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8年

公元648年

公元648年是農曆戊申年,中國農曆猴年,唐貞觀二十二年。

歷史紀事

薛萬徹等率軍擊高麗
(圖)慈恩寺慈恩寺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二月,太宗詔以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為副,帶兵三萬餘人及樓船戰艦,自萊州泛海擊高麗。薛萬徹以奇兵襲高麗大行城,與高麗兵萬餘人交戰,殺死敵將所夫孫。乘勝進圍泊汋城高麗三萬餘人來援,薛萬徹將其擊退,攻拔泊汋城。萬徹在軍中任氣不能下人,有人告之。裴行方亦言其怨望,李世勣也言其不當誅。太宗詔除籍徙邊,會赦,還。

文化紀事

太宗作《帝范》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正月,太宗撰成《帝范》十二篇,以賜太子。篇名為《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又告太子應更求古之哲王以為師,戒奢去驕。

李百藥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李百藥卒。百藥字重規,安平人,德林子,工文史。撰有《北齊書》。《北齊書》原名《齊書》,宋時加“北”,以與蕭於顯的《南齊書》區別。此書共五十卷。成書於貞觀十年(六三六)。百藥根據他父親德林的舊稿,加以增補整理而成。作者多採用王劭《齊志》,文筆生動,並保留了當時的口語。本書在北宋以後散佚很多,後人取《北史》等補足,因此間有前後文不連貫及詳略不等之處。但現存的十七篇原文保存了一些《北史》所沒有的史料。仍有參考價值。

雜譚逸事

結骨入朝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二月,結骨(漢時稱堅昆,唐時又名黠戛斯,居住在阿爾泰山與杭愛山之間)酋長失缽屈阿棧前來朝唐。結骨國人體態高大,紅髮綠眼,從未與中國交往。唐朝以結骨之地設定堅昆都督府,以其酋長為都督,隸屬燕然都護府。當時邊境少數民族爭相派遣使節到唐納貢,新年開始,經常多達數百上千人。

松外蠻附唐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四月,唐太宗聽從劉伯英的奏議,派梁建方統巴蜀十三州唐軍擊敗松外諸少數民族,俘殺千餘人,歸附唐朝者前後有七十個部落,民戶近二十萬。梁建方以其酋長蒙和等人為縣令,又招撫西洱河首領楊盛,楊盛也歸降唐朝。

契丹首領曲據內附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四月,契丹首領曲據率部眾歸屬唐朝。唐朝以其地設定玄州,隸屬營州都督府。

阿史那賀魯降唐
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以阿史那賀魯為葉護(等於副可汗),乙毗咄陸奔吐火羅(今阿富汗)後,部落亡散,阿史那賀魯率領數千帳歸附唐朝。太宗把他們安置在庭州莫賀城,拜阿史那賀魯為左驍衛將軍。唐軍進攻龜茲,阿史那賀魯入朝,自請為唐軍做嚮導引路。

王玄策破中天竺
印度在唐代叫天竺,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天竺,中天竺最強,其它四天竺都臣屬於它。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五月,太子右衛率長史王玄策奉使天竺,諸國都派使向唐使朝貢。正值中天竺國王死,大臣阿羅那順自立為王,發兵攻王玄策。玄策率領隨從三十多人力戰被俘。阿羅那順將各國的朝貢物全部掠走。王玄策趁夜逃走,到達吐蕃西部邊境,玄策以書征鄰國兵,吐蕃派出一千二百人的精銳部隊,泥婆羅(今尼泊爾)國派出七千人到達中天竺,王玄策與副帥蔣師仁帶兵大破中天竺,將阿羅那順及其妃、子俘虜,另外還俘虜了一萬二千多人,迫降了五百八十多所城邑集落。

天竺方士造延年之藥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王玄策自天竺歸,帶回天竺方士那邏邇娑婆寐來京,其人自言壽二百歲,有長生術,太宗深加禮數,館之於金飈門內,使造延年之藥,令兵部尚書崔敦禮監主之。所采奇藥異石,不可稱數。延曆歲月而成,服之無效,後命回本國。

