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飯文化節

依飯文化節

2009年11月28日,中國羅城首屆仫佬族依飯文化節在中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開幕,這是仫佬族首次舉行大規模“依飯節”。仫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總人口約20萬,其中八成左右在廣西羅城。依飯,仫佬語叫“依凡”或“稀凡”,是仫佬族人感恩還願、慶祝豐收、驅災祈福的最隆重的節日,一般以村屯或者宗族為單位每三年舉行一次,多在立冬以後進行。2006年,該民俗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辦特色節日

2009年11月28日上午6時,羅城仫佬族退休女教師謝華英早早起床了,她穿上仫佬族傳統服飾,臨出門前還特地在臉上抹了一層粉底。謝華英之所以盛裝打扮,是因為當天是仫佬族的“依飯節”。
下近萬人觀看錶演台下近萬人觀看錶演
依飯節是仫佬族人感恩還願、慶祝豐收、驅災祈福的最隆重的節日。在素有“仫佬山鄉”之稱的羅城,當地政府決定在28日首次大規模地舉辦“依飯文化節”,包括謝華英在內的數百名仫佬族人,以民眾代表的身份參加文化節的開幕式。
趕去縣民族文化廣場的路上,謝華英發現當天的羅城到處張燈結彩、車水馬龍,民眾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可謂萬人空巷。在廣場舞台中央,擺放著一尊莊嚴的塑像,那是仫佬族人崇拜的“白馬娘娘”神靈,其身後是35個依飯公爺面具。
謝華英和民眾代表,人手領到一隻小簸箕,裡邊裝著“水牛”、“黃牛”、玉米和稻穗,寓意當年的五穀豐登和六畜興旺。這些是向先世聖賢進奉的豐收貢品,只不過“水牛”和“黃牛”是用芋頭和紅薯做成的模型。
在吟誦依飯節賦後,謝華英舉著高過頭頂的貢品,沿著一條被譽為“豐收大道”的黃色地毯,虔誠地向先世聖賢進貢。簡短的祭拜儀式之後,是盛大的仫佬族風情歌舞表演。整場演出分為“創世古韻”、“依飯神韻”、“走坡情韻”、“仫佬風韻”4個章節。
舞草龍、剝玉米、走坡、打糍粑……看到這些熟悉的民俗被搬上舞台,謝華英笑得合不攏嘴。謝華英說,走坡是仫佬族青年以互相對歌的方式尋找意中人的一種活動,因對歌多發生在依山傍水的山坡上,故名為“走坡”。在現實生活中,青年男女走坡時“對上眼”後,男士會送女士襪子、毛巾表心意,女士則送男士鞋子等禮物為定情信物。

比過年還熱鬧

依飯儺面具表演依飯儺面具表演
2009年11月28日上午原生態的民族文化表演,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觀看。100歲高齡的周老太太,堪稱現場最高齡的觀眾。周老太太的親屬說,老太太是浙江人,在解放時期來到羅城。看到“依飯節”的宣傳後,老太太認為這是一個“有飯吃,有衣穿”的節日,嚷嚷著要出來看看。
仫佬族習慣以血緣聚居,同姓一個宗族,同一個宗族的分支謂之“冬”。3年舉行一次的依飯節,一般以“冬”為單位輪流備辦。歡度依飯節的間隔時間、具體日期,因村寨、姓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其他節我們不一定回家,但依飯節我們肯定要回來!”在外打工的村民謝中義說,聽說家鄉第一次舉辦大規模的依飯文化節,很多在外的老鄉都和他一起回家了。這次回家看到家鄉到處張燈結彩,感覺比過年還熱鬧。
羅城縣委書記王泉忠介紹,此次文化節在傳統節日中注入了演新戲、唱新歌、進行體育比賽和經貿活動的內容,重在突出仫佬族文化特色,兼顧仫佬山鄉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的展示,注重文化與經濟、旅遊的結合,使之成為弘揚民族文化、推介羅城旅遊、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科學發展的有效平台。
仫佬族著名作家、廣西文聯主席潘琦說,與其他節慶活動動輒數百萬元邀請明星演出不同,本屆文化節更強調民族特色,沒有邀請大牌明星,只有廣西本土藝人參與。本屆依飯節淡化了官方色彩,做到官員少、遊客多,明星少、民眾多,一般禮節少、民族禮節多,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展示原生態民風民俗。

