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是一次發生在冷戰期間的政治謀殺事件,針對的主要目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克什米爾公主號(英語:Kashmir Princess),印度航空的一架洛克希德星座型(Constellation)民航機,註冊編號VT-DEP。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爾公主號執行包機任務,從北京經香港飛往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原定乘載中共代表團前往萬隆參加萬隆會議。在香港啟德機場停留期間,被國民黨特工買通的一名啟德機場清潔工按照其要求將炸藥安上飛機。飛機在接近印尼海岸時爆炸,機上除3名機員生還外,11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罹難。由於周恩來臨時改變路線,所以此次刺殺行動失敗。

基本信息

事件簡介

檔案 誰製造了“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檔案 誰製造了“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

克什米爾公主號(英語:KashmirPrincess),印度航空的一架洛克希德星座型(Constellation)民航機,註冊編號VT-DEP。1955年4月11日,克什米爾公主號執行包機任務,從北京經香港飛往印尼雅加達,原定乘載中國代表團前往萬隆參加亞非會議。在香港啟德機場停留期間,國民黨特務成功潛上飛機放置定時炸彈。飛機在接近印尼海岸時爆炸,機上除3名機員生還外,11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罹難。

這是一起曾經轟動了全世界的國際性空難案件,各國輿論傳說紛紜,莫衷一是。案件涉及到的印度、英國、港英當局,以及當時的東南亞各國輿論界、司法界都對於這件國際上駭人聽聞的破壞性空難深感震驚。中國政府對因這次空難事件中包括3位國際友人在內的一共11位遇難者授予了“參加亞非會議死難烈士”的稱號,並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了公葬儀式。

中國總理周恩來在烈士的墓碑上親筆題詞:“為和平、獨立和自由的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大理石的墓碑上莊重的刻寫著他們的名字:中國政府代表團工作人員:石志昂李肇基鍾步雲、記者沈近圖、黃梅、杜宏、李平、郝風格;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王明芳;波蘭記者斯塔列茨;奧地利記者嚴裴德。

“克什米爾公主號”殉難的各國烈士們,和平將與你們同在!進步將與你們同在!歷史將與你們同在!

30多年過去了,這起以陰謀殺害周恩來總理為目的的空難事件終於真相大白,對於那些以恐怖手段製造了這一震驚世界大案的罪惡分子,歷史將永遠把他們釘在恥辱柱上。

事件背景

打撈“克什米爾公主號”殘骸打撈“克什米爾公主號”殘骸

1955年4月,多個在二次大戰後獨立的國家在印尼召開萬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亦獲邀參加。由於當時北京並沒有能夠飛往外國的民航機,因此向印度航空租用四引擎的民航機克什米爾公主號,作包機服務運送代表團成員,經香港前往印尼雅加達,然後再往萬隆出席會議。原定會乘搭包機者包括總理周恩來。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情治單位“國防部保密局”(即原軍統局,現為軍事情報局)得悉後,決定在香港向包機放置炸彈。保密局在香港的特工,以港元50萬(一說為60萬)徵募得一名在機場負責飛機清潔的工人周駒行事。

有一說,與此同時,中共亦收到國民黨準備向包機放置炸彈的情報。北京除了透過新華社香港分社向港英政府交涉外,亦向航空公司提出加強保全。原定乘坐包機的中共代表團主要成員,都沒有上機。周恩來改變行程,與代表團成員先前往緬甸,然後用另一印航包機“空中霸王”前往印尼。最終登上克什米爾公主號的11人多數為工作人員,包括新華社記者及攝影人員,另外有一名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以及兩名外國記者。另外當時之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亦在機上。

