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京津冀城市群的概念由首都經濟圈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和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莊、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衡水、邢台、邯鄲、安陽。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中部核心功能區,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以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為引領,遵循城市發展規律,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創新城市管理體制,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和諧宜居、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發展道路。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涉及保定市下轄的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基本信息

發展模式

京津冀城市群“點”的發展即以核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等為主要“節點“,統籌發展;“軸”的發展就是城市群內外主要交通走廊和產業帶的發展。“點”的具體發展構想是採用“2+8+4”模式,推進城市群“節點”城市發展,即推動兩個核心城市、八個次中心城市及濱海新區、通州順義、唐山曹妃甸等新興城市的發展;“軸”的發展構想是以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之間的主要交通線以及沿交通線分布的產業帶和城市密集帶構成的。“軸”的發展將以中關村科技園和濱海新區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依託,以快速綜合交通走廊為紐帶,促進通州、廊坊、濱海新區城市群主軸的發展;以濱海臨港重化工產業發展帶和渤海西岸五大港口為發展核心,促進秦皇島市、唐山市、天津市、滄州市沿海地區城市發展帶的快速發展。

主要問題

京津冀城市群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方面。一是京津冀城市群經濟發展整體水平有待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經濟總量比較大,但反映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遠低於長三角和珠三角;二是核心城市對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明顯。京津冀兩大核心城市並存,低等級城鎮數量過多,中等城市偏少。其中北京市的城市功能、技術和產業已開始向周邊地區擴散;天津由於作為北方經濟中心的發展和濱海新區的開發建設,在一定時期內極化作用正在增強;河北8市等次中心城市經濟實力不強,與京津兩市的發展水平差距顯著,接受核心經濟輻射能力有限,使城市群邊緣地區很難分享中心城市的發展成果。

城市定位

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在於定位準確,各城市應該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錯位發展。京津“雙核”城市應定位於引領區域、全國及國際競爭的經濟實力和輻射功能;8個次中心城市應按照各自的比較優勢和城市群區域一體化原則,承接京津的輻射,疏解京津過於集中的城市功能;積極推動濱海新區、通州、順義和曹妃甸等新興城市發展。

北京市

國家首都、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國家科技自主創新中心,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高科技研發業發達的國際大都市。

天津市

我國北方經濟中心,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現代物流中心和世界級現代製造業基地、重化工產業基地,服務業發達,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

河北省

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區域空間格局

一核:北京

雙城:北京、天津

三軸:京津發展軸、京保石邯發展軸、京唐秦發展軸

四區:中部核心功能區、東部濱海發展區、南部功能拓展區和西北部生態涵養區

多節點:包括石家莊、保定、唐山、邯鄲等區域中心城市和張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島、滄州、邢台、衡水等節點城市

兩翼: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

城市組成

北京

北京捷運北京捷運
北京,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辦公所在地,中國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北京北京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2015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5萬人,比2014年末增加18.9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822.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7.9%。2015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968.6億元,比2014年增長6.9%。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北京由此成為全球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即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天津

天津天津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這份榜單里天津被定義為一線城市。

2014年12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得國家批准設立。2015年4月2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區。

保定

保定保定
保定,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保定毗鄰北京,是首都的南大門。冀中地區即指保定,保定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並互成掎角之勢,自古是“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有“京畿重地”之稱。保定以前為直隸省會,是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會,從1669年至1968年,保定長期是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中心。保定即“永保大都(即元大都北京)安定”之意。

截至2015年末,保定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市常住總人口為1034.9萬人(不含定州)。

保定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歷史,清為直隸(今河北)省城。保定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市內擁有眾多古蹟,為河北文物第一大市。保定市高等院校眾多,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等為保定市增添了青春活力。保定市是對外開放城市、全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WWF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全國桌球重點城市、第二批公交都市試點城市,也被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

最新的京津冀一體化規劃中提到了推動京津保率先聯動發展,保定被列為中部核心功能區(北京、天津、保定、廊坊) ,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涉及保定市下轄的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唐山

唐山唐山
唐山,隸屬於河北省,是河北的經濟中心,唐山位於河北省東部,地處渤海灣中心地帶。唐山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京津唐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唐山的GDP、人均GDP均居河北省首位。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駐蹕而得名,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工業基礎良好,素有“北方瓷都”之稱。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孕育了豐厚的工業文明。唐山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素有“冀東三支花”之稱的皮影、評劇、樂亭大鼓享譽全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山先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榮譽。曾於1991年成功舉辦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運動會,並於201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

廊坊

京津走廊明珠--廊坊京津走廊明珠--廊坊
廊坊市,河北省省轄市,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首都北京,東與天津交界,西連古城保定,南接滄州,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京津保腹地,享有“京津走廊明珠”和“連京津之廊、環渤海之坊”等美譽。

廊坊市現轄廣陽區、安次區兩個區,三河市、霸州市兩個縣級市,大廠、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個縣,和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6429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4平方公里。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2473.9億元,位列全省第六,人均GDP位列全省第二(僅次於唐山)。

