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椏果科

五椏果科

五椏果科屬於被子植物門植物,直立或纏繞藤本,無托葉或托葉翅狀並與葉柄合生。有10屬4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以澳大利亞最盛。中國有五椏果屬及錫葉藤屬兩個具有離生心皮而且比較原始的屬。

基本信息

正文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 1科。直立或纏繞藤本,無托葉或托葉翅狀並與葉柄合生。花兩性,稀單性,多數為輻射對稱,亦有左右對稱。萼片3~5,有時更多,覆瓦狀排列,常宿存。花瓣5~2,覆瓦狀排列。雄蕊多數,螺鏇排列,離心方向發育,有時少於10個。常有退化雄蕊。花葯內向或外向,縱裂或孔開。心皮多個至一個,離生,或腹面與中軸連生。倒生胚珠多個至一個;花柱分離。果實從腹面或背面裂開,有時漿果狀。胚乳豐富。染色體基數x=8,13。有10屬4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以澳大利亞最盛。中國有五椏果屬(Dillenia) (見彩圖)及錫葉藤屬(Tetracera)兩個具有離生心皮而且比較原始的屬。
五椏果科五椏果科

本科的心皮離生,雄蕊螺鏇排列,導管頂壁具階狀穿孔,木質線細胞異型等特徵,表現出它和木蘭目(Mag-noliales) 有一定的聯繫。此外還與山茶目有親緣關係。

形態特徵

直立木本,或為木質藤本,少數是草本。葉互生,偶為對生,具葉柄,全緣或有鋸齒,偶為羽狀裂;托葉不存在,或在葉柄上有寬廣或狹窄的翅。花兩性,少數是單性的,放射對稱,偶為兩側對稱,白色或黃色,單生或排成總狀花序,圓錐花序或岐傘花序;萼片多數,或為5-3個,覆瓦狀排列,宿存,有時為厚革質或肉質,花後有時繼續增大;花瓣5-2個,覆瓦狀排列,在花芽時常皺摺;雄蕊多數,排成多輪,離心發育,分離或基部合生,偶或退化為10個或更少,常有退化雄蕊,花葯內向,外向或側生,縱裂或頂孔裂開;心皮1-多個,分離或腹面或多或少與隆起的花托合生,胚珠1-多個,倒生,著生於腹縫線上或基部,珠被2層,花柱分離,常強烈叉開。果實為漿果或蓇葖狀;種子1-多個,常有各種形式的假種皮;胚乳發達,含蛋白質及脂肪油。

種類分布

本科的模式屬:五椏果屬DilleniaLinn.
共11屬,約400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尤以大洋洲最多。我國有2屬5種,
產廣東、廣西、海南島及雲南等地。

五椏果科

五椏果科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 1科。直立或纏繞藤本,無托葉或托葉翅狀並與葉柄合生。約10屬,400餘種,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大洋洲(澳大利亞)尤多。我國有2屬,5種,產西南部至南部;雲南有2屬,4種。
五椏果屬 大花五椏果五椏果小花五椏果
錫葉藤屬毛果錫葉藤錫葉藤

五椏果目

界: 植物界|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五椏果亞綱 |目:五椏果目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五椏果亞綱中,包括2科—五椏果科和芍藥科
五椏果科包括13屬共400餘種,基本都是生長在澳大利亞熱帶亞熱帶地區,大部分是木本植物,有大樹但也有草本植物
芍藥科只有1屬,含約40餘種,分布於北溫帶,大部產亞洲,也有部分種類分布在歐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中國有12種。各種類的培植變種繁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