4月11日中午11時20分,克什米爾公主號由北京飛抵香港啟德機場。雖然事先已有情報,機場內加強保全,但周駒仍然成功將經過偽裝的計時炸彈帶上飛機,並將之裝置在機艙內右面接近機輪的隱蔽處。飛機停留一小時後離開香港飛往印尼雅加達。下午6時半左右,克什米爾公主號發出求救訊號,機長指聽到爆炸聲,機艙內有煙,第三號發動機起火。飛機試圖在水面迫降,但液壓及電力系統失靈,而且濃煙進入駕駛艙。最終飛機下水時機翼先著水,撞毀在印尼對開海面,距離雅加達只有一小時半的航程。機上除3名機員獲救外,其餘16人罹難。

事件發生後,北京方面向港英政府提出照會,指港府在事先得到警報下仍未能夠保障飛機安全,負有責任,要求嚴辦兇手。經過調查,最後放置炸彈之周駒於1955年5月18日逃往台灣。港府發出通緝令但無法引渡其回港。而事件在香港的主謀,國民黨特工趙斌成則因為證據不足而不被起訴,只被驅逐回台灣了事。

台灣事後檢討該事件,認為是情報泄漏導致。

出行路線

圖為1955年4月16日上午,周恩來總理乘專機抵達新加坡加冷機場。圖為1955年4月16日上午,周恩來總理乘專機抵達新加坡加冷機場。

自從1940年蔣介石集團敗逃台灣之後,美蔣特務針對新中國的滲透和破壞活動就始終沒有停止過。“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不過是當時一系列破壞活動的一部分。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事件發生在英國人統治的香港,謀害的目標是出席舉世矚目的亞非會議的新中國國家領導人周恩來,炸的是印度航空公司的飛機,遇難的除了中方人員外,還有波蘭、奧地利的記者以及越南的工作人員,手段之殘忍、涉及面之廣、在世界上的影響之大,在當時可謂是空前的。

1955年1月上旬,台灣的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美合作局派遣兩名特務前往香港,同國民黨保密局香港情報站的特務一起,策劃襲擊中共人士的恐怖計畫。

他們當時獲悉,4月初,郭沫若將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經香港赴印度,出席在新德里召開的亞洲國家會議。於是,他們準備在代表團所乘飛機上做文章。

3月份的時候,美蔣特務機關獲得情報,周恩來將率領中國代表團包乘印度國際航空公司飛機取道香港前往印尼首都雅加達,出席在那裡舉行的亞非會議。

台灣特務機關感到這是一個謀殺周恩來的絕好時機,如果能夠成功的話,它的影響和震動不可估量。於是,國民黨保密局立即指示其在香港的情報站,把原來的計畫改為爆炸周恩來所乘坐的飛機。

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周恩來本來是計畫經香港前往萬隆的,是臨時改變了路線。經反覆查閱外交檔案,沒有找到相關的佐證。

其實,在準備中國代表團前往印尼的路線時,周恩來並沒有途經香港的計畫。

當時,代表團人員準備分三批動身:第一批由秘書長率領,先期到達萬隆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第二批是一般工作人員和記者,由他們負責押運代表團的物資;第三批是團長和團員。

1955年4月16日上午,周恩來總理乘專機抵達新加坡加冷機場。1955年4月16日上午,周恩來總理乘專機抵達新加坡加冷機場。

周恩來一直是希望經緬甸前往印尼。周恩來的目的,是想在亞非會議之前,能夠先行跟緬甸總理吳努和印度總理尼赫魯會晤,就有關問題交換意見。所以,當時只是在考慮,是乘飛機到緬甸,還是從陸路過去。周恩來的目的,是想在亞非會議之前,能夠先行跟緬甸總理吳努和印度總理尼赫魯會晤,就有關問題交換意見。所以,當時只是在考慮,是乘飛機到緬甸,還是從陸路過去。對此,解密外交檔案記載,當時外交部提出了兩種方案:

解密外交檔案記載,當時外交部提出了兩種方案:

1、乘飛機有兩種辦法:

甲:包印度飛機,自昆明經仰光至新加坡或雅加達(約需兩天時間。按昆明至仰光約需四五小時,仰光至新加坡約需五小時半,新加坡至雅加達約需兩小時,如不計途中停留時間,共約需十一二小時)。

乙:乘中國飛機自昆明飛至緬甸北部曼德勒,然後乘緬甸飛機經仰光至新加坡,新加坡至雅加達再乘英國、印尼或荷蘭飛機。(乘我國飛機需將“伊拉舍爾”型軍事運輸機改裝,費時一個半月。空軍的駕駛員未飛過這一航線,與緬甸地面聯絡有困難,加油也有困難,因緬甸用英美航油,我用蘇聯航油。空軍司令部認為以上問題如獲解決是可以飛的,但他們傾向於最好不擔任此項任務。)

2、走滇緬公路:

自昆明至臘戍共長1157公里,坐汽車需五天。到臘戌後可乘緬甸飛機至仰光或繼續飛至新加坡,到雅加達共需六七天。滇緬公路在中國境內一段長964公里,大半是山路,汽車(臥車)一般可以行駛,但雨天爬高山不方便,吉普車通行無阻。臥車如日行七小時,每小時三十公里,則五天可到,如速度稍加快,則四天可到。這一段治安無問題。緬甸境內一段長193公里,道路平坦,一天可到。緬甸當局對交通線防衛很嚴,但公路通過的珊族集聚區民間散有槍枝,且有我國的逃亡反革命分子。

以上兩方案,請作原則決定,以便進行具體準備工作。

本來周總理是傾向於走陸路的,但是3月12日中午,他突然劇烈腹痛,經檢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當天晚上醫生為周恩來進行了手術。手術之後周恩來在醫院修養,一直到3月28日才出院。

在出院前,由醫生對周恩來的病情進行了會診。

會診結果認為:“傷口恢復很好。惟聞總理近將外出工作,需長途乘坐汽車,專家特建議如下:(一)乘坐汽車兩三小時需休息一小時。(二)腹部應包腹帶。(三)注意飲食。(四)除有黃樹則(時任衛生部保健局局長——作者注)同志照顧外,另派外科專家王勵耕主任送至我國邊境。”

4月3日,周恩來接見緬甸駐華大使吳拉茂。吳拉茂轉達了吳努總理的口信:吳努總理希望周總理能在15日前兩三天到達仰光。

周恩來回答說:在這之前到達有困難,因為根據醫生的囑咐,要在動手術後四星期才能乘坐汽車旅行,而從昆明到中緬邊境需要五天,因此最快也要到4月14日才能進入緬甸境內。可見,當時是計畫好了走陸路的。

吳拉茂把周總理的意思報告了緬甸政府。第二天,吳拉茂轉來了吳努總理給周恩來的信:

我抱憾地從吳拉茂大使那裡獲悉,你最近因為盲腸炎而動用手術。鑒於你目前的健康狀況,我決不建議你沿陸路從昆明到畹町。一九四零年我自己曾經走過那條路,因此我知道,在你目前的健康情況下,這一旅程對你將會如何疲憊。所以,我請求你和你的一行人在十三日而不是十四日直飛仰光,如果這是可能的話。這就會使你在踏上去雅加達的另一段疲勞的旅程之前,在仰光有點好好的休息。萬隆的會議本身也將是一個很累人的會議。因此,我請求你在會議以前在仰光有點好好的休息。至於邊境的會晤,你和我在這裡會面時可以把它安排在你完全恢復健康以後的一個方便的時間。

4月5日,周恩來總理復電吳努總理:

收到您4月4日的來電。感謝您在來電中對我表示的關懷和好意。考慮了您的意見以後,我已囑中國駐印度使館同印度航空公司安排自昆明至仰光的飛行。如果印度航空公司能擔負仰光昆明間的來往飛行,我將在十三日自昆明直飛仰光。否則,將按原計畫沿陸路自昆明至畹町,十四日晨入緬甸國境。

