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

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

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簡稱OAK,是由俄羅斯最主要的幾家航空製造公司合併而成的超大型軍工企業,包括米高揚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安東諾夫設計局、伊爾庫特設計局、伊留申設計局、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等。

基本信息

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

簡介

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簡稱OAK,是由俄羅斯最主要的幾家航空製造公司合併而成的超大型軍工企業,包括米高揚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安東諾夫設計局、伊爾庫特設計局、伊留申設計局、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等。目前該集團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組建,遠期目標為2025年前產值達到兩千五百億美元,居全球市場第三位。

歷史

蘇聯解體後,俄航空製造業一直處於衰退狀態,很多從事航空開發的科研單位停止運營,而俄國內各飛機製造公司卻在相互競爭,各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從事類似產品的研製,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這導致的結果是,俄研製的飛機特別是民用飛機的市場競爭力沒能得到較大提高,在國際市場所占的份額也不斷萎縮。公司組建前,俄羅斯航空製造業是由近期和遠期內無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分散飛機製造公司“拼湊”而成,國內市場總額在1億到1.5億美元之間。

2001年,俄羅斯通過《2001年前國防工業綜合體改革與發展》聯邦專項綱要,規定對國防企業實行大規模結構改造,最終建立起數量最佳化、具有完整生產流程的聯合控股公司。鑒於軍工部門的特殊性,俄羅斯對股份化進程制定有若干限制,對生產戰略性產品的股份公司,國家必須掌握控股權,對重要企業擁有一票否決。 2006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成立聯合航空製造集團,集中伊爾庫特、米格、蘇霍伊、伊留申和圖波列夫等飛機製造公司的所有股份,總裁由米格飛機製造公司總經理亞歷山大•費多羅夫擔任。聲明稱,成立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目的在於保存並發展本國航空製造行業的科研潛力並保障國家安全,同時集中國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發展本國的航空技術。
2006年11月13日,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正式組建,公司將註冊法定資本967.2億盧布,其中國家占有90.1%。
2006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被董事會推選為董事會總裁。
2007年4月第一階段任務結束,完成合併伊爾庫特、蘇霍伊、伊留申和圖波列夫飛機製造公司的股份。第一階段結束時,國家至少擁有該集團公司75%的股份。
第二階段將合併米格”飛機製造公司、喀山航空生產聯合體、塔甘羅格航空廠的資產和一些租賃公司的資產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第二階段的組建工作預計在2008年完成。在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完全建成後,國有資本將占55%到60%。

管理結構

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為三層結構:
第一層為總公司,負責對集團股份資產進行管理、決定公司在基金市場上的態度、制定投資和產品開發計畫、選擇關鍵方案並在外部市場上維護本公司利益;第二層由製造戰鬥機民用客機和運輸機及自動飛行和無人駕駛飛機的次級控股公司組成;第三層為各個專業化工廠。

未來計畫

近期目標
合併俄飛機製造公司的所有股份。
在2012年到2014年間,年收入達到25億美元,在保存目前已占領的世界軍用飛機市場份額的前提下,使民用客機占到世界航空市場份額的10%,其中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比例分別為30%和70%。
2025年前年收入達到60億美元,生產總額2500億美元,進入世界航空技術設備生產前5強。
遠景發展計畫
利潤達到80億美元,其中民用航空和軍用航空各占50%,占據世界航空技術設備生產第三位。

成立意義

一、最佳化資源配置,形成集團優勢,提高俄航空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建立航空製造集團,可以整合俄國內各飛機製造公司的資源,利用有限資金開發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二、搶占國際民用航空市場。俄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可以獨立研製並生產各類民用客機的國家之一,但蘇聯解體以後,俄民用飛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下降,包括獨立國協國家等俄傳統航空市場也逐漸被美歐蠶食。組建新的“巨無霸”航空製造集團,正是為了力爭使俄航空製造業進入世界前五強,改變西方企業獨霸國際民用飛機市場的局面。
三、加強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這體現了普京提出的“國家應該在能源等戰略產業占據主導地位”戰略思想。

負面訊息

媒體認為,俄受資金投入不足、人才外流等因素的制約,航空製造業整體實力已經落後於西方,新成立的集團很難整合下屬的各大公司。
另外,也有關於公司計畫拖延的報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