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治

修治,是中藥的一種炮製方法。包括純淨、粉碎、切製藥材三道工序,為進一步的加工貯存、調劑、製劑和臨床用藥做好準備。

簡介

藥學 術語。即炮製

示例

宋·龐安時《傷寒總病論》內有“修治藥法。”詳炮製條。

概述

修治,是中藥的一種炮製方法。包括純淨、粉碎、切製藥材三道工序,為進一步的加工貯存、調劑、製劑和臨床用藥做好準備。

分類

 

1.純淨藥材

藉助一定的工具,採用手工或機械的方法,如挑、揀、簸、篩、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雜質及非藥用部分,使藥物清潔純淨。 這是原藥材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如揀去辛夷花的枝葉,篩選王不留行即車前子,篩去薏苡仁的雜質,刷除枇杷葉、石韋葉背面的絨毛,颳去厚朴、肉桂的粗皮挖掉海蛤殼、石決明的肉留殼,撞去白蒺藜的硬刺。再有如西洋參、天麻、冬蟲夏草等按藥材質量不同,經過挑選區分藥材的等級。

2.粉碎藥材

採用搗、碾、鎊、銼等方法,使藥物粉碎,以符合製劑和其他炮製法的要求。,以便於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如貝母、砂仁、郁李仁等用銅藥缸搗碎便於煎煮;琥珀研末便於吞服;犀牛角、羚羊角等用刀鎊成薄片或碎屑,或以銼刀銼成粉末,便於製劑或服用。現多用藥碾子、粉碎機直接研磨成粉末,如人參粉、貝母粉、三七粉、黃連粉等,以供散劑、製劑或其他炮製使用。

3.切製藥材

採用切、鍘的方法,把藥物切製成一定的規格,便於進行其它炮製,也利於乾燥、貯藏和調劑時稱量。根據藥材的性質和醫療需要,切片有很多規格。 如檳榔宜切薄片,白朮宜切厚片,甘草宜切圓片,肉桂宜切圓碟片,黃芪宜切斜片,麻黃、紫蘇、白茅根宜切段,茯苓、葛根宜切塊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