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補性

互補性,是社會心理學中人際關係理論中的一個專用術語。指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獲得互相滿足的心理狀態。

互補性(eomplementarity)社會心理 學中人際關係理論中的一個專用術 語。指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獲得互相滿 足的心理狀態。大體上說來它包括兩 個部分,即相互間的增強作用的滿足 和彼此心理特性相反者的心理互補作 用。一般說來,人與人一旦開始交往, 其所建立的人際關係能否得以持續或 停止,有賴於彼此動機得到相互的滿 足,即所謂的社會增強作用。社會心 理學家西保(T hibaut,J.)與凱利(K elley, K.H.)研究認為,雙方相處,對雙方都 有助益,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意願,或 彼此都有類似的態度時,兩人的關係 便有繼續的可能。相反,如果一方增 加了另一方的不安,或對另一方表示 出不友善的態度,則難以持續。兩個 人通過彼此間的互補作用所獲的超過 由此而來的損失時,人際關係才能得 以維持。另一方面,人際間的互補性 還表現在彼此特性(包括人格)相反 者,也互有吸引的現象,這是所謂心 理品質的互補性。例如,喜歡主動支 配他人者,與期待別人支配自己者, 其心理動機有互補得以滿足的趨向, 這兩種類型的人生活在一起,可以相 得益彰,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種 情形,尤其在男女兩性婚戀交往中尤 為多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