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珙桐

光葉珙桐

光葉珙桐的花光葉珙桐(水梨子),拉丁名稱為Davidia involuclata Baill var. vilmoriniana(Dode)Wange,是雙子葉植物,光葉珙桐屬於珙桐科(Davidiaceae),珙桐屬(Davidia)。落葉喬木;葉互生,單葉,全緣或有齒缺,無托葉;花兩性或單性,排成頂生或腋生的頭狀花序或為傘房狀或傘形狀的聚傘花序;萼小;花瓣5或更多或缺;雄蕊5-10或更多;子房下位,1-6-10室,每室有倒垂的胚珠1顆;核果或翅果。除供庭園觀賞外,木材可用。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光葉珙桐光葉珙桐花葉
中文名:光葉珙桐

拉丁名: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別名:水梨子、鴿子樹、鴿子花樹。

科屬: 珙桐屬、珙桐科。

瀕危類別:稀有

保護級別:光葉珙桐已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描述:一種落葉喬木,可生長到20-25米高,葉子廣卵形,邊緣有鋸齒。本科植物只有一屬兩種,兩種相似,只是一種葉面有毛,另一種是光面。是一種孑遺植物

現狀:為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系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孑遺種,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由於森林的砍伐破壞及挖掘野生苗栽植,數量很少,分布範圍也日益縮小,若不採取保護措施,有被其它闊葉樹種更替的危險。

形態特徵

光葉珙桐光葉珙桐的花

落葉喬木植物,高15-20米,稀達25米。葉紙質,互生,無托葉,常密集於幼枝頂端,闊卵形或近圓形;葉下面常無毛或幼時葉脈上被很稀疏的短柔毛及粗毛,有時下面被白霜。兩性花與雄花同株,由多數的雄花與1個雌花或兩性花成近球形的頭狀花序,直徑約2厘米,著生於幼枝的頂端;兩性花位於花序的頂端,雄花環繞於其周圍,雄花無花萼及花瓣,紫色。果實為長卵圓形核果,長3-4厘米,直徑15-20毫米,紫綠色具黃色斑點。

生物特性

光葉珙桐光葉珙桐欣賞
光葉珙桐喜歡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雲霧中,要求較大的空氣濕度,多生於空氣陰濕處,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乾燥多風、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乾旱。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於喜光。

光葉珙桐的分布區氣候冬冷夏涼,常年多霧、多雨,空氣濕度大,年平均溫12-17℃,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80-85%,土壤為砂質岩,花崗岩等發育而成的山地黃壤或黃棕壤,PH值為4.5—6.0,在貴州光葉珙桐分布在水城、屬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溫12.3—15.1℃,極端高溫36.7℃,極端最低溫-11.7℃,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日照1560小時。通常情況下4月發芽,花期5月,果熟期10月。由於人為干擾嚴重,現存林分為遭受多次砍伐後萌發而成,喬木層、灌木層不甚明顯。主要組成樹種有水青岡(Fagus longnpetiolata)、栓皮櫟(Quercus variabilis)、細葉青岡(Cyo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金絲桃(Hypericum chinense)、胡頹子(Elaeaynus pungens)、小葉六道木(Abelia parvifolia)、小葉杜鵑(Rhododendron sp.)等,草本層主要為蕨類。

分布範圍

光葉珙桐僅分布於中國四川 、雲南、湖北、貴州等地。在貴州省光葉珙桐分布於納雍縣清鎮市水城縣。清鎮分布點現已消失,納雍也未見生存植株。水城玉舍六田村窯子溝有少量生長,位於海拔2000米的北坡。光葉珙桐的數量極少,常以單株或小群聚的形式散生在山地匯水溝附近。光葉珙桐的現有資源量為:分布面積20公頃,總株數180株,總蓄積量1.452立方米

栽培繁殖

光葉珙桐花期將過的光葉珙桐
光葉珙桐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繁殖。播種於10月採收新鮮果實,層積處理後,將種子用清水洗淨拌上草木灰或石灰,隨即播在3cm~5cm深的溝內。幼苗階段需搭棚庇蔭並保持苗床濕潤。扦插宜用嫩枝作插穗,於5月~7月進行。高壓可於春季在一年生健壯枝條的基部進行。苗木移栽宜在落葉後或翌春芽苞萌動前進行。起苗時不可傷根皮和頂芽,對這長側根、側枝可以適當修剪,栽植時要求穴大底平,苗正根展,並灌足定根水。種子採集時間與處理:光葉珙桐4月上旬開,花期40多天,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即可採收到成熟的果實。果實呈橢圓狀或矩狀卵形。果皮肉質,表面呈紫褐色,上有深灰色眾多圓形斑點。果核呈橄欖狀長橢圓形,色如核桃殼,上有縱棱,內有種子5至7粒。在林中自然掉落的果實自行萌發的極少。人工繁殖光葉珙桐必須對果實進行破碎處理。 

育苗用一年生枝條做插穗,長15至20厘米,直徑0.3厘米以上,每個插穗上至少要有2個節間、2個芽,切口平滑不傷皮。3月上旬,在土壤剛化凍、芽萌動前扦插。插前細緻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鬆、水分充足。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以直插為主,插條深度因環境條件而異。過深土壤氧氣不足,不利於插穗生根;過淺枝條外露多,蒸發量大,插穗易失水乾枯。如在扦插時氣候寒冷而乾燥,插後上端應適當覆土;在溫暖、濕潤條件下,上面第一個芽子微露地表即可。由於枝條有極性現象,扦插時,切勿倒插。插後要踏實,使插穗和土壤密接,嚴防插穗下端蹬空,插後立印灌透水。插穗成活後,要適時灌溉、鬆土、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蟲。扦插育苗成苗率在60%左右。扦插前若用ABT生根粉對插穗進行處理,成苗率可提高10%至20%。

光葉珙桐嫁接宜選用2至3年生的實生苗做砧木。在穗條的選擇上,最好選取開花樹的樹冠外圍、向陽、無病蟲害、健壯的當年生枝條,在落葉後採集,最遲在枝條萌發前2至3周採集。嫁接的方法主要採取枝接和T字形芽接兩種辦法,枝接在砧木樹液開始流動時進行,T字形芽接一般在7月至9月樹木生長旺盛季節進行。T字形芽接法適合粗壯的砧木。

價值

光葉珙桐光葉珙桐
光葉珙桐是落葉喬木。花奇色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光葉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為中國獨有的珍稀名貴觀賞植物,又是製作細木雕刻、名貴家具的優質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

光葉珙桐為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常植於池畔、溪旁及療養所、賓館、展覽館附近,並有和平的象徵意義。材質沉重,是建築的上等用材,可製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