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宗

信義宗

信義宗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重要派別,在歐洲語言中原為“路德宗”(Lutheranchurch),翻譯成中文的時候,考慮到馬丁•路德不願以自己的名字為派別命名的意願,改譯“信義宗”。信義宗肯定“唯獨因信稱義”,即認為人是憑信心蒙恩得以稱義,天主教義認為人要蒙恩必須得到上帝的代表教會的喜愛,必須有足夠的善行。而信義宗認為人們可以無懼地站在上帝面前,不必恐懼“罪惡、死亡和魔鬼”,也不必因相信自己是有功才得救而驕傲。因為耶穌因自己的死已經為人類贖罪,原罪已經因耶穌的死而赦免,以後人可以只依靠自己的信心去稱義。

概述

信義宗馬丁•路德
信義宗是在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後在德意志形成的。1546年馬丁•路德去世,其追隨者內部曾在教義問題上發生長期爭論。1580年,為紀念《奧格斯堡信綱》產生五十周年,86個信義宗邦立教會代表和約8000名信義宗牧師簽署接受了將《奧格斯堡信綱》同《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亞大納西信經》以及馬丁•路德的《教理問答》和其他幾個有關文獻一起編成的《協同書》,教義之爭方告結束。但在德意志,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鬥爭並未停止,最終釀成了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戰爭很快蔓延成一場歐洲大戰,結果,通過《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歸正宗獲得了與信義宗、天主教平等的地位,路德宗教會從此確立。
信義宗在教義上主要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的拯救,不在於遵守教會的規條,而在於對上帝的信心;不在於個人的功德或善行,而在於上帝給人的恩賜。人因著信被上帝成為義人,信徒都可通過祈禱直接與上帝溝通。因此,信義宗認為凡信徒皆可為祭司,無須各級神職人員為中介。同時,信義宗強調聖經是信仰的根本,凡不符合聖經的禮儀、制度和學說,都在信義宗屏棄之列。天主教的七項聖事,信義宗只保留洗禮和聖餐兩項,禮拜形式也更為簡化,著重講道和唱讚美詩,並且允許神職人員結婚。信義宗還認為教會的組織形式與個人的得救無關,故主教制、長老制和公理制都可採用,具體情況由各地教會自行決定。 

