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遐邇聞名的旅遊勝地。公園景點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10餘處,1000餘間,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五泉山公園內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2017年5月26日國家旅遊局在浙江義烏對全國景區提出的“廁所革命”整治情況進行了通報,五泉山公園被摘牌處理。

基本信息

公園概況

五泉山公園五泉山公園

位於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旅遊勝地。五泉山是蘭州市內著名的名勝之地,在唐,宋時代這裡就建有寺廟,後毀於兵火。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萬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響泉涌傳說。蒙、惠東、西二泉,在五泉山兩側,有水從縫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稱東、西"龍口"。

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其中崇慶寺、嘛尼寺、臥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時代建築。古建築群多集中於中峰。

中峰兩側為東西龍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蔭如蓋,廊榭亭閣環繞。東龍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蕩漾的蓮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橋,池邊佇立二龍戲珠釉壁。240多級,97盈的長廊盤鏇而上,將東龍口與中峰連通。西龍口依山就勢,建成高閣橫秀,飛泉掛碧的“小蓬萊”和碧水,亭台,綠樹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西龍口西側的動物園,辟有鹿苑,熊池,獅虎房,猴山,禽園,熊貓館等。五泉山的“銅接引佛”,“泰和鐵鐘”是公園的“鎮山之寶”,現為國家級的保護文物。

五泉山公園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清澈甘美的泉水而得名。相傳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徵西,曾駐兵於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馬鞭,連擊五下,鞭響泉涌,遂成五泉。這雖屬神話,但五泉山“五泉”的神奇絕妙確為世人矚目。 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從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剛殿、大雄寶殿、萬源閣、文昌宮、地藏寺、千佛閣等古廟宇依山就勢排列,層層相疊,以石階亭廊相連。中峰兩翼為東西龍口,五泉沿東龍口──文昌宮──西龍口一線呈弧形排列,懸于山腰。各泉間又以石階棧橋和亭閣四廊相連。五泉山可分西、中、東三路遊覽,三路均有樓台亭閣、長棧虹橋、清泉飛瀑,但布局各異,自成體系,各有獨到之處。

若從西路前行,第一個風景點為“翠幽新圃”,圃內有梅花洞,洞內有幾汪清池,幾丈迴廊,一座凌波軒,一座八角亭,一座地下遊藝場。池中飛檐紅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致優美迷人。循西長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輪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穿半月亭即到企橋,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緊依在企橋邊。泉圓形,四周綠樹掩映,芳草環繞,泉水清澈見底,味甘甜,宜於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實惠,故名“惠泉”。

五泉山公園景觀五泉山公園景觀
惠泉,踏著一道道青石階迴旋而上,就到了久負盛名的“嘛尼寺”。東為瞰霞樓,西為延月樓,樓下前方有依依徑、仄仄門、重重院、疊疊園、曲曲亭。出嘛尼寺,向高處繼行,只見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瀉壁下一汪清潭中,這便是西龍口。這裡距甘露泉很近。“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處文昌宮西邊,孤亭掩護,源流纖細,久雨不淫,大旱不乾,飲之猶如甘露。相傳此泉合“天下太平,則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

出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宮。宮東側有一垣花牆,其花瓶狀小門的門楣上,大書著三個淡灰的隸字——掬月泉。此泉和其它幾眼泉迥然不同,說它是泉,其實更象井,泉水聚在一眼井樣的深洞中,距地面深約1.6米。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盤中,“掬月”雅名由此而來。這裡還是西、中、東三條上山路徑的匯合處。

五泉山公園景觀五泉山公園景觀
邁出千佛閣沿東長廊緩步而下,就到了子午台和八卦台。這兒上臨東龍口,下瀕蒙泉。仰視可觀東龍口飛瀉而下的瀑布,俯瞰則可飽覽五泉之冠的“蒙泉”。“蒙”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坎上艮下,坎為水,艮為山,用“蒙”字概括東谷面貌,含山下有險之意。明人李文曾有詩讚美蒙泉:“上人邀我烹新茗,水汲山中第五泉。”

由東長廊西望,在青雲梯下有一個四角鍾亭雄立山腰。亭內懸掛一個高約3米,口寬2米,計重10000斤的泰和鍾,系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由待鑒鎬監視鑄造。此鍾造型雄偉,聲音洪亮,所鑄銘文,清晰可辨。原懸於普照寺(蘭園舊址)鐘鼓樓,為蘭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解放後移置五泉山,現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五泉山於1955年闢為公園,原有的亭台樓閣都已修葺一新,經過綠化和建設,園內曲徑通幽,現已成為重要的旅遊勝地。

氣候環境

蘭州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年平均氣溫10℃,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

特色景點

一嘆“隴上名勝”名不虛傳

五泉山公園冬景五泉山公園冬景
五泉山公園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築為主。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鬱,環境十分清幽;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充滿佛教文化的濃厚氣氛。公園裡遊人如織,甘肅省佛教協會的牌子掛在牆上,果然是山水名勝之地。

二嘆“鞭響泉涌”如此動人
五泉山公園因有五眼泉而得名。相傳為漢將霍去病西征匈奴,途徑蘭州時人困馬乏,士卒饑渴難耐。霍去病心急如焚,遂揮鞭連擊五下,怎知鞭響泉涌,傾刻間便有了“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水。士兵有了水喝,煮了飯吃,一路前行,終得勝利。五眼泉水因此還造福了子孫後代。霍去病的像便高高矗立在公園進門處。

三嘆“佛”、“鍾”彌足珍貴
五泉山公園不但佛教古建築多,文物之多也令人稱奇。園中崇慶寺內至今保存一口鑄於金代泰和二年(1202年)的“泰和鐵鐘”。此鍾高三米,直徑二米,重達萬斤,被譽為“擊破地域,救苦無窮”。在金剛殿內,完好地保存一尊鑄於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的銅接引佛和蓮花基座。佛像高5.3米,圍寬2.7米,重2萬餘斤,面露笑容,神態自然,實為精品。

節慶活動

四月八
五泉山上有諸多的佛教寺廟,每年四月初八,佛祖釋迦摩尼聖誕日之時,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廟都會舉行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動,祈求國泰民安。

摘牌處理

2017年5月26日國家旅遊局在浙江義烏對全國景區提出的“廁所革命”整治情況進行了通報,4A景區五泉山公園被摘牌處理。

旅遊貼士

美食
五泉山公園景觀五泉山公園景觀
五泉山因一年四季中遊客不斷,故而帶動了周圍的餐飲,夏天常買一些釀皮子,涼麵,臊子麵。漿水面等;冬季周圍則有清湯牛肉麵、臊子麵、油炒粉、手抓羊肉、千層牛肉餅高三醬肉、冰糖葫蘆等。

蘭州白蘭瓜在蘭州眾多的瓜品種中,白蘭瓜出類拔萃,最負盛名。白蘭瓜性喜高溫乾燥、溫差大、日照長的氣候,蘭州地區土壤多為疏鬆深厚的微鹼性黃土,日照充足而強烈,對白蘭瓜的生長和糖分的積累極為有利。

民俗

五泉山公園景區榮譽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山上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五泉山現已成為蘭州人休閒旅遊的首選去處。

交通

市內乘坐公交123路到五泉山公園站,下車即是。

乘坐146路附線到隧道北口站,下車後步行可至。

蘭州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