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

基本信息

拼音】:wáng rén
釋義】:(1)逃亡在外的人;(2)喪忘性情的人(3)指死者。

探源

(1)《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懷公命無從亡者,期期而不至,無赦。”
(2)《莊子·庚桑楚》:“女(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性情而無由入。”
(3)《史記·吳王濞列傳》:“誘天下亡人,謀作亂。”

詳細解釋

1. 逃亡者;流亡者。
禮記·大學》:“ 舅犯 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鄭玄 註:“亡人謂 文公 也。時辟 驪姬 之讒,亡在 翟 。”《史記·吳王濞列傳》:“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 蔡有守《送抱香之南洋》詩:“英雄知己有 紅拂 ,寧伴亡人去國無。”
2. 死者。
《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有梧桐木華,績以為布,幅廣五尺,絜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後服之。”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十:“身在眾中嫌贅物,心期地下伴亡人。”
3. 用為詈詞。
《西遊記》第七二回:“只見那七個女子,蹲在水裡,口中亂罵那鷹哩,道:‘這個匾毛畜生,貓嚼頭的亡人!’”
4. 迷妄之人。亡,通“ 妄 ”。
《莊子·庚桑楚》:“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 高亨 《諸子新箋·莊子·庚桑楚》:“亡借為妄,古通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