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碳黑

乙炔碳黑

乙炔炭黑(Acetylene black)是最早提出火焰中生成炭黑的理論觀點。它在長達一個世紀裡經眾多學者參與研究和不斷發展下,至20世紀70年代成長為最完善的公認的理論。此理論的支持者認為炭黑在火焰中的生成乃是燃料分子首先熱解而生成共同的中間產物乙炔,然後再由此乙炔經同時的聚合和脫氫生成長鏈聚乙炔HC=C-C=…=CC=CH,最後轉成炭黑。外觀為黑色粉末,比電阻0.4 KΠCm MAX。

簡介

乙炔炭黑(Acetylene black)是最早提出火焰中生成炭黑的理論觀點。它在長達一個世紀裡經眾多學者參與研究和不斷發展下,至20世紀70年代成長為最完善的公認的理論。此理論的支持者認為炭黑在火焰中的生成乃是燃料分子首先熱解而生成共同的中間產物乙炔,然後再由此乙炔經同時的聚合和脫氫生成長鏈聚乙炔HC=C-C=…=CC=CH,最後轉成炭黑 。

發展簡史

這個理論觀點的最初雛型,被貝特落於1866年提出,他認為乙炔是炭黑生成過程中的主要中間產物,乙炔的繼續脫氫聚合導致生成炭黑 。

發展現狀

劉易斯(V.B.Lewes)於1894年再次重複了貝特洛的觀點。

波特(G.Porter)於1953年再次倡導這個理論,他研究了乙烯的光分解作用,在得到最終產物炭黑的同時,在中間產物中檢測到乙烯和乙炔。據此,波特認為一切低碳烴類初始分解生成的乙炔,乃是最終導致生成炭黑的必經中間產物,乙炔經歷繼續聚合成聚乙炔並最終轉成炭黑。波特的觀點提出後,獲得國際同行較多學者的支持,如安德森(R.C.Anderson,1958),特斯納(Ⅱ.A.Techep,1969)等。

另些研究者如戈登(A.S.Gordon,1959)等雖然認定乙炔為重要的中間產物,卻同時認為乙炔的進一步聚合生成苯自由基,後者進一步聚合生成多環芳烴進而轉成炭黑。

1967年,霍曼(K.H.Homann)和華格納(H.G.Wagner)等在進行了預混合火焰中生成炭黑機理的深入研究後,再次肯定並大大發展了早先波特所倡導的乙炔作為中間產物的炭黑生成理論。霍曼等的理論被公認為預混合火焰中生成炭黑的最完善的理論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