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0年7月10日


劉裕(363-422),字德輿,祖藉彭城,幼年貧窮。東晉末年,他在北府兵中當下級軍官,後在鎮壓孫恩、盧循起義中,逐漸得勢,控制東晉政權。他對當時弊政加以改革,針對“晉政多門”和方鎮多叛,既承認土族特權,又在中央機要用寒族,州郡重鎮任宗室。禁止豪族隱藏戶口,會稽虞亮隱匿千餘人,被處死,“豪強肅然,遠近知禁”。
413年,劉裕滅割據益州的譙縱。在朝廷內排除劉毅、司馬休等異已分於。
417年,滅後秦。劉裕北代成功,在地主階級中樹起威望,取代東晉的條件成熟,420年7月10日(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劉裕廢東晉恭帝司馬德文,自立為帝,國號宋,都建康,南朝開始。
劉宋改變自西晉以來門閥壟斷政權局面,此後,南方政權出現門閥、寒人聯合專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