早期歷史

宗教改革
信義宗香港信義宗
宗教改良運動的啟幕標誌,是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德國薩克森維滕堡萬聖教堂門口(該處常用作大學的公告板)張貼的九十五條論綱。
1517年至1520年間,馬丁•路德通過出版書籍、小冊子,凌厲抨擊羅馬天主教。很多基督教神學者都認同他的主張,他們也提出宗教理念平民化的訴求。馬丁•路德遂得到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農人尊他為民族英雄,貴族起誓保護他,日耳曼各公國的統治者也希望藉此擺脫羅馬教會的勢力,使內政得以獨立。馬丁•路德因此得罪權貴,與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結怨。
1520年,為了解決路德的“問題”,教皇與羅馬天主教會向路德發出教皇印函,督命路德放棄主張,並致殺身威脅的言外之意。(此前,羅馬教會曾以這種方法殺害過呼籲改革的人,如捷克的改革者楊•胡斯即被火刑燒死。)但1520年12月,路德與他的支持者們當眾焚毀了這份印函。盛怒的查理五世要驅逐路德及其支持者,但幕僚力勸,認為路德在民眾中聲望殊高,所以若施以壓制,會引起暴動。更重要的是,路德所在公國的統治者智者費里德里希堅拒讓自己的臣民未經審判而被定罪。於是,路德受傳召參加沃爾姆斯會議,羅馬教會授意路德在會議上公開宣布放棄一己之見。然而,當著羅馬教會官員的面,路德說出了歷史上著名的抗辯辭:“我不能在教皇或教會之下委曲我的信仰,因為當今他們屢屢犯錯、自相矛盾。因此,我只信奉《聖經》……我不能,亦不會放棄……這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那么,請上帝幫助我,阿門!”(馬丁•路德,1551年4月16日)
赴沃爾姆斯會議之前,路德曾獲得安全來回的承諾,可是這承諾並不可靠--當年楊•胡斯遇害前亦有同等待遇。趁夜幕濃重,路德的支持者從沃爾姆斯協助他逃走,使他免於被囚甚至受刑。路德隱居了一段時間,一邊繼續寫作、思考。發現路德出逃之後,查理五世發布沃爾姆斯法令,驅逐路德及其支持者,並將他們定為異端,路德的作品亦遭禁。早於公元10世紀,由一位名叫鮑格米爾(Bo-gomil)的修士所教導為核心的運動興起,對被稱為清潔派(Cathari)或阿比爾派(Albigenses)的基督教派改革,產生了影響。這是盛行於西元12世紀法國南方的宗教改革派。在路德運動中,其他的宗教改革者也推波助瀾,如早期的領袖之一菲利普•墨蘭頓(他是路德在維滕堡大學的同事)、胡爾德萊斯•慈運理和約翰•加爾文(加爾文派的奠基人)。
宗教戰爭
原本在神學院內的學術交鋒,現在已經泛化為社會與政治的衝突。路德與他的支持者將矛頭直指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統治著低地國家、新大陸和神聖羅馬帝國,而日耳曼地區亦屬其中)與羅馬教皇,雙方勢均力敵。衝突愈演愈烈,在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氣氛之下,釀成宗教戰爭。
1526年,神聖羅馬帝國的三政會在斯派爾相商,作出如下協定:在常委會裁決路德的著作屬性之前,沃爾姆斯法令不必強制執行,各公國領主可自主決定是否允許路德在領土內傳道。到1529年,三政會在斯派爾再作商議,推翻了上次的協定,無視各公國及自由城邦的異議。
路德派思想成為分離運動的象徵。1530年,查理五世企圖壓制日益壯大的新教思潮,遂在奧古斯堡召開會議。在會上,菲利普•墨蘭頓呈交了一份路德思想的摘要,這份檔案史稱奧古斯堡認信。幾位日耳曼公國領主(後來又有其他國家的國王和諸侯加入)在檔案上籤字,為“路德派”教會辟領地。這幾位諸侯於1531年結盟,施馬爾卡爾登聯盟成立。宗教戰爭的雙方,即施馬卡爾登聯盟與查理五世轄下的神聖羅馬帝國。
施馬爾卡登戰爭結束後,查理五世致力在贏得的領土上推行羅馬基督教會的教條。然而,路德派運動所贏得的領土更為遼闊。1577年,路德派運動的第二代繼承人蒐集整理前人學說,為路德派教會的承傳奠下理論根基,這份檔案世稱《協和信條》。到1580年,所有的文獻都歸集為《福音派路德教會之認信》。這兩份文獻都流傳至今。宗教戰爭的結果:路德與其後繼者開始脫離羅馬天主教會,史稱宗教改革。其後數十年間,大批歐洲人認取路德當年貼在維滕堡教堂門口的《九十五條論綱》,他們大部分生活在日耳曼領土和羅馬教會轄下的奧地利。點燃這場大眾運動之火的路德,被尊為宗教改革之父,歷史上也被視為新教之父。
今日,全世界每4名基督徒中,即有1名是新教徒,而每5名新教徒中,即有1名是信義宗教徒。也就是說,全世界有5%基督徒認信信義宗。|

教義

信義宗香港 信義宗神學院
信義宗的信仰依據為1583年編成的《協同書》(BookofConcord),包括《尼西亞信經》、《使徒信經》、《亞大納西信經》,路德的《教義問答》、《施馬爾卡爾德信條》、梅蘭希頓(Melanchthon)的《奧格斯堡信條》等。該宗派的主要持點如下:
(一)“唯信稱義”。主張人們唯有對基督的真正信仰,才能成為義人,即無罪的、得救的、高尚的、得永生之人,僅憑遵守教規、道德戒律和外在善功並不能達到正果。人只有具備了純正的信仰才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外在的善功只是純正信仰的必然結果。(二)強調聖經的最高權威,認為《聖經》是上帝的啟示,因而是信仰的唯一源泉和準則,一切教義、禮儀和制度均要與之保持一致。
(三)堅持“平信徒皆為祭司”。即每個基督徒在教會中均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權利,都可以擔任神職,故不應有任何持權。
(四)從“唯信稱義”的原則出發,不重視教會的形式和體制的統一。不同的教會制度如主教制、公理制或長老制,在不同的信義宗教會團體中均存在。在北歐該宗擁有國教地位。
(五)實行洗禮和聖餐兩項聖禮,突出布道和唱聖歌,實行嬰兒受洗,認為聖餐禮是神聖的,表明基督“臨在”於麵包和葡萄酒之中。

