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

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

俄羅斯的AK-176艦炮是一種全封閉式遙控自動艦炮,由俯仰部分、炮架部分、供彈系統、瞄準隨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多功能、多用途 AK-176艦炮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高平兩用(-15°~+85°)的艦炮,通過配備相應功能和任務的彈藥,可對空、海、岸上多種目標進行打擊。

研製背景

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
70年代初,小型快速攻擊型艦艇發展迅速。例如,德國“虎”(Tiger)級飛彈快艇丹麥“惠勒摩斯”飛彈快艇等新一代艦隻相繼服役,這些艦艇上均裝備了義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新研製的OT076mm“緊湊”型艦炮。受其影響,前蘇聯海軍也開始意識到需要提高其小型飛彈護衛艇、輕型護衛艦等小型水面艦艇的戰鬥力。為此,在AK-726型雙聯裝76mm艦炮的基礎上,由前蘇聯下諾夫哥羅德機械製造廠負責研製了AK-176型單管76mm艦炮,該炮於1975年在“牛虻”(Slepen)級巡邏艇上進行了試驗,1978年服役。它最先裝備於俄羅斯海軍“納奴契卡”(Nanuchka)Ⅲ級輕型護衛艦,以後主要裝備於“塔朗圖爾”(Tarantul)級、“格里莎”(Grisha)V級、“帕契姆”(Parchim)Ⅱ級輕型護衛艦、“馬特卡”(Matka)級快速攻擊艇以及各種軍用船。同時,還出口保加利亞、古巴、德國、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家。該單管艦炮用於抗擊來自空中的威脅目標,打擊海上目標和岸上可見目標。

系統組成

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

1.主要技術性能
口徑(mm)76.2
身管長59倍口徑
初速(m/s)980
射速(發/mm)最大120-130,(120、60、30可調)
最大射程(m)17000
最大射高(m)12000
瞄準範圍(°)方向土175;高低-15~+85
瞄準速度(°/s)方向0.2-35;高低0.2~30
最大瞄準加速度(°/s2)31.5
炮重(kg)11200
彈鼓容量(發)150
所需電源與功耗380V、50Hz,54.5kVA
220V、4001-Iz,65kVA

2.基本組成
AK-176艦炮是一種全封閉式遙控自動艦炮,由俯仰部分、炮架部分、供彈系統、瞄準隨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
(1)俯仰部分
主要由自動機和搖架等部件組成。自動機是艦炮的核心部分,它由炮身、炮尾、輸彈機構、壓彈機、擊發和拋殼機構等組成。工作時,它接受由揚彈機上揚來的炮彈,在壓彈機的人口處,炮彈被壓至輸彈線上。隨後輸送至炮膛內,關閂後,炮彈發射出膛。在自動機后座過程中,彈殼經輸彈線向後抽出,再沿著彈殼槽向前拋出,直接進入下層彈倉室里。自動機安裝在搖架上,搖架將承受火炮發射時的巨大后座力。射擊或連射間隔期間,炮身由海水進行循環冷卻。

(2)炮架部分
主要由托架、支座、迴轉支承、基座等組成。它通過炮耳軸支撐著俯仰部分,此外還連線著艦炮其他部分的零部件。炮架結構牢固、剛度大、變形小。

(3)供彈系統
主要由擺彈臂、揚彈機和彈鼓等組成。供彈時,炮彈由鏈式揚彈機中的彈托和推彈裝置帶動向上揚至炮塔內。在炮耳左右兩邊各有1個擺彈臂交替擺動,將炮彈擺至俯仰部分的壓彈機人口處。揚彈機和彈鼓均分左右2個相同的分系統,2個彈鼓各裝75發炮彈。當火炮低速發射時,可只啟用一邊完成揚、供彈操作。在供彈線路出故障時,AK-176艦炮也能手動供彈,手動供彈的供彈率為30發/min。

(4)瞄準隨動系統
AK-176艦炮有三種瞄準方式:
①由火控系統控制,通過隨動系統進行高低和方向全自動瞄準。
②用KA-221型“聚光鏡”瞄準具進行半自動瞄準。
③用雙聯瞄準裝置進行手動瞄準。

當火炮工作在由火控系統控制瞄準和半自動瞄準方式下,由瞄準隨動系統帶動進行對目標的自動跟蹤。該隨動系統由2套分系統組成,一套用於艦炮方向跟蹤瞄準,另一套用於艦炮高低跟蹤瞄準。2套分系統的基本組成大致相同,均由受信儀整流器電樞箱、測速發電機、執行電機、擴大機等設備組成。

如果艦上火控系統失靈或未配置配套的火控系統,可用“聚光鏡”瞄準具控制隨動系統帶動火炮進行瞄準跟蹤。該瞄準具是一個帶獨立瞄準十字線的望遠鏡,安裝於炮塔內右側。在實施瞄準射擊時,一名瞄準手操縱瞄準具進行方向、高低半自動瞄準跟蹤,另一名瞄準手接受作戰中心的電話指令,配合高低、方向的操作,計算確定瞄準諸元。

