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9年

公元前659年

公元前659年是中國傳統紀年,是壬戌年(狗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是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秦穆公元年;陳宣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59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東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

大事記

(圖)東周歷史故事書籍東周歷史故事書籍

公元前659年是:周惠王十八年;魯僖公元年;秦穆公元年;陳宣公三十四年;蔡穆侯十六年;鄭文公十四年;宋桓公二十三年;楚成王十三年;齊桓公二十七年;晉獻公十八年;燕莊公三十二年;衛文公元年;曹昭公三年;杞惠公十四年。

公元前659年(周惠王十八年,壬戌),赤狄再攻邢國(河北邢台),邢潰,軍民南奔,齊桓公姜小白及宋 、曹聯合救邢,出兵不及,讓邢於夷儀(山東聊城西南)復國。代為築城。亦作“赤翟”。春秋時狄人的一支。或說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布於今山西長治一帶,與晉人相雜居,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狄族部落。主要有六個氏族組成,即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鐸辰氏、廧咎如氏。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晉國壓迫,東下太行“伐邢、滅衛”;齊桓公率領鄭、宋等華夏國抵禦狄人, “救邢安衛”。此後,赤狄還攻打過鄭、東周、齊等國。前594年晉滅潞氏,接著又滅其餘諸部。

(圖)紀念狗年的梅花硬幣紀念狗年的梅花硬幣

公元前659年,齊國以哀姜在魯國連殺二君,假意迎哀姜回國,中途將哀姜殺之,將屍體送給魯國。魯國是周朝諸侯國之一,魯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之一隅。魯國也是孔子的故鄉。伯禽下傳九代到武公九年時,魯國發生變故,直到後來周宣王立魯孝公為止。孝公下傳兩代到隱公、桓公時,魯國再次發生政變。桓公之後到魯莊公時期,魯國多次與齊國發生戰爭。莊公兒子愍公、釐公時期,魯發生慶父之亂。釐公下傳兩代到宣公時,襄仲殺嫡立庶,從此三桓強盛。宣公下傳三代到昭公時期,三桓發兵攻擊魯君,魯國公室從此名存實亡。昭公之後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國外流亡死去的。魯悼公以後魯國漸漸衰落,到第33位國君頃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是,魯國被楚國滅亡。

公元前659年,周惠王18年,鄭文公14年秋,楚人伐鄭,鄭即齊故也。盟於犖,謀救鄭也。—《左傳•僖公元年》。鄭與齊交好,楚遂攻鄭,齊、宋、鄭、曹、邾會盟於犖邑(河南淮陽),謀求救鄭之法。

公元前659年,邾軍屯虛丘(山東費縣西南),將換防回國,魯僖公姬申率軍襲擊,大敗之於偃邑(山東費縣南)。魯僖公姬申將費邑(山東費縣南)封給叔父姬友,稱之為季氏;將郕邑(山東寧陽)封給姬慶父子姬敖,稱之為孟氏;將郈邑(山東東平)封給叔父姬牙子姬茲,稱之為叔氏。季孟叔三家鼎立,共執魯政,因俱係桓公姬允之後,故總稱三家為“三桓” 。

逝世

(圖)東周歷史故事書籍東周歷史故事書籍

公元前659年,哀姜亡。哀姜(?——前659年),齊國公女,魯莊公夫人。哀姜的身份歷來爭議頗多。史記以其為齊桓公的妹妹,其實並不可能,蓋哀姜嫁魯時齊桓公的父親齊僖公已死二十七年,不可能有一個正值婚齡的女兒。《列女傳》以其為齊侯女,語焉不詳。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云:“魯莊之二十四年,齊桓公十六年也。齊襄立十二年而死,又十六年而女嫁,蓋是繼位後所生,二十內外而嫁,其為襄季女無疑雲。襄嫁季女者,系女於襄,猶言齊嫁季女耳。”她當為齊襄公獨女,並且是在齊襄公當政後期出生的。前662年魯莊公死去,嗣子未定,公子季友擁立般即位,旋即為慶父陰謀殺死,隨後逃往齊國,哀姜立公子開為魯國國君,是為魯閔公。前661年慶父回國,前660年殺死閔公,在國內政治壓力下哀姜逃回齊國,前659年為齊桓公所殺,屍體送回魯國,仍以夫人禮下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