

再思,原武人,明經出身。延載初(六九四)即以鸞台侍郎同平章事。居相位十餘年,阿諛取容,未嘗與人忤。其諂事二張尤為無恥。二張誅,又依附韋、武,迭居相位。景龍三年(七0九)六月,以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死於官。

豆盧欽望

欽望出鮮卑慕容氏,祖籍徒河(遼寧錦縣西北),自魏至周、隋、唐,世皆顯仕。欽望自武周時至二張、武、韋亂政之際,為相十餘年,不敢對抗權勢,力求自全而已。景龍三年(七0九)十一月二十二日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