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灸

兒童灸

兒童灸是中國灸法研究中心研製,武漢國灸十五年連續保持中國第一的灸產品,是市場唯一的自然發熱型灸藥貼劑。以“內治外、綠色醫療”,獨特優勢在國際市場贏得了極高美譽。產品有感冒灸、咳嗽灸、腹瀉灸、中國灸。

基本信息

灸的介紹

簡介

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以艾葉等可燃材料或其他熱源在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燒灼、溫烤,以起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作用的醫療保健方法。

起源

灸法起源於遠古時代,人類就用樹枝點了進行燻烤療傷,而後人類發現了艾草的功效,這才有了艾灸,艾灸遠遠早於針灸,“灸”字上面是一個“久”字,下面是一個“火”字,意思就是用火持久地燻烤.所以對於患者來說灸療是非常需要耐心的,是藥三分毒,所以持續溫和的療法才是對身體最好的。

材料

施灸用的材料叫灸材或灸料,灸材以艾絨為主,故灸法又稱艾灸,同時,很多藥物也可作灸材。其他灸材包括需要點火燃著的火熱類,和無需點火燃著、利用刺激性藥物貼敷穴位,使之發泡的非火熱類兩種。

灸療

激生內源性藥物,強化免疫力。兒童灸自動發熱,產生46-53度左右的恆溫度達8-12小時,溫度還可以人工調整,通過高溫,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和讓藥物快速吸收,以及刺激經絡,讓人體產生更強的自愈能力。

特點

1、適應症廣,療效顯著
兒童灸可以治療寒性腹痛腹脹、泄瀉等寒症;治療氣血不足、局部瘀血腫塊等症狀。另外,灸法特別善於祛風,治療風症。
2、操作安全,容易掌握
針刺操作不慎,容易造成醫療事故,兒童灸在這方面要安全得多。而且,灸法在操作技術方面,也較針刺簡單,容易掌握。因此,歷史上很多中醫都常用灸法治病。
3、“凡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作用

兒童灸兒童灸
1、溫經散寒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通過熱灸(兒童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套用較多。
3、扶陽固脫,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拔毒泄熱兒童灸既能散寒,又能清熱,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
5、防病保健,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兒童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使用範圍

兒童灸不能用的情況:里症和熱症不能用(里症是指誘發了咳嗽,誘發了噁心嘔吐,之前沒有發生,是第一次發生)。
1、咳嗽伴隨有發燒,剛開始沒有發燒,因為咳嗽引起發燒的時候,典型的不能用灸的階段(一感冒就發燒,發完燒才引起咳嗽,可以用灸)。
2、不管發燒還是不發燒,喉嚨是紅腫的,扁桃體發炎的時候,效果不明顯也不能用灸(慢性咽炎,早晨乾嘔、嗓子癢,感冒後期快痊癒的時候可以使用艾針灸來調理---直接貼到天突穴)。
3.咳到噁心嘔吐已經有吐的現象有反胃的現象已經發展到里症由肺部影響到胃腸道用灸效果也不明顯。
4.咳到喘息的感覺了有哮喘發作的感覺也屬於里症也不適合使用(曾經患過支氣管哮喘的或者之前因為某次呼吸系統感染有過肺炎支氣管炎病史的人再一次感染了風寒可能誘發這個疾病的發作是可以用灸的)。只要是受了寒,剛開始有這些症狀,一定要疾病開始初期使用,一貼可以看到緩解的證明就是對症了,如果使用後,嗓子紅腫開始疼了,就是在熱症範圍,就不適合使用灸了。如果是之前有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病史的小孩子,一旦變天或者即將變天或者覺得她可能受點風寒,可以用艾針灸灸一下大椎或者身柱來預防疾病的發生,是可以通過艾針灸來控制住的,即便是體表受點風寒,可以避免風寒進一步的侵襲到肺部。

適應症狀

預防的時候用艾針灸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用兒童灸
熱症:舌頭是紅的,咳的是黃痰,流的是膿鼻涕,嗓子發炎了,疾病後期發燒了,不適合用灸。
寒症:初期發燒,舌苔是白的,鼻涕是清的,鼻塞, 咳的是白痰,都可以用

