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體神經症

人格解體神經症

人體解體神經症,又稱人格解體障礙。為10組基本神經症中的1組,其它9組為:焦慮狀態,癔病,恐怖狀態,強迫性障礙,神經症性抑鬱,神經衰弱,疑病症,其他神經症性障礙,未分型。

基本概述

人格解體神經症人格解體神經症
人體解體神經症是以持續或反覆出現對自身或環境感到疏遠或陌生的不愉快體驗為特徵的神經症性障礙。這種異常體驗可出現於正常人疲乏時,吸毒和酗酒者,但歷時短暫;也可見於腦器質性損害,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作為其臨床表現的一部分。只有這類異常體驗單獨出現,持久存在,引起患者苦惱,或主動要求治療時,才屬於神經症。

本病作為神經症,在國內、國外均較少見,有關本病的流行學資料有待補充。年齡多見於青少年期;40歲以後起病者甚少見到。女性患者較男性為多。

人格解體可見於腦器質性疾病,如額葉癲癇,服用致幻劑的人,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表明這類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人格解體作為一種原發性精神障礙,其原因尚不清楚。一股認為與精神應激因素有關,如戰爭、集中營等可導致精神緊張,較易出現這類症狀。有人認為這類症狀是由於精神整合功能削弱之後,患者對自身和環境中的客體感覺模糊和不實在所致。

基本特徵

大多數人格解體神經症患者是突然患上人格解體神經症的,發病年齡大多在15至30歲之間,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將表現出慢性症狀。有趣的是,在諸多宗教神秘體驗中人格解體症狀還被視為一種高境界的標誌,氣功的高級狀態也頗具人格解體的特徵。

達茄斯與毛蒂在他們的經典論文中總結了人格解體神經症的顯著特點:

考察常人在平常生活環境中的行為:他接受外界刺激信息,合理編排他的記憶,回憶所記的內容,組織,各種觀點,進行推理、判斷,執行各類行動。這些過程有苦有甜,可常人對這一切非常明了、充實。假設一個人經歷同樣的狀態,但不能覺知這些狀態是否與自己有關,他將感到:“他的生命似乎由另一個人在表演。”他同樣可以有視、聽、嗅、觸、味等多種感黨,但這些感覺似乎與自己無關。他同樣能夠回憶過去,但回憶的內容卻奇怪而陌生,沒有一絲熟悉感。他還能進行思考、行動以及感受各種情緒,但他會感到這不是自己的所作所為。儘管他的生活依舊如常,可與生活有關的所有事物都似乎被改變了,他不再知道自己,他會對自己還活著感到驚奇,他生活在他的經驗之外。

這一段關於人格解體神經症的描述是十分精到的,為了更好地了解此症,下面我們進行具體分析。

1、對現實知覺的改變

對現實知覺的改變是人格解體神經症的中心症狀,主要是對身體的自我及心理的自我,還有周圍的世界的知覺發生了變化。讓內的一位病人報告了他對周圍世界的陌生感,他說:“事物變得與往常不一樣,甚至連我房內的裝飾,我也感到陌生起來。我似乎是第一次見到這些東西。走到街上,街道也變得陌生了,我覺得自己似乎是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忽然,周圍的一切變得古怪起來,現實似乎被扭曲了。”這種扭曲有時表現為周圍事物變大、變小,有時則表現為搖晃,猶如暈船時的感覺。患者在此過程中會體驗到焦慮感與茫然感。

2、人格解體的焦慮感

如果一個人忽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就像成了天外來客,必然會產生一種不適應感以及疑慮感。由於對現實的知覺發生了改變,人格解體神經症患者對他周圍的世界產生了陌生感,所以大多數患者除了對症狀的直接焦慮外,還會產生對病症急性發作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伴隨著嚴重的焦慮情緒。種種的焦慮感導致患者採取多種自救措施,有些患者到處求醫,有些患者幹些粗野的事,想以此帶來的劇烈的身體感覺來打破人格解體的牢籠。克利夏伯的一個病人說:似乎是在做夢,這種做夢的感覺令我十分恐懼。我要用手幾百次地撫摸周圍的物體,以征明自己並未與熟悉的事物分離。我還大聲向自己呼喊,要把自己從夢中喊醒,可我越是努力,事情就越糟。我甚至覺得連自己的呼喊聲也變得陌生了,撫摸周圍事物對我毫無助益。

3、保護性洞見

人格解體表面上令人十分震驚,但患者不論是否是在發病期,他都能保持對自我意識狀態的洞見,即患者始終有知力,不像精神病患者那樣拒絕承認自己有病。患者在與醫生的交談之中,思路是清晰的,儘管患者有上述的嚴重焦慮感;但這些感覺也沒有引起情緒與思維上的障礙。

病因分析

人格解體神經症心理醫生告訴你人格解體神經症
1、生理學理論分析

早期的研究者大多喜歡生理學的解釋。克利夏伯認為患者有一種“神經病素質”(Neuropathlic Diathesis),而病症發作是起因於神經中樞的功能性局部缺血。讓內的觀點更直截了當,他認為一個人要維持人格的完整,需要一種充足的神經能量,如果這種能量被消耗在別處,則會使人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出現變異,從而導致人格解體。近來的研究比較注重藥理學與神經生理學方面,以及容易致病的情境因素。潘菲爾德拉斯莫森證實,對大腦額哺葉皮質的電刺激可導致人格解體症狀。此外,特殊藥物的攝入以及感覺剝奪情境皆可導致人格解體症狀。

