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研究

《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研究》是2010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軍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研究》內容分為綜合研究和專題研究兩個方面;綜合方面從總體上研究西南民族地區出生性別比失調的現狀表現與特點、失調背景與原因、失調危害與影響、失調治理實踐以及相關的對策建議等;專題方面包括“重災”州、市、縣的個案剖析等內容。

編輯推薦

《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研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楊軍昌,1963年11月出生,侗族,教授、碩導、省管專家、貴州省學科學術帶頭人、蘭州大學民族社會學博士、教育部2005年-2010年全國高校社會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口學會、老年學會理事,貴州省民族文化學會、老年學會副會長。1996年由貴州省石阡縣政府辦調入貴大任教。現任《貴州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兼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一貴州大學人口·社會·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文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社科、省社科、省教育廳重點招標、省長基金等課題二十餘項;已出版《中國方誌學概論》、《貴州民族地區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面向21世紀的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等多部專著;在《中國人口科學》、《中國方誌學概論》、《人口研究》、《人口與經濟》、《農村經濟》、《黑龍江民族叢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科研成果獲中國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老年學獎二等獎各1項並榮獲貴州省第二屆人口獎·科學獎。2006年6月被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授予“全國人口與計畫生育科技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目錄

前言/1

上篇 綜合研究報告

第一章 緒論/3

一、出生人口性別比研究背景/3

二、國內外出生人口性別比研究概述/6

三、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研究的意義與理論價值/16

四、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與相關問題/18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現狀與特徵/24

一、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現狀及失調的區位環境/24

二、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特徵/42

第三章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原因分析/50

一、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原因分析/50

二、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原因的實證調查/65

第四章 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影響與危害/80

一、西南民族地區“婚姻擠壓”及其度測/80

二、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影響和危害/90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區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實踐及績效評價/105

一、國家層面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的政策法規與實踐概略/105

二、西南民族地區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政策法規制定/108

三、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治理實踐/112

四、西南民族地區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的績效/120

五、西南民族地區綜合治理存在問題分析/125

第六章 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進一步治理的對策思考/138

一、國際社會對出生人口性別比問題的相關認識和治理實踐與啟示/138

二、西南民族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進一步治理的對策建議/141

下篇 專題研究報告

第七章 西南民族地區省(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專題研究/161

一、廣西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狀況、原因與治理對策/161

二、廣西出生人口性別比實證調查分析/178

三、廣西農村歷史文化和傳統習俗對出生性別比的影響分析/182

四、貴州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現狀、成因和對策思考/190

五、貴州省實施“關愛女孩行動”的調查與分析/199

六、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出生性別比失調狀況/231

第八章 西南民族地區地、州、市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專題研究/239

一、桂北地區農村出生人口性別比調查報告/239

二、河池市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分析/246

三、貴州省黔南州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研究/264

第九章 西南民族地區縣、市、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專題研究/274

一、重慶市少數民族縣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問題研究及對策/274

二、丹寨縣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成效與啟示/281

三、榕江縣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的現狀、原因、後果及對策/289

參考文獻/300

附錄1 課題研究相關文章發表名錄/306

附錄2 調研問卷/309

·“關愛女孩行動”調查問卷/309

·貧困母親調查問卷/312

·西南民族地區民眾生育意願調查問卷/315

·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調相關政策認知度調查問卷/319

後記/323

序言

自“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後,我國出生性別比攀升的問題即受到了黨和國家以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而在學術界,對出生人口性別比(此後文中簡稱“出生性別比”)失調問題的研究、探討也隨即成了人口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學科領域內的研究熱點。由於西部地區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幅度相對要小(除西藏、新疆偏低或正常外),同時又由於西部大部分省區市的人口矛盾仍是抑制人口數量的增長與提高相對較低的人口素質,因此,大部分學者對出生性別比的研究視野重在東中部地區,而於西部、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區出生性別比攀升的現象、特徵及其已經和將要產生的負面影響未引起高度關注,這種狀況實不利於西部民族地區人口安全環境與和諧社會建構。

課題界定範圍為西南廣西、雲南、貴州、重慶、四川五省市區(西藏出生性別比偏低不列入)的少數民族地區,而其中又以廣西、雲南、貴州三省區為重點。這三省區“五普”時分別有少數民族人口1682.96、1415.88、1333.60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38.76%、33.43%、37.84%,分列全國第一、二、三民族人口大省,是我國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水族、仡佬族等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區,其在祖國的歷史文化、國防安全、民族團結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從“五普”和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對比來看,西南各省市區出生性別比都呈幅度不等的攀升態勢,廣西幾乎都在120以上的高位徘徊,遠遠高於國際社會公認的102~107的正常值;“五普”時最低的貴州從107.03升至1%抽樣時的127.65;雲南也由110.57上升至113.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