感冒灸

感冒灸是兒童灸的一種。

只要是風寒引起的感冒,前三天可以用灸,只要剛開始感冒,沒有影響到食慾,沒有明顯的熱症出現,沒有嗓子疼這樣的現象,都可以用灸。在寒症階段用灸會很舒服,這個熱症狀可以明顯的緩解,鼻塞流鼻涕很快就沒有了。

如果用了以後有熱症出現了,發熱,鼻子裡冒熱氣,有口氣出來了,出現熱症加重的情況就不能用灸了。
感冒灸最大的特點:對症立刻緩解症狀 。
不對症狀用了症狀不但不會緩解反而加重,本來不咳的,用了反而咳嗽加重 。
感冒灸一般用兩天,最多用三天,如果三天還沒好,一定會轉變成熱症,如果轉成熱症停掉灸,多喝水,沒有明顯的熱出現的時候就會由寒轉熱,會慢慢變好,是疾病恢復的一個病程。
感冒灸和咳嗽灸藥物成分不同,感冒灸發汗作用大,咳嗽灸止咳平喘作用大。
小孩子是過敏體質,有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病史、有過敏原存在就容易犯病的,剛開始的時候,第一天先使用感冒灸,觀察一下是不是適合用灸,咳嗽灸藥物成分可能誘發他過敏的一個現象出來
如果感冒灸過敏了,就用艾針灸隔衣服灸,找準大椎和身柱穴(過敏者)另外一種就是支氣管炎的,不管小孩子還是成人還是老年人,肺是最容易受到侵襲的,一受到外界寒氣或者邪氣侵襲,很容易誘發咳嗽,咳嗽比較明顯的時候肯定是咳嗽灸比感冒灸來的快的,如果是感冒灸用了沒有過敏現象,就可以換咳嗽灸,咳嗽灸止咳平喘。
如果更小的小孩子怕他過敏可以早期先用艾針灸等他適應了再用咳嗽灸。慢性支氣管炎的,經常咳嗽,沒有其他症狀,沒有感冒症狀,就是咳嗽,要想長時間調理這個肺功能,小孩子用艾針灸更加緩和一些,如果成人支氣管炎還是建議用咳嗽灸。

腹瀉灸

秋季腹瀉:狹義上是輪狀病毒的感染是病毒性腹瀉。
比如既拉肚子又發燒基本可以判斷是病毒感染了。
因為發燒誘發了消化系統異常拉肚子,最好去做大便常規,看下是否有病毒感染。如果沒有的話,就是著涼或者吃了很多水果,明顯病因的一貼見效。
病毒性腹瀉 ,最好做大便常規。
1歲以內的小孩子從大便形狀看,如果受涼,會有綠色的出來,如果是病毒性的會伴隨有發燒。
只拉肚子,沒異常,用灸。要補水,補液,防止有脫水現象出現,沒有斷奶的小孩,注意清淡飲食,喝粥保養胃。肺炎以及明顯炎症的話需要去醫院做抗生素點滴。呼吸系統會轉移消化系統,開始拉肚子了,藥物對胃腸道有很大傷害。補陽氣對肚臍施灸即可。
慢性結腸炎的患者,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稍微有點不乾淨就會腹瀉,最好連續用4-8天。腹瀉灸溫陽(腎虛、腰痛、椎間盤突出可以用到腰椎部位,其他部位的在關節處用艾針灸即可,最好在周圍形成一個面)
日常保健來調理身體用艾針灸。
腎陽虛、怕冷、灸命門。
腎陰虛、手腳心發熱、灸湧泉穴或者太溪穴。
手腳冰涼, 肯定是陽虛命門後睡覺的時候湧泉穴讓手腳溫熱起來。
痰濕體質的人, 覺得自己不靈活沒吃多少東西發胖 ,運動不起來 ,首先讓自己熱起來 ,用腿部的穴位。
月經不調 ,內分泌失調 ,三陰交, 如果按壓以後明顯疼痛或水腫灸三陰交。
如果有小孩子一天拉好多次,是從小到大剛開始在母乳的時候大便不成型正常如果加了輔食還這樣就可以用腹瀉灸來調理。
兒童灸的溫度雖然比艾針灸溫度低,面積大,面熱源溫感比點熱源要高。