2、心理學理論分析

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人格解體的中心症狀——疏遠體驗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患者通過對外界及自身的疏遠,達到了逃避由外界及自身激起的焦慮的目的。弗洛伊德說,做者發現自己剛才所做的惡夢是一場虛驚時,心中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舒暢感。弗洛伊德解釋他的一次人格解體經驗時認為,這是對內心深處與父親作對的念頭的心理防禦反應。

其他的一些分析學家認為人格解體是由力比多(性衝動)的變化引起的。那伯格(Nunberg)指出,當一個人突然遭受一項重大損失時,力比多便由原先的客體撤回到自我中去。斯基爾德則認為,力比多同時撤離了客體與自身,轉入到潛意識中去了,而這種力比多增強了潛意識的觀淫動機(Voyeuristicdrives),表現出來的特徵便是一種新的觀察目光。

較近的研究已把注意力轉到自我認同障礙上來了。加可布森(Jacobsm)認為,當個體的自我否認由潛意識中的原始本能衝動渲染自我形象時,個體便容易患人格解體症。最近,大多數學者都持這樣的觀點,即人格解體是一種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禦方法,與自我否定相關聯,當通常的壓抑機制失效的時候,人格解體便可用作控制無法接受與容忍的衝動的應急措施。

臨床表現

可表現為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或二者兼而有之。

1、人格解體

患者訴述他的情感或內心體驗變得疏遠、陌生,不是他自己的。或已經喪失了;有的患者覺得他的情感和動作好像是別人的,或覺得他像在演戲;有的患者體驗到他的感覺已脫離了他的精神活動或軀體,好像是一位旁觀者;有的患者體驗到自己像一個機器人,像處於夢境之中;還有的思考訴述體驗不到自己的情感,或感到喪失了對自己精神或軀體的支配。患者知道這類體驗是異常的,但持續或反覆出現,無法消除,因而感到十分痛苦。

2、現實解體

患者訴述周圍環境或特定物體看起來很陌生、變了形、很平淡、毫無生氣、枯燥無味,或者覺得周圍像—個舞台,每個人都在這個舞台上演戲;可伴有時間或空間知覺的改變。患者的上述體驗如果成發作性,可伴有頭昏、焦慮和恐懼,擔心自己會失去理智,或害怕這種現象再次出現。

起病形式

常突然起病,病程大多持續,遷延難愈,各種治療均見效甚微。部分病例為間歇性發作病程。

診斷和鑑別診斷

人格解體和現實解體為兩種異常的內心體驗,有多種表現形式。熟悉各種典型或不典型的臨床表現,對認識本病頗為重要。出於這類症狀常伴有知覺改變,患者訴述往往不具體,或用詞較為含糊,可引起誤診。這類患者現實檢驗能力並未受損,自知力存在,常感到痛苦,而迫切要求治療。需要鑑別的是可出現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症狀的其他軀體或精神疾病

1、腦器質性疾病

癲癇腦腫瘤等腦病均可出現本病的症狀。可發現腦器質性疾病作為其原發疾病。

2、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

可出現人格解體和現實解體症狀,但都有原發性精神疾病的症狀,可以鑑別。

3、其他神經症

包括焦慮症抑鬱性神經症疑病症強迫症恐怖症等。人格解體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症狀,且往往不占突出位置,診斷應根據神經症的各項診斷標準作出。

治療方法

人格解體神經症人格解體神經症
本病的治療有一定困難。支持性心理治療是必要的;向患者解釋這類疾病屬功能性障礙,不會產生嚴重後果;加強自我鍛鍊,增強體質,有助於促進疾病緩解,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森田療法和催眠療法也可試用。

藥物治療除針對焦慮、抑鬱,選用苯二氮卓類三環類藥物外,氯氮平對有些病例有效,可以試用。胰島素昏迷治療,電抽搐治療,持續麻醉療法,乙醚吸入誘導興奮產生精神發泄作用等治療方法,曾經用於治療本病,均無明顯效果,不宜採用。

人格解體作為一個症狀,在許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見到,尤其常見於抑鬱症、癔病、疑病症等。有一位抑鬱症病人準確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後出現的人格解體症狀:自從發病以來,我不但情緒不高,有自卑、自責的念頭及對前途感到無望,還有一個症狀也讓我難以忍受,就是自己與別人及外界事物間總有一種難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夢裡,與人交往時也有一種似真若夢的感覺,我真懷疑自己是不是還活著。

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許多人有過這種經歷,尤其是那些愛幻想的詩人、小說家,更是常常如墮五里霧中,而且,有許多人還將這種經歷記錄下來,成為傳世佳作。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保羅·薩特曾寫過一篇小說,名叫《噁心》,其中詳細而逼真地描寫了我的人格丟失的感覺。書中的我已喪失了獨立存在的人格,而被其替身所替代了,連呼吸、寫字等一舉一動都不再屬於自己,而是為那位替身存在的,我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顯然,在薩特的筆下,這種人格解體(薩特稱為非存在)是一種痛苦的心理經歷。正常人群中,也有許多人有這種人格解體的體驗,但一般不會到醫院去就診,只有當事人覺得這種似真若夢的感覺妨礙了自己的生活時,才會求助於醫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