為千家宴掌勺

仫佬族竹球表演仫佬族竹球表演
百家宴對於壯鄉人來說並不陌生,可見過千家宴的人卻不多,能親身體驗的更少。在依飯文化節上,主辦方把千家宴搬進了羅城高中,這讓與會嘉賓不僅大開眼界,而且大飽口福。
在羅城高中教學樓前,與會嘉賓分成9大方陣,依次排坐在9張“長桌”前。千家宴主要呈現的是當地的土特產,既有當地自產自釀的毛葡萄酒,又有仫佬風味的榔棒,還有小巧玲瓏的仫佬菜包。
“需要加湯水嗎?”在宴會現場,不停有“服務生”主動詢問。原來,來自羅城高中的100多名學生,擔任了此次千家宴的“服務生”。雖然只是接受了幾天簡單的培訓,但他們卻很敬業。味碟、飲料、湯水……幾乎所有的服務都是提前到位。
這場近千人的午宴是怎么做出來的呢?這裡是千家宴的廚房。除去食堂原有的兩個灶台外,6個直徑約一米的露天土灶一字排開,灶內的大火仍然跳得歡快。
廚師劉光柱一臉倦容,坐在土灶旁打盹。劉光柱說,雖然已是下午2時多,但他一點都不餓。此次宴會從民間臨時召集的10名廚師,從27日早上6時至今,大家一直在準備飯菜。“太緊張了,當時都不覺得累,停下來才感覺特別累”。
負責此次千家宴採購工作的,是羅城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殺了6頭山豬,買了121隻土雞。”羅城教育局黨組書記羅漢玉說,他們是從10多天前開始採購原料的,而且原料都是直接從農家訂購的。包括炊具、桌布等投入,此次千家宴大約花費10萬元。不過,炊具、桌布等用品,將在以後的依飯節中再次投入使用。

傳承急需新人

依飯節上仫佬人抬著累累碩果慶豐收依飯節上仫佬人抬著累累碩果慶豐收
28日晚,一場原生態的仫佬族依飯節表演,在羅城體育館拉開了帷幕。依飯節的中心內容是舉辦依飯道場。依飯道場由法師演唱優美的唱詩、表演剛柔並濟的祭拜舞蹈、敲打動聽的音樂,場面既隆重又熱烈。
依飯節的道場主要有7個儀式,依次為起壇、請聖、點牲、勸聖、唱牛歌、合兵、送聖。2006年,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與文化節開幕式上的依飯節表演相比,當晚做依飯的不再是演職人員,而是來自村落里的專職法師。無論是道場布置,還是進貢程式和法師服飾,都顯得更加原生態。
現場做依飯的6名法師,均是年紀較大的長者,其中年事最高的一位今年70歲。這給“依飯道場”增添古樸色彩的同時,也引起了記者的思考。做依飯的法師為何不見年輕人?做依飯這一民俗是如何傳承下來的?
“年輕人大多不感興趣,也不想學。”法師梁成德介紹說,現場的6名法師來自兩個家庭,他們做依飯都是祖傳沿襲下來的。然而,他們這一代很少人帶徒弟,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很少願意再繼承這一民俗了。
“依飯道場”還未進行到一半時,雖然進場觀看的人很多,但是陸續有人離場。“都聽不懂法師在唱什麼,也不理解一些儀式的含義。”一名來自羅城東門鎮鳳梧村田梧屯的人說,他們屯目前有600多人,沒有一個人懂做依飯。
羅城文體局局長銀聯鍵說,依飯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現狀,目前確實處於一種危急狀態。依飯節雖說3年舉辦一次,但在民間真正做得到的地方並不多。依飯節的一些民俗,目前主要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得以傳承,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對此感到陌生。銀局長說,他們計畫明年開始辦培訓班,培養一批對民俗感興趣的人,讓他們成為文化傳承的後備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