太宗修戰船備攻高麗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七月,唐太宗準備趁高麗困弊時,於次年發兵三十萬滅亡高麗,於是指令強偉在劍南道砍伐樹木修造戰船。巨船長達百尺,寬五十尺左右。這些船造好後順江而下,自江、揚壯趣萊州。

慈恩寺建成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十二月,太子為生母文德皇后長孫氏作大慈恩寺成,在當時西京外城朱雀街東第三街,第十五坊(進昌坊),寺南臨黃渠(寺今西安市南四公里)。乃度僧三百,請五十高僧入住。別建翻經院,請玄奘法師移居翻譯,並任上座職。移居之日,太宗及皇太子、后妃等於安福門樓親執香爐臨送,觀禮者數萬人。迨至高宗永徽三年(六五二),玄奘又請於慈恩寺內建大雁塔,安置西域所將經象及舍利。

房玄齡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七月,房玄齡卒,終年七十歲。房玄齡從貞觀四年起(六三0),任尚書左僕射,共任相十幾年,制定開國各種制度,包括法律、禮儀;監修國史。病危時,上表勸諫太宗停止攻伐高麗。房玄齡跟隨太宗三十二年,為一代名相。唐人將他與杜如晦合稱為“房杜”。房玄齡卒,太宗廢朝三天,冊贈他為太尉、并州都督,謚為文昭,陪葬昭陵。

百姓苦造船之役
強偉等人奉命在劍南道督造戰船,役及山獠。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雅、邛、眉三個州的獠人造反。蜀人皆苦造船之役,太宗準許出錢雇潭州人修造。官府督辦緊急,老百姓賣田宅子女都無法供給。谷價踴貴,劍外騷動,民不聊生。得到長孫知人奏報後,太宗敕令官府給潭州人庸錢

回紇內亂,吐迷度被殺
回紇吐迷度之侄烏紇與其嬸通姦,他和俱陸莫賀達官都是突厥車鼻可汗的女婿。他們策謀將吐迷度殺死後歸附車鼻。烏紇趁夜襲擊吐迷度,將他殺死。燕然副都護元禮臣派人詭稱要拜烏紇為瀚海都督,烏紇親往拜謝元禮臣,禮臣將他抓獲後誅之,上報太宗。太宗擔心回紇部落離散,派兵部尚書崔敦禮前去安撫。後俱羅勃入見唐太宗,太宗將他留在長安。太宗拜吐迷度之子、前左屯衛大將軍婆閏為左驍衛大將軍、大俟利發、瀚海都督。

唐置松漠府、饒樂府
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十一月,契丹帥窟哥、奚帥可度者帥部落內屬唐朝。唐朝以契丹為松漠府,以窟哥為都督,以他的別帥達稽等為峭落等九州,而以契丹辱紇主為刺史。以奚部為饒樂府,以可度者為都督,以他的別帥阿會等為弱水等五州,也以奚辱紇主為刺史。

唐發兵攻龜茲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十二月,唐藉口龜茲侵掠鄰國,太宗命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等統兵擊龜茲。第二年九月,阿史那社爾破處月、處密二部,迫降其百姓。十月,阿史那社爾引兵從焉耆西趨龜茲北部邊境,焉耆王薛婆阿那支棄城逃奔龜茲,阿史那社爾追擊並將他斬首。立先那準為焉耆王。龜茲守將紛紛棄城逃跑,龜茲國王訶利布失畢帶兵五萬人抵抗,被唐軍擊敗。十二月,阿史那社爾攻克龜茲國王據守的都城,由郭孝恪駐守。布失畢逃走占據撥換城。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閏十二月,阿史那社爾攻拔撥換城,擒獲布失畢。龜茲人又引來西突厥兵馬襲擊龜茲都城,郭孝恪陣亡,經激戰擊退龜茲、西突厥聯兵。阿史那社爾先後攻破五座大城,七百多座城歸附唐朝,獲得幾萬人。阿史那社爾立龜茲王的弟弟葉護為王,勒石記功後返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