這一切在當時都屬絕密,國民黨特務機關當然無從知道,他們一直以為周恩來會乘飛機過境香港

發生經過

台灣特務要採取行動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周恩來十分重視,但在會議前,突然在3月12日患闌尾炎住院開刀,3月28日才出院。

臨出發前,緬甸總理吳努邀請周恩來在會前先到仰光,處理中緬兩國之間的一些問題,並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埃及總統納賽爾會晤,周恩來臨時改變行程,在4月7日率代表團離開北京,第二天到達昆明,沒有登上“克什米爾公主號”,躲過了一劫。

那時,中國民航還沒有遠程飛機,中國政府只能向印度航空公司租用一架“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載送代表團去印尼。

4月3日,公安部部長羅瑞卿接到廣東省公安廳密報,稱國民黨特務機關已獲悉我代表團行蹤,可能採取行動。9日晚,更詳細情報傳來:國民黨特務將破壞代表團所乘飛機,並備有定時炸彈

訊息報到昆明,周恩來立即指示:“外交部要將這一情況火速轉告新華社香港分社和中國赴萬隆會議代表團,要他們立即向港英當局提出交涉,請香港方面一定要保證我有關人員的安全。”周恩來同時指示外交部立即召見英國政府駐北京代辦,請他們採取措施。

外交部辦公廳的燈火徹夜不息。新華社香港分社不僅在9日晚即正式通知港英當局,而且還在11日凌晨1時30分和上午10時兩次約見印度航空公司駐香港分公司經理。該經理表示一定嚴加防範,上食品、加油、押運行李等工作都一律由公司派人負責。經我方多次要求,港英當局答應在機場附近加強戒備措施,保證不讓任何可疑的人接近機場和飛機。

中國政府又向印度租了一架飛機“空中霸王號”,決定代表團成員改乘這架飛機前往緬甸。而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和一名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及中外記者共十一人則搭載“克什米爾公主號”先行。

4月10日,鄧穎超關切地給周恩來寫信:“這次蔣賊是蓄意決下毒手施行暗害的,他並從各方面的可能著手。因此往返途中停留時,飛機著陸後嚴加封鎖,起飛前的嚴密檢查,是必須而不可疏忽的。在逗留地區對所用交通工具,亦應請看守與檢查。你出外活動,必須嚴密警惕,仔細機警。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人類進步崇高的事業,為了你能做更多的工作,你必須善於保衛你自己,在這方面,亦必須取得對敵鬥爭的勝利的。我衷心地囑咐你勝利平安地歸來。”

爆炸聲震驚了全世界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4月11日上午,“克什米爾公主號”到京接載十一人。由於高度保密,人們並不知道周恩來不在機上。中午11時20分左右,“克什米爾公主號”抵達香港啟德機場。有關人員立即對飛機進行內外清掃、檢查、加油、裝運行李等準備工作。12時15分,“克什米爾公主號”提前45分鐘從啟德機場起飛。

下午6時30分,“克什米爾公主號”機艙內突然發出爆炸聲,機長發出三次求救信號,雅加達機場指揮人員詢問周總理是否在機上,機長答覆不在。數分鐘後,伴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飛機墜入大海。除三名機組人員奇蹟般生還外,機上所有乘客遇難。此時距雅加達約有1小時30分鐘的航程。

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的黃作梅,是繼喬冠華之後的第二任香港分社社長。他1916年出生,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革命是有犧牲的,你要做好思想準備。”這是黃作梅在出發前一天晚上,對已經懷有九個月身孕的妻子雷善儒說過的話。47年後,雷善儒回憶說:“他當時已經預感到可能會出事,臨上飛機前反覆囑咐我要保重身體,照顧好孩子們。”