傳播過程

信義宗《信義宗信徒手冊》
信義宗在16世紀傳入北歐諸國和西歐部分地區,至18世紀中葉開始傳入北美。由於移民背景複雜,分散的信義宗教會始終沒有聯合起來。美國內戰更加劇了南北教會的對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信義宗教會才開始著手合併。l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在西方列強大肆進行殖民擴張的同時,信義宗也逐漸傳播到亞、非、拉美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二戰結束後,面臨著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教會團體的分散和諸多的新問題,信義宗強調加強團結、統一認識,開展傳教和提高教會的作用等新任務。為此,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1947年信義宗世界聯盟(LWF)成立於瑞典,標誌著信義宗在世界範圍內的聯合達到了新的階段。此後,該聯盟積極推動教會內外普世合一運動,關注社會與政治形勢的變化。該組織在1957年的尼阿波利斯大會上突出了“自由、團結、改革、服務”的主題。針對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的形勢,調整了信義宗的傳教方針,在傳教會議上提出三項任務,即對亞非拉新興的獨立教會從財政上予以扶持,從工作上給與協作,派人培養當地的神職人員。各國的信義宗教會團體也著手解決本國存在的問題並開展活動。
瑞典、挪威丹麥的信義宗教會擁有國教的地位,教會在立法、財政等方面受議會和政府的制約。其神學立場較保守、少變。但是,戰後教會內外要求實現政教分離的呼聲日益高漲。1953年瑞典頒布法律,擴大公民選擇宗教信仰的自由,部分取消了對公共教育和政府公職的宗教信仰限制。瑞典敢府和議會還在60年代初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政教關係。挪威政府和議會也開始注意到擴大教會自主權的要求,但至今無顯著成果。同一時期,北歐教會內還出現了提高婦女地位的呼聲。1958年,瑞典議會通過法案,允許教會向婦女授聖職,1960年開始任命女牧師,但她們的許可權與作用仍受限制,教會內對此事也意見不一,直至1979年始正式確認在教會中男女一律平等。70年代後,在信義宗世界聯盟的領導下,國際信義宗在普世合一運動、傳教和爭取社會正義與世界和平方面表現十分活躍。在普世合一運動中它倡導“和解的多樣性”(Roconcileddiversity)即在承認和保護不同教派特點的前提下,進行對話,謀求聯合。以此為基礎,該聯盟及一些國家的信義宗教會與天主教、長老宗、衛斯理宗、安立甘宗、浸禮宗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和對話,就神學和社會問題交換看法,發表了許多有關檔案,這種對話且有向基層教會發展的趨勢。
除此之外,信義宗還力圖開展與世界其他宗教和意識形態,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對話。在傳教方面,信義宗世界聯盟極力呼籲其所屬教會大力推進福音傳教工作,鼓勵各國各地區及基層的教會自治自理;同時號召它們加強傳教工作的協調與合作。由於70、80年代信義宗在歐美的影響有所減退,而在亞非拉地區卻有所增加,因而它對第三世界更加重視。1977年信義宗第六屆大會在三蘭港召開,這是該宗世界性大會首次在南半球國家舉行,反映了第三世界教會地位的上升,也說明第三世界國家教會開始形成一股力量。1987年中、南部非洲和美國的一批黑人神職人員和教徒創立了“黑人信義宗國際會議”(ConferenceofInternationalBlackLutherans),對信義宗的神學合一運動和非洲傳統宗教等問題均提出了自己的獨立見解。在社會問題上,信義宗大部分教會都採取了較為現實的態度和立場,主張本著“公正”的原則處理社會問題,反對戰爭和軍備競賽,要求緩和國際緊張局勢;提倡“人權”,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倡導維護生態環境;呼籲消除社會貧困。
路德宗在中國活動範圍甚廣。1847年,德國禮賢會來華傳教。同年,瑞士巴色會也到中國傳教,這個教會的傳教士大多是德國人。1850年,又有德國信義會來華傳教。這三個差會主要在廣東傳教。19世紀末,有德國、丹麥和挪威的三個路德宗差會在廣東、東北河南湖北等地傳教。1900年後,又有八個美國路德宗差會在華中地區傳教。據1922年的統計,路德宗有十八個差會在華,來自德國、丹麥、挪威、美國、芬蘭和瑞典等六國。1920年,該宗部分差會聯合組成中華信義會總會,但參加的各差會仍保持原有的組織機構和活動地域,並選派代表參加組成中華信義會大議會。至四十年代末期,中華信義會總會增加到16處,信徒約60000餘人。該宗少數差會不願意參加聯合,另有七個差會隸屬於內地會系統。路德宗教會在華活動很多,除辦有醫院、中國小校、神學院、書報部、印行《信義報》外,1922年,中華信義會湖北總會(瑞典信義會差會)還在湖南益陽桃花嶺創辦過信義大學。
信義宗流傳已有460餘年的歷史。在基督新教各宗派中,它是最早建立的宗派;在神學理論上,對其他教派具有較大的影響;也是目前人數較多的宗派。其教會團體除少數持基要派觀點外,多數持福音派神學思想,並注意吸收某些新的神學觀點。近年來,它開始重視社會現實問題,注意在各國的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和施加影響。

參考

http://xiaoxie.blogdriver.com/xiaoxie/582346.html

宗教百科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