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師鄉

余師鄉

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余師鄉 位於鎮安縣西南部,東連柴坪鎮,東北接廟溝鄉,南鄰達仁鎮,西與木王鎮、楊泗鄉毗鄰,北與黃家灣鄉接壤;最高處響水溝垴海拔1675.5米,最低處紫金城海拔342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人。面積98.1平方千米。2003年12月底,全鄉總人口8134人,轄枇杷、余師、祝坪、文家廟、楓園、楓坪、石灣、米糧寺8個村、46個組。鄉政府駐余師鋪,海拔540米,距縣城60千米。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余師鄉地處鎮安縣西南60公里處,是縣城通往西南一鄉兩鎮和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的交通要道。全鄉轄8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2208戶,8055人,總面積189平方公里,有土地面積282233畝,其中有耕地面積14740畝,基本農田8122畝。

風景旅遊

境內氣候宜人、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全長40公里的小仁河,順河而上,步步有景,四季如畫,72道關山,道道山奇峰怪石峭,神秘莫測,天然形成的瀑布,氣勢磅礴。有中原突圍壯烈犧牲的11名烈士陵園,上游有千米峽峪黑龍潭,有巧奪天工、奇峰怪石燕子岩。源頭四海坪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古樹參天,是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區。貫穿鄉全境的小仁河畔有古代石拱橋與當代石拱橋相映成趣,成為余師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鄉內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鐵礦、鉬礦和化石粉等礦產分布廣、儲量高,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經濟發展

近年來,縣委、政府和縣級各工作部門十分關注並大力支持余師的發展,基礎建設項目全面開始啟動,發展的態勢初步顯現,余師集鎮面貌大有改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以興鄉富民為目標,大力發展板、蠶桑、核桃、茶葉、中藥材等優勢產業。全鄉發展板栗47萬株,桑129萬株,茶葉3588畝,中藥材7090畝,魔芋1020畝,核桃822畝。全鄉經濟總收入已達281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633元。其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收入已占全鄉經濟人均收入的60%以上。以鄉集鎮建設為龍頭,大搞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實現了全鄉村村組組通大電,80%的民眾戶通電話,90%的農戶看上了有線電視,徹底改變了鄉容村貌。目前,全鄉上下人心一致,社會穩定。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計畫的第一年,全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鬥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突出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以扶貧開發總攬全局,以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帶動,旅遊開發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目的,按照穩定農業調結構,強化基礎抓重點,改善環境增投入的發展思路,加快發展農村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勞務產業。發展蠶桑、板栗、旅遊、中藥材、茶葉等五大支柱產業,開發生態礦山資源,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加快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和集鎮建設,加大科技興教和人才培養力度,治理和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搞好招商引資,確保全鄉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努力創建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到2010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900萬元,年均增長10.7%;農業生產總值達到3100萬元,年均增長10%;農村經濟總投入達到4800萬元,年均增長12%;糧食總產穩定在3500噸左右,人均純收入達到2300元,年均增長7%,固定資產累計達到2400萬元,徹底實現經濟強鄉目標。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設余師鄉,1953年設余師區,1958年設余師管理區,1961年為余師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余師鄉。1996年底,全鄉面積28.8平方千米,全鄉人口1833人,轄柏坪、余師、枇杷、七里4個村、26個組。1997年5月,將老奄鄉、桃園鄉併入余師鄉。2001年11月撤銷文家鄉,其轄區併入余師鄉。2011年7月7日撤銷余師鄉,其轄區併入柴坪鎮

原老庵鄉

?1949年11月設老庵鄉,1958年設老庵管理區,1961年8月撤銷老庵管理區,其轄區併入余師人民公社;1962年1月復設老庵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老庵鄉。位於鎮安縣西南部,面積44.8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鄉人口1835人,轄祝坪、魯家溝、茨溝、大同4個村、24個組。鄉政府駐祝家坪,距縣城71千米。1997年5月,撤銷老庵鄉建制,其轄區併入余師鄉。

原桃園鄉?

1949年11月成立香園鄉,1955年更名桃園鄉,1958年設桃園管理區,1961年為桃園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桃園鄉。位於鎮安縣西南部,面積36.2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鄉人口2079人,轄楓坪、楓園、團結3個村、19個組。鄉政府駐張家坪,距縣城65千米。1997年5月,併入余師鄉。2011.年7月

原文家鄉

?1953年7月設文家鄉,1958年改設文家管理區,1961年為文家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文家鄉。位於鎮安縣西部,鄉駐地海拔900米,最高處四海坪2375米,最低點土地溝口688.8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3人。面積83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鄉人口3353人,轄文家廟、韓坪、石灣、米糧寺4個村、28個組。鄉政府駐米糧寺,距縣城86千米。1997年5月,縣行政區劃調整保留文家鄉建制。2001年11月將文家鄉轄區併入余師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