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玫瑰谷

保加利亞是一個玫瑰的王國。卡贊勒克市是保加利亞種植產油玫瑰花最多的一個地區,玫瑰谷玫瑰節會在這裡每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舉辦,節日遊行會持續5天,玫瑰節上會選玫瑰皇后、玫瑰採摘儀式、歌舞表演和盛裝遊行等活動。

景區概況

保加利亞著名勝地,也是保加利亞國花(玫瑰花)的集中產地。它包括相毗連的卡

保加利亞玫瑰谷 保加利亞玫瑰谷
贊利克谷和卡爾洛沃谷兩個山谷。在索非亞東南約40公里處,是一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15公里、海拔約350米的狹長地帶。它北面以巴爾幹山高峰為屏障,擋住北來寒風;斯特列瑪河登薩河流貫谷內;地中海暖流從南部穿峽沿河而過,吹進了濕潤空氣,給玫瑰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傳說

保加利亞玫瑰谷保加利亞玫瑰谷

相傳從17世紀起,這裡從小亞細亞開始引種玫瑰。現在平均每畝土地可產玫瑰花瓣100公斤,約3000-3100公斤玫瑰花才煉出1公斤玫瑰油,其價值為1.52公斤黃金。玫瑰谷的玫瑰花有7000多種,能煉油的卻只有4種,以粉紅色和白色兩種玫瑰花含油量最大。相傳數百年前,克什米爾有一美女,喜愛玫瑰花的香味,洗澡時即把玫瑰花撒入池內。有一次,玫瑰花中有含油花瓣,使水上漂著油滴,濃香經久不散,從此,人們才發現可從含油的玫瑰花中煉取玫瑰油。它是無色或淡黃色的芬芳香液體,是優質香水和甜烈酒的主要成份,也可用於藥片的調味。現在,保加利亞生產的玫瑰油產量占世界第一位,出口量約占世界市場的80$Cts%$左右。玫瑰花瓣還可熬成果醬。全國3/4的玫瑰都生長在玫瑰谷。每年5月底到6月中旬,是玫瑰花成型季節,屆時花團錦簇,芳香盈谷,花農要在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在“玫瑰谷”中舉行“玫瑰節”。慶祝活動在各村鎮依次舉行,人們在廣場上載歌載舞,一群群“玫瑰姑娘”撒花瓣,獻花環和戴假面具的“老人”一起在廣場歡舞,直升飛機向廣場民眾噴灑玫瑰香水。

玫瑰節

“玫瑰節”的由來

提起“玫瑰節”,就不能不先說說“

保加利亞玫瑰谷 保加利亞玫瑰谷
玫瑰谷”。

保加利亞中部、巴爾幹山脈南麓地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極宜玫瑰生長。幾百年前,保加利亞人就開始在此營造大片玫瑰園。大概上天對此地格外垂愛,除觀賞玫瑰,還賜給這裡一種與眾不同的產油玫瑰——從中可提煉被稱為“液體黃金”的玫瑰油。人們因此給保國中部小城卡贊勒克以西長90公里、寬10多公里的山谷取了個頗為浪漫的名字——“玫瑰谷”。

保國玫瑰油產量和出口都居世界第一,其中“玫瑰谷”的產量占全國的1/4,在國際上頗負盛名。由於這種玫瑰只能在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中旬採集,因此,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保加利亞都要在“玫瑰谷”舉行盛大的“玫瑰節”。

“玫瑰節”最早只是民間一種慶賀豐收的自娛自樂方式,規模並不大。70-80年代,是“玫瑰節”的鼎盛時期,每逢這天,卡贊勒克就成了玫瑰花的海洋,保加利亞人甚至動用滑翔機在卡城上空盤鏇,拋撒玫瑰花瓣和玫瑰香水。這些年,由於經濟不景氣、囊中羞澀,保加利亞人已經沒那么豪氣,但“玫瑰節”仍保留了評選“玫瑰女王”、表演民間歌舞等內容,並加入了國際科技交流和招商引資等活動。

醜小鴨”充當主角

想像中的“玫瑰節”一定是溫馨、浪漫,玫瑰花爭奇鬥豔、百媚千嬌,卻沒想到它的主角竟是玫瑰王國里的“醜小鴨”。

“玫瑰谷”的玫瑰屬低矮灌木,叉枝叢生,枝上有刺,花朵繁多。人在玫瑰園裡行走,高的枝條僅及腰部,矮的著地而生。和人們常見的玫瑰不一樣,這種能提煉玫瑰油的玫瑰並不漂亮,花瓣是淡粉色的,花朵直徑約為4-5厘米,有點象中國的薔薇,但花瓣比薔薇多。摘一片在指間用力一捻,就會覺得粘乎乎的,且有香味四溢,玫瑰油正是從這些花瓣中提煉的。據說這種玫瑰是17世紀從古波斯傳過來的,只有“玫瑰谷”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壤能使它繁茂生長,而移種別地則不行。

