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4年

公元前654年

公元前654年是中國傳統紀年,是丁卯年(兔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是周惠王二十三年;魯僖公六年;秦穆公六年;陳宣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54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東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

大事記

(圖)東周歷史故事書籍東周歷史故事書籍

公元前654年是:周惠王二十三年;魯僖公六年;秦穆公六年;陳宣公三十九年;蔡穆侯二十一年;鄭文公十九年;宋桓公二十八年;楚成王十八年;齊桓公三十二年;晉獻公二十三年;燕襄公四年;衛文公六年;曹昭公八年;杞成公元年。

公元前654年,周惠王23年,鄭文公19年,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春秋•僖公六年》。公元前654年夏,諸侯伐鄭,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圍新密,鄭所以不時城也。秋,楚子圍許以救鄭。諸侯救許,乃還。—《左傳•僖公六年》。

公元前654年,晉獻公姬詭諸遣賈華赴二屈(山西吉縣),刺其三子姬夷吾,又不中,姬夷吾奔梁國(陝西韓城)。姬夷吾即晉惠公(?~前637年),春秋時期晉國國君。獻公第三子,姬姓,名夷吾。前650~前637年在位,獻公二十

(圖)兔年紀念金幣兔年紀念金幣

二年(前655),因獻公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嗣,為避驪姬讒害出逃至梁(今陝西韓城南)。前651年獻公死後,大夫里克殺奚齊。他以割晉河西八城為約,使秦發兵護送他入晉即位。歸立後,殺晉大夫里克及其黨。背約不割許秦之地。晉惠公四年,晉飢,乞糴於秦,秦糧船自雍至絳相繼,稱“泛舟之役”。五年,秦飢,乞糴於晉,公辭之。六年(前645)九月,率晉軍與秦穆公戰於韓原(今山西河津萬榮間),兵敗被俘。由於其姊穆姬(秦穆公夫人)的斡鏇,得免一死。是年十一月,在答應入子為質和割讓河西八城後,被秦放歸。十三年病重,次年九月死。其子圉繼立,是為懷公。

公元前654年,齊桓公姜小白,率宋國、陳國、衛國、曹國、魯國聯軍進攻鄭國,以懲罰去年鄭國首止的逃盟。聯軍聚集在新密(河南),準備消滅鄭國。楚成王羋熊頵為了救鄭國,先攻打了許國,而讓聯軍分散,於是聯軍解圍救許(河南許昌),楚軍也班師回國。西周在滅亡商朝之後,周成王大封諸侯。其中,在商王朝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是被周朝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始祖為許文叔,為太岳之嗣。春秋時期, 許國很弱小,公元前576年,許靈公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遷回葉。公元前524年,遷至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 在這之後,許國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以想到許國面臨的險惡局勢。許國遷“容”後,雖暫時有了一個長期的休整時間,但是,當時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是不能躲過被吞併的厄運。許國滅亡在戰國初期。許元公在位時,許國被楚國攻滅。還有一個說法,是為魏國所滅。

出生

(圖)記載有趙盾故事的書籍記載有趙盾故事的書籍

公元前654年,趙盾出生:又稱趙宣子、趙孟,春秋時期的晉國大夫(約前654年出生)。趙盾生在狄國,童年及少年時代也是在狄地度過的。僖公十六年(前644年),在趙盾不滿10歲的時候,趙衰隨重耳離狄,踏上了充滿險阻艱難的流亡旅途,客居異鄉的叔隗母子也飽嘗了離別後的寂寥、淒清和惆悵索莫的愁苦。直到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在趙衰原妻趙姬(晉文公女)一再懇求下,叔隗母子才回到晉國。這時趙盾已是年及弱冠的聰穎傅達的青年了。不恃寵固位的趙姬深明大義,又固請於公,以趙盾為嫡子,“而使三子下之”。其賢如是,實屬難能可貴。典籍中,叔隗雖無過多的記載,也一定賢淑可風,教子有方,自是不言而喻。趙姬明義,叔隗賢惠,趙衰溫厚,在這種家庭環境的薰陶下,使趙盾知書達禮,溫文爾雅。而早年在狄地的閱歷,又使他養成了強悍勁直,豁達大度的性情,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品質在趙盾身上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在趙盾執政後得到充分的體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