美蔣特務趙斌成和香港機場周駒

“克什米爾公主號”失事第二天,中國外交部發表嚴辭聲明。聲明稱:1955年4月10日上午9點30分左右,中國政府曾要求香港英國當局採取措施保障飛行安全,但陰謀依然得逞,英國負有嚴重責任。我方要求英國政府對參與這一陰謀的特務分子逮捕查辦。聲明還表示,“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是一起美國和蔣介石的台灣特務機關導演的謀殺案。

中國發表聲明後,香港英國當局在4月12日、13日連續發表聲明稱,我方人員、行李上機時均有中印人員在現場監督,當局還立即採取額外預防措施。同時,他們還怪我方事先沒有將可能發生的陰謀性質詳細告訴英方。而美國國務院立即聲明這是荒謬的。美聯社還企圖證明飛機在孟買已發生故障,但均被印度航空公司否認。

4月12日清晨,我外交部歐非司副司長張越即約見英國駐我國代辦杜維廉,要求港英當局迅速破獲此案。但杜維廉對我方的要求牴觸很大,反覆強調,飛機失事屬於人為破壞沒有證據,為時太早。

周恩來十分悲慟。4月12日凌晨,他覆信鄧穎超:“來信收閱,感你的好意和諍言。現將來信捎回,免得失落。有這一次教訓,我當更加謹慎,更加努力。文仗如武仗,不能無危險,也不能打無準備之仗,一切當從多方面考慮,經過集體商決後行。”4月14日,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乘“空中霸王號”

昆明起飛。一出國境,緬甸政府就派來兩架戰鬥機護航。中國代表團於4月17日抵達印尼萬隆。

這次外交部公開的《關於“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破壞案的警察調查綜合報告》,是關於“克什米爾公主號”最重要的檔案。1955年9月2日,新任英國駐華代辦歐念儒當面將這份報告遞交給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報告披露了香港警方事後調查的詳細過程。“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失事以後,香港警方隨即調查了68名曾接觸飛機和所有接觸行李的工作人員,沒有得到有價值的線索。

5月18日下午,三位中國政府代表抵達香港,向香港警方提供一份材料。這份材料聲稱,中國政府早在3月份就已獲知美國和蔣介石集團的特務機關要暗算途經香港的我國代表團專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失事後不久,中國政府收到確切訊息,謀殺確係蔣介石在香港的特務所為。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中國政府還提供了部分4月11日到5月10日蒐集的情報。情報指出:國民黨“保密局”的“香港情報站”策劃了這次謀殺,主謀叫趙斌成,直接指揮者是金建夫,具體執行者是地勤人員周駒。定時炸彈是“四川號”上叫張祖順的海員從基隆秘密運到香港的。

周駒已潛逃到台灣。香港警方拘留了周駒的父親周瑞維和同房間的周仕學。6月2日,兩人供出位於廟街的就記電料行。6月30日,香港警方決定搜查就記電料行,即搜出情報資料,店主關就記拒絕解釋,但供出張耀靈領導的台灣情治單位第五聯絡組。7月3日,又有一名姓關的男子到電料行被捕。

兩位姓關男子的供詞,揭示出了周駒和謀殺案主謀之間的關係鏈。1955年3月份,趙斌成經張耀靈認識關就記,問關就記是否有親友族人在機場工作,關就記說沒有,但他介紹了另一位關先生,他推薦了他的族人周如,周如推薦了包括周駒在內的三位族人。7月6日,周如被捕供稱,主謀3月底和周駒頻頻接觸。起初周駒不敢幹。但趙斌成開出60萬港幣的優厚獎金並保證周駒在台灣的安全後,周駒答應了。6月中旬,周仕學和周瑞維都供稱,周駒曾在嗎啡的作用下,坦言自己親手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上安裝了一枚定時炸彈。

7月13日和8月13日,周恩來總理親自召見英國駐華代辦歐念儒,周恩來直截了當地指出,製造“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的主犯,就是香港機場的地勤人員周駒。周駒在出事前有一個禮拜沒上班,就是去接受使用、安裝定時炸彈的訓練。連誰送定時炸彈給周駒、誰和周駒一同接受了訓練,周恩來也一一告訴了對方。周恩來還指出,真正的主犯是美蔣特務駐香港站站長趙斌成,又名趙建中,正是此人收買並訓練了周駒。