在隨動系統失靈或斷電時,可用手動操作的雙聯瞄準裝置帶動火炮對岸上和海上目標以及空中低速飛機實施射擊。該瞄準裝置分為大致相同的2個分裝置,對稱安置在艦炮托架的左、右兩側。其視界角為20°,高低瞄準範圍-15°~+85°,方向瞄準範圍由艦炮迴轉範圍確定,放大倍率3.6,鏡深132.8mm。在使用時,需打開炮塔前部的左、右瞄準視窗,2名瞄準手操縱瞄準鏡,搖動手輪,直接瞄準,每個瞄準手腳下有一個腳踏擊發板,隨時按指令實施射擊。

(5)電氣控制系統
主要由炮位控制箱、配電箱、起動控制箱、供彈控制箱、角度限制器等設備組成,用於完成艦炮的瞄準方式選擇、供彈路線的選擇、控制方式選擇(火控、炮位、瞄準)等各種控制功能。

主要用途

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

多功能、多用途AK-176艦炮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高平兩用(-15°~+85°)的艦炮,通過配備相應功能和任務的彈藥,可對空、海、岸上多種目標進行打擊。

射速高且可變,持續打擊能力強AK-176艦炮最高射速可達120~130發/分,接近AK47突擊步槍的戰鬥射速。76毫米的“AK47”,其威力可想而知。同時,AK-176根據需要也可按60發/分、30發/分的中低射速進行射擊。

艦炮的持續打擊能力十分重要。AK-176艦炮彈鏈平台可儲彈152發,採用炮管外壁套筒式水冷系統,利用海水進行冷卻,可進行70發連發射擊,這在進行火力壓制時十分重要。而且在射擊間隙和射擊完畢後,可對彈鼓快速補彈。

揚供彈自動化AK-176艦炮配有完善的揚供輸彈系統。雙路供彈情況下,供彈速度可達135發/分左右,略高於艦炮高速射擊時的發射速度,從而滿足了艦炮最高射速的要求。 

反應能力強更換彈種能力是中口徑艦炮比較重要的反應能力。當打擊的目標發生改變時,需要更換彈種,為了不失戰機,這個過程要越快越好。AK-176艦炮根據炮位儲彈情況的不同,長則幾十秒、短則幾秒鐘即可完成更換彈種的功能,保證了艦炮的快速反應能力。同時,AK-176艦炮的瞄準速度、加速度等技戰術指標都確益保了其極佳的反應能力。

多種工作方式,可靠性高,易於保養維修,生存力強AK-176艦炮從定型生產、出廠驗收到裝艦後的實彈試驗等,所經過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相關試驗,提高了可靠性。該炮機械部分的故障率為0.2%,電氣部分的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為300小時,這些指標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炮塔上有多個維護門,維修人員可方便地出入,排除一個機械故障一般只需10~12分鐘,排除一個電氣故障(如隨動系統中的故障)一般用30分鐘。

技術特點分析與評述

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俄羅斯AK-176型76nan艦炮

不論在俄羅斯還是在西歐,由於76nm口徑艦炮適裝性好、與其他艦載武器均具有較好的匹配關係,並具有多用途性,是目前各國海軍裝艦數量最多、選用國家最多的一種中口徑艦炮,因此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AK-176型單管76mm艦炮裝備於70年代後期,但從它的某些性能指標看,如發射率為120發/min,在目前的同類艦炮中仍處於先進之列。它比義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研製的快速型76mm艦炮(射速亦為120發/min裝艦時間約早10年,可見前蘇聯的艦炮技術處世界領先地位。
1.射速高
該炮在設計上採用了雙路快速供彈和自動機的高速循環動作,使艦炮的發射率達到了120?130發/min。

2.持續射擊能力強
AK-176艦炮彈鼓儲量大,差不多是0T076mm艦炮的2倍,並配有海水循環冷卻系統,所以在不進行補彈的條件下可長時間地持續射擊。

3.可靠性好,易於保養維修
AK-176艦炮從定型生產、出廠驗收到裝艦後的實彈試驗等,它所經過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把關的有關試驗,提高了可靠性。該炮的機械部分的故障率為0.2%,電氣部分的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為300h,這些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炮塔上有多個維護門,維修人員可方便地出入,排除一個機械故障一般只需10~12min,排除一個電氣故障(如隨動系統中的故障)一般用30min。

4.瞄準方式多、生存力強
AK-176艦炮有全自動、半自動瞄準、人工瞄準三種工作方式,這反映了前蘇聯海軍在艦炮作戰的指導思想上與西方國家有明顯不同,近些年,俄羅斯海軍最新裝艦的單管100艦炮和雙管130mm艦炮也都保留有手動瞄準方式,它體現了俄羅斯海軍設法在複雜的海戰中發揮艦炮的最大效能,提高其生存能力的作戰思想。

5.環境適應能力強,彈道性能好
AK-176艦炮能在7級海情、-40+~50°C的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它的初速較大,射程遠。

世界主流艦炮

炮作為一種傳統的艦載武器,在世界海戰史上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以後,飛彈武器的出現,對艦炮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當時,世界各國艦載武器的研究重點紛紛轉向各類飛彈,艦炮被冷落一邊。對此,不少人對它的生死存亡提出了疑議。在迷茫中,艦炮度過了它的60-70年代“低谷”時期。在經過了眾多次的實戰檢驗之後,艦炮在艦載武器中的不可替代性得到了重新確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