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別比

人口性別比,人口學上關於社會或國家男女人口數量的一種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

性別比(或稱性比例)是人口學上關於社會或國家男女人口數量的一種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
性別比正常範圍
人類生男生女並非純然1比1的機率,由於X及Y精蟲移動速度、重量不同,所以Y精蟲比較容易勝出、讓卵子受孕,所以人口學家認為新生兒正常的人口比約為105,在人口統計學上,一般正常範圍則在102至107之間。高於或低於這個數字,背後則可能隱藏了環境、社會、醫療等因素。
但由於女嬰較男嬰存活率為高,且女性比男人長壽,加上男人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死亡,所以整體人口的性別比多在100以下,越高齡、生活環境愈好的國家,因為高齡女性人口愈來愈多,所以性別比也愈低。

人口中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對應的男性人口數來表示。計算公式是:
人口性別比=﹝男性人數÷女性人數﹞×100%
根據統計對象不同,人口性別比可分為以下各種。
總人口性別比;統計對象為總人口。
出生性別比:統計對象為出生時的嬰兒。計算方法是:
出生性別比=某年出生的男嬰數÷該年出生的女嬰數×100%
出生性別比又叫第二性別比。第一性別比是胚胎形成時的性別比。
嬰兒性別比:統計對象為1周歲記憶體活的嬰兒。計算方法是:
嬰兒性別比=某時點1周歲以內的男嬰÷該時點1周歲以內的女嬰數×100%
結婚年齡人口性別比:統計對象為到達法定結婚年齡的人口。我國為男22周歲、女20周歲的人口。結婚年齡性別比又叫第三性別比。
死亡人口性別比:統計對象為某年或某一時期內死亡的全部人口。
分年齡組人口性別比:統計對象為各歲人口或各年齡組人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