秋季腹瀉護理辦法

1、發現就開始空腹四小時。
2、丁桂兒臍貼貼上。
3、取一個蘋果,把蘋果洗淨,切塊連蘋果核也要放水裡煮,煮個10到15分鐘,把蘋果汁涼到可以喝的溫度倒在保溫瓶里,讓寶寶喝,蘋果肉打成泥讓寶寶吃,不要吃太多;
4、一個半小時後煮點小米粥,稠稠的那種,把上面的米油餵給寶寶喝。
5、加量服用益生菌
6、當天晚上寶寶會有低燒現象,不要怕,只要不超過38.5就不要用藥,物理降溫,熱毛巾擦,勤換寶寶出汗而濕透的衣服;如此反覆他不想吃就不要讓他吃,孩子不吃說明還不舒服,不怕,餓一餓是讓腸胃休息。一般第二天他就開始想要吃了,清淡點,奶化的稀一點,量少一點,慢慢就好了!孩子生病千萬不要著急,耐心點,不然孩子看你手忙腳亂心裡會害怕,沒有安全感,多給他笑他會好的更快點。
忌服用強力止瀉藥:醫生在給寶寶治療的過程中,寶寶仍然會出現腹瀉的症狀,這是正常的現象。即使看見寶寶排出大量水樣便,媽媽也不必過於擔心,注意補水和電解質。寶寶腹瀉時,千萬不可自行或者要求醫生使用強力止瀉藥讓寶寶止瀉,否則體內的毒素排不出來,反而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更大傷害。治療過程還是應該以補水、補電解質為主,讓寶寶一邊排出“毒素”,一邊補充鹽分和水分,等待病情自然緩解便可。
忌輕易打點滴:打點滴對寶寶的傷害非常大,媽媽要謹慎選擇,不要秋季腹瀉的症狀一出現就要求醫生給寶寶打點滴。除非寶寶嘔吐得非常厲害,經過醫生的初步診斷治療後還是有進食後嘔吐,不能完成口服補液,才建議給寶寶打點滴補充所需的鹽分和水分。如果寶寶只是患有輕度或者中度腹瀉,能夠吃進東西的時候,媽媽就應該繼續給寶寶服用口服補液鹽以防止脫水。
忌服用抗生素: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不能使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只能消除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對由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是沒有作用的。抗生素只能治療已經存在的細菌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預防可能出現的感染。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反而容易引起抗生素耐藥,抵抗力下降,讓孩子以後更容易感冒。而且秋季腹瀉時濫用抗生素,還可能出現抗生素腸炎,對寶寶的腹瀉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寶寶秋季腹瀉的原因
1、消化系統不成熟: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腸道負擔重。如果餵養不當,如過多地加餵澱粉類、脂肪類食物,導致成分改變,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腹瀉。免疫功能不成熟: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後,易造成腹瀉。
2、輪狀病毒感染:嬰兒秋季腹瀉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這種情況多發生於人工餵養兒,餵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溫差大: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秋季腹瀉忌食食物
忌食易導致腹脹的食物:如豆腐、乾豆腐、豆漿、綠豆、赤豆等。過多地飲用牛奶也會引起腸道脹氣,應限制飲用。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桿菌,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可以食用。忌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西瓜、梨、芹菜、菠菜、柚子、廣柑等。這些食物可促進腸蠕動,加重腹瀉。忌食高脂食物:如肉類、奶油、動物內臟等。這些食物易導致滑腸,加重腹瀉。少食高蛋白食物:如雞蛋、鴨蛋、肉末等。這些食物在功能已紊亂的腸道內易發酵腐敗,加重腹瀉。少食多糖食物:如糖果、甜點等。糖在腸道內易發酵,加重脹氣。灸前灸時灸後多喝點溫開水艾針灸咳嗽灸天突。兒童灸,咳嗽的感冒貼身柱。不咳嗽的感冒貼大椎,急性咳嗽貼身柱,慢性咳嗽貼身,膻中。
1、風熱咳嗽:症見發熱,流涕,咳嗽,喉中痰鳴,咯吐黃痰,日重夜輕,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脈浮數,舌紅苔厚膩。
2、風寒咳嗽:症見咳嗽頻作,痰色白稀薄,惡寒無汗,發熱頭痛,塞鼻不通,噴嚏流清涕,喉癢聲重,全身酸痛,小便清長,脈象浮緊,舌苔薄白。

