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是為了規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運營,加強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而制定的管理條例。2016年2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草案)》。3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67號國務院令,公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條例》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基本信息

制定背景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為了構建防範風險機制,明確基金的性質、用途、來源,調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管理人、託管人的權利義務關係,規範基金的管理運營,加強對基金的監督,保障基金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確保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支出,制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是十分必要的。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起草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草案送審稿)》。

條例發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3月10日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67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已經2016年2月3日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內容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運營,加強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家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以國務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

第三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

第四條 國家根據人口老齡化趨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確定和調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和使用方案,由國務院確定。

第五條 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擬訂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運營辦法,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運營。

第二章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運營

第六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審慎、穩健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按照國務院批准的比例在境內外市場投資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應當堅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原則,在國務院批准的固定收益類、股票類和未上市股權類等資產種類及其比例幅度內合理配置資產。

第七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制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資產配置計畫、確定重大投資項目,應當進行風險評估,並集體討論決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制定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辦法,在管理運營的各個環節對風險進行識別、衡量、評估、監測和應對,有效防範和控制風險。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辦法應當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備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依法制定會計核算辦法,並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第八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定期向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報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運營情況,提交財務會計報告。

第九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可以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委託投資或者以國務院批准的其他方式投資。

第十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委託投資的,應當選擇符合法定條件的專業投資管理機構、專業託管機構分別擔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人、託管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聘投資管理人、託管人,發布選聘信息、組織專家評審、集體討論決定並公布選聘結果。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制定投資管理人、託管人選聘辦法,並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與聘任的投資管理人、託管人分別簽訂委託投資契約、託管契約,並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二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制定投資管理人、託管人考評辦法,根據考評辦法對投資管理人投資、託管人保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情況進行考評。考評結果作為是否繼續聘任的依據。

第十三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運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進行投資;
(二)按照規定提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風險準備金;
(三)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報告投資情況;
(四)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四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託管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安全保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財產;
(二)按照託管契約的約定,根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人的投資指令,及時辦理清算、交割事宜;
(三)按照規定和託管契約的約定,監督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人的投資;
(四)執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指令,並報告託管情況;
(五)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五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財產應當獨立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管理人、託管人的固有財產,獨立於投資管理人投資和託管人保管的其他財產。

第十六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人、託管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財產混同於其他財產投資、保管;
(二)泄露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未公開的信息,利用該信息從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
(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七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第三章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健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監督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或者違規投資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第十九條 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實施監督;發現存在問題的,應當依法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範圍的,應當依法移送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有關部門處理。

第二十條 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對投資管理人投資、託管人保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情況實施監督;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依法處理,並及時通知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

第二十一條 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外投資管理人、託管人的監督,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按照與投資管理人、託管人所在國家或者地區有關監督管理機構簽署的合作檔案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審計署應當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審計。審計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三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聘會計師事務所,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進行審計。

第二十四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通過其官方網站、全國範圍內發行的報紙每年向社會公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內投資管理人、託管人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0萬元的,並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暫停或者撤銷有關從業資格,並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違反本條例規定的,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運營、監督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經國務院批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可以接受省級人民政府的委託管理運營社會保險基金;受託管理運營社會保險基金,按照國務院有關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本條例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意義評價

這個條例的出台不僅表明掌管著近兩萬億元資產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終於可以有法可依地運營人民的“養命錢”,而且也意味著基本養老金入市的腳步漸行漸近了。

與曾公開徵求意見的版本相比,正式出台的條例明確規定了社保基金的投資原則是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加強了對社保基金的監管力度,要求審計署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審計,並對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內部管理和信息公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條例還明確了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託進行基本養老金市場化運營的資格。條例附則稱,經國務院批准,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可以接受省級人民政府的委託管理運營社會保險基金;受託管理運營社會保險基金,按照國務院有關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的規定執行。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這一條例的出台不僅提高了全國社保基金的立法層次,規範全國社保基金的運營,而且還將為下一步基本養老金以及職業年金等其他社會保險基金的市場化運營創造條件。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2月末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上公開表示,由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比較低,基金比較分散,今年歸集的入市養老金“能夠超過一萬億就很不錯了,基本養老金投資運營細則出台後,投資運營資金量也不能像社會上期望那么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