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

1924年,高雄街改制為高雄市。 1935年時,高雄市的人口達到8萬6千多人。 1979年7月1日,高雄市併入南邊的高雄縣小港鄉,並改制直轄市。

港都介紹:

港都為高雄市別稱,乃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台灣西南部,由原高雄直轄市與台灣省高雄縣於2010年12月25日合併而來。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以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以及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台南市、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台東縣、屏東縣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4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達277.9萬以上。

為何被稱為港都:
被稱往港都乃高雄自19世紀末開港,日治時代發展為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台灣南部政治、經濟及交通中樞。

港都歷史:

荷治時期

1624年,荷蘭人登入台灣,在台南安平建立熱蘭遮城,並於1635年前後擊敗本地平埔族群原住民。當時打狗已成為漁港,沿海漁民移居者漸多,在漁場附近建立漁寮後,漸漸發展成漁村,據此可知,打狗在當時已成為台灣南部的重要漁港,並且時有商船出入貿易。

明鄭時期

1661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後,開始治理台灣,鄭氏部隊據地屯田,稱為「營盤田」,設一府二縣,其中萬年縣為現在的高雄,縣治設於埤子頭(左營區)。鄭氏父子帶來中原文化,及濱海軍事要地之屯墾開發,同時也帶動街市的繁榮。永曆十六年(1662年),鄭成功病逝,子鄭經起兵繼位。於1664年在鄭經的統治下更名為萬年州。永曆卅五年(1681年),鄭經病逝,其子鄭克塽繼位。

清治時期

1683年,鄭克塽降清,台灣入清朝版圖,翌年四月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其下分設三縣,改天興州為諸羅縣,分萬年州為台灣、鳳山二縣。清朝曾經於興隆莊(今左營)興築「鳳山縣城」,作為鳳山縣治所在地;隨著漁業逐漸發達,近海區域也逐漸出現零散的小型聚落。港口(當時稱為「打狗港」)最初於1680年代左右開港,到了清領末期亦對外開放成為通商口岸,雖然有部份外國貿易商進駐,但港口規模依舊一直無法擴大。

日治時期

日治初期,日本人開始有計畫地將高雄建設成小具規模的港口都市,特別是自1908年起,大力整建高雄港成為現代化港口,為殖民勢力向東南亞擴張作準備;另外,自1900年起,高雄即為縱貫線鐵路端點站所在地。接近港口的兩處新生地,即今日的哈瑪星與鹽埕區成為當時發展最為快速的區域。1921年,高雄港進行第二期擴建,碼頭延伸到苓雅區及運河以東,估計人口也增加到116,000人。1924年,高雄街改制為高雄市。1935年時,高雄市的人口達到8萬6千多人。1936年,日本殖民政府再度擴大高雄都市計畫,並進行第三期高雄港擴建,為南侵積極準備,而前鎮區因為臨港的地理位置,成為工業重鎮,高雄港的工業港市已經初具規模。

由於高雄優越的地理位置,台灣總督府計畫將台灣首府由台北南遷高雄,新總督府位置就選在今圓山飯店地址,為此,自1930年開始就著手進行高雄新市區道路規劃,完成寬大整齊的棋盤式及環狀道路系統,雖後因太平洋戰爭日本失利而計畫未及實施,但影響至今,高雄擁有最完善的道路系統。

940年代後,隨著高雄驛(高雄車站)東移新設,市區開始向東往前金、大港埔一帶擴展。同時基於南進政策需要,日本人開始以高雄作為工業發展基地。然而二戰末期,在美軍軍機的密集空襲下,高雄港與市區受到了嚴重破壞。

中華民國時期

1966年在楠梓成立加工出口區,以及1970年代,大型造船廠、煉鋼廠、石化廠的設立,高雄作為工業重鎮的形象逐漸確立;高雄港的貨運量也逐年上升,並開始進行擴建;都市的發展區域亦以高雄車站為中心,持續向南、東、北三個方向擴張。1979年7月1日,高雄市併入南邊的高雄縣小港鄉,並改制直轄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