注意事項

1.12歲以下一定要貼控溫貼。
2.一歲以下嬰幼兒必須貼在內衣上。
3.皮膚過敏的人必須用布料內衣物隔開用灸

判斷孩子積食

1、聞口氣。小兒口氣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積食。除了聞口氣,家長還要留意孩子打嗝兒時候的味道,孩子打嗝時候立即湊近聞聞,有的孩子雖然平時聞沒有口氣,但是打嗝反出的味道具有嘔吐酸臭味,這個狀況比平日也有口氣出現的更早,此時處理會將一場病扼殺於萌芽。
2、觀大便。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順暢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剛開始拉稀臭,拉幾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別臭;積食大便顏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3、測溫度。看手心腳心是否比平時熱。如果發燒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後背溫差很大(嘴唇碰來檢查),如果肚子很燙背不燙、並且手心很燙手背不燙則必定積食。
4、看舌苔。看是否厚膩,有些孩子舌苔雖然不厚,但是舌尖紅。積食幾天后舌苔會偏厚,逐漸變黃膩;舌苔黃厚一般就是已經積食至少幾天了。
5、看臉蛋。有沒出現臉蛋發紅,一邊(一般是右邊)偏燙,有的是在兩側出現紅血絲或者白斑。
6、看食慾。食慾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東西,挑食喜肉,也可能總是吃不飽的樣子。如果出現吐瀉發熱咳嗽鼻涕等症狀,想想是不是吃多吃雜後出現的。
7、看睡眠。晚上睡覺不安,愛趴睡,子時過後滿床翻滾,這頭翻那頭,哭鬧(積食必然會睡覺不安,所謂胃不和臥不安),還有磨牙的。
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現不同,不是所有這些症狀都有,但是只有前3條有1條就能判斷是積食。可以通過小兒推拿及飲食調理治療,還可以用我們的腹瀉灸調理。

分型症狀

風熱感冒,發熱重,惡寒輕,痰黃稠,咽喉紅腫疼痛,有汗,口渴欲冷飲,舌紅苔黃,脈浮數,指風關浮紅。(不宜灸)
風寒感冒,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聲重,流清鼻涕,痰白稀多沫,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露色青。(宜灸)
風濕感冒,惡寒發熱,頭重如裹,痰粘白,默默不欲言,腹脹不飢,腹肌,小便清長,口渴不欲飲,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緩,指紋浮露色淡。(宜灸)
外感
風寒咳嗽:咳嗽頻作,痰白稀薄,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涕,聲重,痰白稀多沫,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露色青紅。(宜灸)
風熱咳嗽:咳嗽不爽,痰黃粘稠,不宜咳出,口渴欲飲冷水,咽部紅腫,鼻寒涕濁,發熱,有汗,舌苔薄黃,脈浮數,指風關浮青紫。(不宜灸)
內傷
肺脾氣虛:咳而無力,痰白清稀,面色晄白,少氣懶言,語音低微,喜溫畏寒,體弱多汗,舌淡嫩,脈細少力,指紋沉而色淡。(宜灸)
痰濕咳嗽:咳嗽痰壅,白色而稀,神疲乏力,嗜睡,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淡紅,苔白膩,脈滑,指紋沉滯色淡。(宜灸)
肺熱咳嗽:咳嗽陣作,痰稠難咳出,發熱口渴,欲飲冷水,面赤唇紅,目赤甚至鼻出血,小便短赤。大便乾燥,煩躁不安,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指紋沉滯色青。(不宜灸)
陰虛燥咳: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不宜咳出,口渴咽乾、聲音嘶啞,手足心熱或咳痰帶血,午後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指紋沉滯略紫。(不宜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