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憲法

《人民的憲法》,作者:翟小波,法律出版社,2009年9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人民的憲法》法政思想文叢。新的中國問題之視角。集漢語學界之學術力量。審慎研究中西政治與法律理論。期冀開闢中國與西方傳統政治的兩種資源。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一般政治與法律原理。

內容簡介

人民的憲法人民的憲法
《人民的憲法》討論憲法實施的文章從歷史與理論上反思並反對憲法司法化,並提出憲法實施過程中突出人民代表機關至上原則,為完善我國憲法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理論資源。在我國憲法學界,圍繞憲法實施的論爭,自一開始就絕不單純地是憲法實施的問題,而是真實的國體和政體問題,也即主權問題,儘管論爭者未必明確意識到這一點。《人民的憲法》的主體部分,由關於憲法概念和憲法實施的五篇長文構成。在參與這些論爭的過程中,《人民的憲法》嘗試性地提出了“人民的憲法”這一概念,以區別於“法官的憲法”。

目錄

人民的憲法,還是法官的憲法?(代序)

第一部分 憲法實施

第一章 憲法是關於主權的真實規則

第二章 代議機關至上的人民憲政

第三章 司法憲政主義的歷史生長

第四章 代議機關至上,還是憲法司法化

第五章 關於法治的兩個問題

第二部分 憲法學概念

第六章軟法與公共治理

第七章 代表制

第八章 憲政

第九章霍菲爾德的權利概念

附錄 實證主義和法律與道德的分離(哈特著)

·查看全部>>

前言

世界是人的世界,人與人,在人之為人的層面,是相同的;但人總呈現為男女老少,這世界也因此繽紛燦爛。人的情慾和追求,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時代和國度,人的煩憂和困惑,總表現為不同的具體難題。

憲法學人,最好是公允且深入地了解和剔擇人間共同的憲法哲理,努力感受、觀察、理解和表達此時此地最根本的憲法難題和政法環境;分析性和創造性地運用憲法學概念,從歷史和當下的政治實踐的常與變、苦與樂、經驗和教訓中,挖掘、提煉和發揮規範性資源(原則和規則的體系),以緩解或化解此根本性難題。如此一來,憲法學才可獲得實在的經驗基礎,才可獲得厚重的歷史正當性,才可兼具解釋和批判的效能。

政治進步是歷史地展開的,是不可簡單模仿的。它取決於此時此地的政治欲求,受制於此時此地的政治現實。它不取決於憲法學人的一廂情願。決定政治改良的主要因素是此時此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非“蘇聯或美國如此如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