廊坊是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石家莊

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省石家莊市
石家莊,隸屬於河北省。截至2015年底,石家莊轄區總面積1584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20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87.11萬人,下轄8個區、1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

石家莊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環渤海灣經濟區。東與衡水接壤,南與邢台毗連,西與山西為鄰,北與保定交界,距首都北京273公里。京港澳、青銀、石太、石黃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國道以及2條省道、42條縣道在石家莊市域縱橫交錯。石家莊還是中國鐵路運輸的重要樞紐,京廣、石太、石濟、石德、朔黃等普、高速鐵路交匯於此。

石家莊跨華北平原和太行山地兩大地貌單元,是全國糧、菜、肉、蛋、果主產區之一,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水平較高,生產規模位居全國36個重點城市第一位,被國家確定為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素有“北方糧倉”之稱。

毛澤東主席在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指揮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又被譽為“新中國的搖籃”。2016年2月23日,石家莊在CCTV“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會城市中名列第八。

秦皇島

秦皇島,隸屬於河北省,環渤海地區重要港口城市,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世界級汽車輪轂製造基地和中國最大鋁製品生產加工基地,北方最大糧油加工基地,中國海濱城市,東北亞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

秦皇島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京津冀輻射東北的節點城市、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秦皇島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秦始皇求仙駐蹕而得名,曾協辦北京亞運會和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唯一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地級市。秦皇島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有國民經濟“晴雨表”之稱。

秦皇島市是低碳試點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十大最佳休閒城市之一;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全國十佳綠色生態旅遊城市;全國首批無障礙設施建設示範創建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地級市民生髮展100強、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邯鄲

趙都邯鄲趙都邯鄲
邯鄲,河北省地級市,地處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北望京津,位於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為趙都,漢代時洛陽、邯鄲、臨淄、宛(南陽)、成都為五都;邯鄲還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太極之鄉、第一批國家試點智慧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2005年邯鄲市進入中國綜合實力50強之列。2013年社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邯鄲市位居全國第59位。2014年又被評為河北省全省“2013年節能先進市”和“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區”。

邢台

臥牛城邢台臥牛城邢台
邢台,隸屬於河北省,位於河北省南部,是連結中原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北方門戶,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重要節點城市,京津冀地區重要的工業、能源基地,距首都北京396公里。邢台市舊稱邢州、順德府,有三千五百餘年建城史和六百餘年建都史,素有“五朝古都”之譽,是京津冀地區最古老的城市,邢台市轄橋東、橋西、邢台、沙河、內丘、臨城、柏鄉、寧晉、隆堯、巨鹿、任縣、南和、平鄉、廣宗威縣、臨西、清河、南宮、新河等19個縣市區,面積1.25萬平方公里,人口730萬,是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6中國地級市民生髮展100強、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邢東新區積極創建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

張家口

塞外名城張家口塞外名城張家口
張家口,隸屬於河北省,又位於河北省西北部,稱“張垣”“武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這裡是現行長城最多的地區,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稱。崇禮、赤城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滑雪場,被譽為東方達沃斯。

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

承德

避暑勝地承德避暑勝地承德
承德,河北省地級市,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過渡地帶,西南與南分別挨著北京與天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以及張家口市相鄰,是國家甲類開放城市。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還是中國國語標準音採集地,中國攝影之鄉、中國剪紙之鄉。201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

滄州

獅城滄州獅城滄州
滄州,隸屬於河北省,地處河北省東南,東臨渤海,北靠天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距濟南220公里。滄州市為國務院確定的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陸海交通樞紐,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滄州已成為西煤東運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魯西北等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十大“滄州名片”分別是石油之城、管道之都、黃驊港、鐵獅子、大運河(滄州段)、滄州武術、吳橋雜技、金絲小棗、詩經傳承地、紀曉嵐。

衡水

美麗湖城衡水美麗湖城衡水
衡水,隸屬於河北省,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屬於環渤海經濟圈和首都經濟圈的“1+9+3”計畫京南區。京九鐵路、京九高鐵、石德鐵路、石濟客專、邯黃鐵路、衡潢鐵路、朔黃支線等鐵路或規劃鐵路途經衡水,被社會經濟學家費孝通先生稱為“黃金十字交叉處”。

安陽

安陽景觀安陽景觀
安陽,古稱殷、鄴、相州、彰德府,是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是豫晉冀三省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最南部城市。安陽作為中原經濟區對接京津冀、銜接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門戶,具有突出的交通區位、產業基礎和文化資源優勢。早在2.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安陽留下了活動的遺蹟,創造了著名的“小南海文化”。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和易經的故鄉,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南北交通要衝,東接齊魯,西倚太行,北瀕幽燕,南望中原,自然環境優越,自古人傑地靈,歷史文化積澱深厚,被譽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

發展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作出七點重要指示:

一是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產業分工、城市布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並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

二是要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

三是要著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

四是要著力調整最佳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促進城市分工協作,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提高其綜合承載能力和內涵發展水平。

五是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

六是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路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路。

七是要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下決心破除限制資本、技術、產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最佳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種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最佳化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