“醜小鴨”雖貌不驚人,但身價遠比那些觀賞玫瑰高出許多,因為從中提煉的玫瑰油不僅可用於化妝品、食品和香料工業,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據當地的花農介紹,提取一公斤玫瑰油,需兩噸半玫瑰花瓣。正因為此,在國際市場上,玫瑰油的價格比黃金還高。

保加利亞提煉玫瑰油已有300年歷史,它是保國重要的傳統出口產品之一。早在19世紀,一位叫康絲坦汀·高爾基耶夫的年輕人就在“玫瑰谷”種植玫瑰實驗園。1968年,卡贊勒克“玫瑰研究所”正式成立,為“玫瑰谷”的產品在世界打開銷路創造了條件。從此,“玫瑰谷”里的“醜小鴨”開始廣為世人所認知,成為“玫瑰節”當之無愧的主角。

“玫瑰節”的慶典

保加利亞玫瑰谷保加利亞玫瑰谷

參加“玫瑰節”,有三項慶典值得一看。

第一是“玫瑰女王”的加冕儀式。每年5月19日開始,從卡贊勒克16至18歲的少女中評選產生一位“玫瑰女王”。“玫瑰節”的頭天晚上,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金馬車載著去年的女王緩緩來到卡贊勒克市中心廣場,然後由她親手將皇冠正式傳給新人。頭戴皇冠、身穿紅色長裙的新女王將在眾人的簇擁下,面帶微笑地出席“玫瑰節”的每項慶典活動。

第二是“玫瑰節”的採摘活動。清晨,玫瑰園瀰漫著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大人、小孩聚集成群,載歌載舞,感謝風調雨順帶來的好年景。採摘能手們則手提花籃分散在一行行花叢中,一邊興高采烈地採花,一邊放聲高唱。歌詞大意是:一位姑娘睡在花叢下,玫瑰花瓣飄落在她的身上……悠揚清脆的歌聲,迴蕩在玫瑰的海洋中。從各地趕來的遊客們情不自禁走到地里,加入到熱鬧的採摘隊伍。其實,花農們採摘玫瑰時是非常辛苦的,因為早上5點到7點採摘的帶有露水的玫瑰花含油量最大,所以他們每天凌晨就得下田勞作。

第三就是採摘後的狂歡。盛裝的姑娘和小伙子們以舞蹈來歡慶玫瑰豐收。一群頭戴面具,腰圍特大銅器、手舞刀棒的青年人,在響亮的火炮聲中,隨著銅器的撞擊有節奏地跳躍起舞。聽說,他們跳的是“驅魔”舞。不過,更多的人則是在懷抱豐收象徵——公雞的“巴伊卡依娜”的帶領下大跳霍洛舞。這些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為“玫瑰谷”增添了無窮魅力。

盛產玫瑰的保加利亞,素有“玫瑰王國”的美譽。保國人非常喜愛玫瑰,走親訪友、探望病人,甚至祭奠亡人,獻上的都是玫瑰。

不過,能在這些場合派上用場的都是外形漂亮的觀賞玫瑰,其實,還有一種更讓保國人喜愛,並為他們帶來無數實惠的玫瑰——經濟玫瑰。保加利亞每年一度的“玫瑰節”就是因其而舉辦的。

吃在景區

保加利亞玫瑰谷保加利亞玫瑰谷

保加利亞盛產葡萄,釀造葡萄酒有悠的歷史,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這種手藝。雖然法律明文規定,葡萄酒的生產和批發、貿易均由國家專營。但種植葡萄的農戶有權自己釀造,數量不限,只是每戶超過150公斤,其超量部分就需要納稅。因而實際上葡萄酒的生產,在農間是不受限制的,保加利亞的葡萄酒分紅、白兩類,據說有100多個品種,外地人當然感到不好記,而當地人卻對各種酒名,都能如數家珍,並且各有所好。根據午餐的規模,一邊喝著葡萄酒,一邊繼續吃著其它的肉、菜,最後的一道,則多半是烤麵包或者是一盤燒土豆。

當然,一般人還是較少或者很少去餐廳的。他們保持著“農民國家”的傳統,下班後就回到自己家裡,做飯燒菜。譬如白豆湯,夾著乳酪的千層餅等。此外,保加利亞人對本國生產的又大又甜的南瓜,懷著特殊的感情。他們沿襲著先人冬季貯藏南瓜的習慣,每到秋天,他們便把南瓜從市場上買回來的,或者自己收穫後存放在外面的南瓜,堆進到貯藏室里,準備隨時食用。最普通的吃法則是把南瓜削去外皮,切成一塊一塊,放進烤箱裡烘烤;再撒上一些白糖和果仁,便成為供自己食用或是招待顧客的食品了。當然也有人不願意自己動手貯藏,在街上也可以很方便地買到這種傳統食品,在深秋和初冬的街頭,總是有許多出售烤南瓜的小攤,還可以看到,有不少人穿著入時的服裝,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捧著一大塊帶皮的烤南瓜邊吃邊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