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灸

懸灸

懸灸即為懸空施灸,是不藉助於任何灸器以左手按穴、右手持艾的懸空操作的一項中醫外治技術。以經絡能量指數為依據,運用中醫基礎理論對人體進行整體辨證。運用蘄艾和多種草本原料製成的艾條,對人體進行由表及里,由里透外的給予補氣、理氣、泄邪氣,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美麗的目的。

基本信息

簡介

懸灸懸灸
懸灸取穴施灸時,艾條燃燒產生的近紅外線可激勵人體穴位內的生物分子氫鍵,產生受激共振效應,同時激發人的經絡感傳現象,促進經氣運行,產生循經走脈,為正常細胞、免疫活細胞及能量缺乏的病態細胞輸送活化能,同時藉助於反饋調節機制,糾正病理狀態下能量代謝的紊亂狀態,調控人體的免疫力,從而達到祛寒祛濕、打通經絡,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固脫、由內而外健康美麗的效果。對大批的慢性病和亞健康狀態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被當代社會稱為“綠色醫療”。

手法分類

懸灸懸灸
懸灸,是將艾條點燃懸於施灸部位之上施灸的一種灸法。根據施灸手法不同分為溫和灸、雀啄灸、迴旋灸。
(1)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懸於施灸部位,大約3厘米左右高度,固定不移,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一般每處灸3~5分鐘,灸至皮膚稍起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減退的患者和小兒,醫者可將食、中兩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t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距離,掌握施灸時間,防止燙傷。溫和灸是臨床上套用最為廣泛的灸法之一,有溫經通絡、散寒祛邪、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等功效。
(2)雀啄灸:將艾條一端點燃,懸於施灸部位約3厘米之上,將艾條象鳥雀啄食一樣做一上一下移動,使艾條與施灸部位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本灸法多用於昏厥及兒童疾患。
(3)迴旋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施灸部位約3厘米高度,然後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覆鏇轉施灸,移動範圍約3厘米左右。本灸法適用於風濕痹痛及神經性麻痹。

現代創新

懸灸懸灸
由《懸灸保健技術》教材主編及懸灸開發專家董敏園和她的技術團隊,在古老艾灸的基礎上提煉整理為一項適合現代的養生技術,稱為”懸灸套用技術“。現代懸灸保健技術可調理以下及類似的亞健康狀態:
(1)頸部調理(2)肩部調理(3)背部調理(4)腰部調理(5)膝部調理(6)脾胃調理(7)腸道調理(8)莫名疼痛調理(9)亞健康調理(10)抗疲勞調理(11)失眠調理(12)感冒調理(13)預防脫髮調理(14)乳房調理(15)痛經調理(16)宮寒調理(17)月經不調調理(18)乳腺問題調理(19)更年期綜合症調理(20)孕前調理(21)產後康復調理(22)美容、美顏、美體調理(23)男、女生殖保健調理(24)男、女性機能調理(25)前列腺問題調理(26)抗衰老調理(27)預防老年痴呆症調理(28)兒童厭食調理(29)兒童視力疲勞調理(30)兒童增高增智調理
(2)操作手法與主調功能區別:
懸灸套用技術即是以《懸灸保健技術》為指導:不藉助於任何灸器以右手按穴、左手持艾的懸空操作的一項中醫外治技術。以經絡能量指數為依據,運用中醫基礎理論對人體進行整體辨證。運用蘄艾和多種草本原料製成的艾條,對人體進行由表及里,由里透外的給予補氣、理氣、泄邪氣,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美麗的目的。
由於在調理的過程中對人體無傷害、無創傷、溫馨而舒適,將原本痛苦的治病過程,轉變為一個享受的過程。故適合男女老少各年齡層次,是一項深受現代人喜愛的養生、保健新方法。由於技術操作性強,能充分體現每個個體的人文價值,故也是一項非常適合個性創業的好項目。

功效

1、溫經散寒:
懸灸可用於氣血因寒而運行不暢,留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與人體各部,內聯五臟、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懸灸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可以治療緩解各種痛症。
3、扶陽固脫
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以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為寒、為厥、易元氣虛陷、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則手足逆冷。四肢不暖、懸灸能扶陽固脫、固陽救逆可用於急性腹痛吐瀉、虛脫、中風等症
4、祛寒、祛濕、解痙、止痛
現代白領職業人群,常年生活在空調房間,致寒性很強。俗話說:百病從寒而起。寒濕逼入臟腑,寒凝阻絡,就會造成很多病痛。如胃脘痛、月經寒痛、四肢涼痛、腰酸背痛、頭頸攣痛等。懸灸可以直接將留存於臟腑中的寒氣排出體外。如果體內寒氣嚴重的人,懸灸時可感到有一陣陣的寒氣從手心、手指間、足心處排出體外,這種神奇的作用是任何藥物所無可替代的。
5、現代文明病的保健("綠色醫療")
我國古代醫家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懸灸有很好的預防疾病的保健作用,這在古代文獻中都有很多記載,我們通過實踐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早期,可以通過懸灸得到緩解,晚期則可以明顯改善病人的痛苦。

操作步驟

●泡腳:首先,保健師會為顧客端來一個盛滿藥汁的木盆,讓其浸泡雙足。藥汁是特定配方,具有祛寒、活血、營養之用,使腳底穴位全部打開,使藥力從腳部往上延伸。很多人會感到一股溫熱從足部一點點往腰部蔓延,有時還會出汗,這是排毒的表現。
●氣血循環接著顧客被安排赤足站在或平躺在一台類似健康秤的儀器上,保健師接通電源。快速震動會帶來發麻,並伴有熱力延伸之感。這是在幫助打通人體微循環,以利於稍後的治療。
●推拿保健師帶上有按摩顆粒的手套,配合複方艾油開始在顧客背部按摩,促使艾油成分更快地被人體吸收。中醫認為,人體疾病大多是由經脈不通造成的,艾本身有活血通經、祛寒祛濕、化瘀止痛的作用,能幫助調理機體。
●懸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懸灸。
保健師取來點燃的艾條,在腰部、背部、腹部、腿部先後選取命門、肺俞、腰俞、中脘、神厥、關元、足三陰等幾個穴位,依次開始操作。此處所提到的穴位為全身通絡穴位。亦有根據不同病症採取特殊穴位施診。有些穴位灸時沒有明顯感覺,這是顧客經絡不夠暢通的表現,而經絡暢通處的穴位則能感覺到熱力慢慢向周圍散開。灸時的熱力能將穴位打開,把艾條和推拿時所用複方艾油的藥力進一步送入人體經絡內。

注意事項

1、施灸的順序:先背後腹,先上後下,先陽後陰,先灸命門;
3、灸後不能受風寒,尤其注意頸部、腳部的保暖;除非盛夏,否則建議不光腳穿鞋;
4、灸後2小時內不宜洗澡,不用冷水洗手;
5、灸前和灸後要喝300ml的溫開水;
6、施灸期間不吃或少吃寒涼食物:如西瓜、香蕉、螃蟹、冷飲、涼茶等;
7、在夏季施灸時,室內空調不要調太低,或風不能直接對著身體吹;
8、每次懸灸時間儘量不要超過90分鐘,老人和兒童每次不能超過一小時;
9、灸時皮膚不能出現紅暈和灼熱感;
10、月經期禁灸
11、飢餓時禁灸
12、晚上不宜多灸
13、脈壓差<25毫米汞柱禁灸
14、注意安全滅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