兇手依然逍遙法外

真相大白後,港英警方立即發出拘票指控周駒陰謀殺人,要求台灣當局將其送回香港受審,但被台灣當局以種種藉口拖了下來。香港當局不顧我國政府一再交涉和抗議,均以“證據不足”為由,先後將全部拘留的人犯包括證據確鑿的要犯先後予以無罪釋放,一一驅趕到台灣了事。在台灣保全部門嚴加保護下,周駒於1993年病逝。其父也在案情曝光前,安全偷渡到台。

中國政府對香港當局的調查結果和以上做法深表失望,再次指出:“這一案件是經過國民黨特務周密策劃的一起集體謀殺事件,周駒系被收買利用的一個犯罪工具而已,港方的調查報告只指控周駒一人有犯罪事實,而認為其他主犯和要犯與案件無關,是沒有根據的。港方匆匆宣布結案,讓罪犯逍遙法外,使這一震驚世界的重大案件不了了之,這不能不令之深表遺憾。”

中國政府對因這次空難事件中包括三位國際友人在內的一共十一位遇難者授予了“參加亞非會議死難烈士”的稱號,並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了公葬儀式。周恩來在烈士墓碑上親筆題詞:“為和平、獨立和自由的事業而光榮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周恩來一直關心著這些空難烈士的家屬。周恩來的司機鍾步雲是位老紅軍。事發後,周恩來見到鐘的妻子高秀英時,握著她的手,痛心地說:“鍾大嫂,老鍾是替我犧牲的。”高秀英悲痛之餘說:“您能平安回來,就是全國人民的幸福。”而後,周恩來知道鍾步雲有個哥哥是農民,鍾步雲生前每月寄幾十塊錢回去貼補,他就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錢來按那數目不斷地寄去。在鍾步雲逝世十周年之際,他的哥哥說家裡情況好轉了。高秀英從老家回來後告訴周總理家裡經濟狀況好了,叫總理不要再寄錢了。周恩來又問她這趟來回花了多少路費,因為當時高秀英回家是從財務處借的錢,周恩來又直接用自己的錢幫她補上了。

相關罪證

“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遇難的三位新華社記者,李平、黃作梅、沈建圖(左起)[本帖轉自:照片中國(國內最大老照片.社區)] http://www.picturechina.com.cn/bbs/“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遇難的三位新華社記者,李平、黃作梅、沈建圖(左起) 

周駒罪證摘要

1、一架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的飛機,在北婆羅洲沙撈越附近海域墜毀,11人遇難;

2、飛機是因定時炸彈爆炸墜毀的,飛機的機件沒有發生故障;

3、周駒是機場的工作人員,他在“克什米爾公主號”起飛前為飛機作過清潔,他有機會安裝炸彈而不被發現;

4、周駒在事件發生後躲藏在民航班機內逃往台北;

5、周駒曾被特工以獎金等許諾去破壞一架飛機;

6、周駒曾向周瑞維和周仕學等人述說自己安裝炸彈以及逃跑的計畫;

7、從飛機失事前到周駒逃往台灣的這段時間,他揮霍著遠遠超越自己正常所能獲得的金錢。

遇難名單

解密檔案顯示共有11名中外人士遇難,其中包括8名中外記者。

沈建圖: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主任

黃作梅: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

李丙衡(李平):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記者

杜宏:廣播事業管理局對外廣播部副主任

郝鳳格:中央新聞記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員

鍾步云:總理司機

石志昂:對外貿易部三局副局長

李肇基:外交部情報司科員(擬提副科長)

王明芳: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

嚴斐德:奧地利記者

斯塔來茨:波蘭記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