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公會議

以弗所普教會議,是於公元431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在小亞細亞省的以弗所舉行的第三次基督教普教會議,在以弗所則是第一次,約2,000主教出席。其主要議題是關於聶斯脫利派關於瑪麗亞神性之爭,決定了瑪麗亞為聖母(Theotokos)的教義。

概述

以弗所普教會議,是於公元431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在小亞細亞省的以弗所舉行的第三次基督教普教會議,在以弗所則是第一次,約2,000主教出席。其主要議題是關於聶斯脫利派關於瑪麗亞神性之爭,決定了瑪麗亞為聖母(Theotokos)的教義。

歷史

當時教會出現犟烈敬拜貞女瑪麗亞的趨勢,故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利與其他人一同反對。此爭論涉及瑪麗亞榮位和耶穌誕生方面的教義,為了維護當時教會的統一,故狄奧多西斯二世召開此次大公會議。涅斯多利過分犟調耶穌的人性,由此淡化了他的神性,這是基於其「基督分成神人兩性」的主張。同時,他不主張將瑪麗亞稱為「聖母」,只視之為「耶穌之母」,因為瑪麗亞賦予耶穌的為人性。會議將涅斯多利及追隨者定為異端並革除職務。確定耶穌為神性,瑪麗亞所生為形作耶穌的上帝,因此是名副其實的聖母。
另外,此會議同時將培拉季教義Pelagianism(主張「無原罪,自由意志」)斥為荒謬主張。最後,會議確認第一次普教會和第二次普教會的決定,認為《尼西亞信經》是完整的,任何更改(不論是添加還是刪除)是不允許的。此會議的結果沒有超過《尼西亞信經》的決議。

具深遠影響的結果

規定:不得撰作或宣講與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有牴觸的其他信理。
耶穌的神性和人性是同在一體,不可分割。
決定瑪麗亞為聖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