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乘槎河全長只有1250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它尾接天池,頭頂長白瀑布,在2000多米的高山之巔奔騰不止,實為世間一大奇觀。河岸建有巨大的標誌石碑。許多遊人喜歡把長白山石塊擺放在標誌石上,作為旅遊紀念。也許,希望有朝一日也乘槎而去!
乘槎河,實在是一條罕見的河流。《長白山江岡志略》就有這樣的記載:“水至天池瀉出,天豁、龍門二峰之間,波浪汩汩,形同白練。嚴冬不凍,下流五里,飛泉掛壁,宛成瀑布,聲聞十里外……,實為松花江之正源。”
景區詳解
乘槎河又名天河,天池北測龍門峰與天豁峰之間缺口--閥門,為天池出水口,天池水由閥門溢出流經牛郎渡,形成近南北走向的河谷,全長1250米,是連線天池與長白瀑布的“白色紐帶”,這就是乘槎河,目前世界上最短的一條河流。“乘槎”系神話乘木排上天之意。在海拔2190多米的峭壁上,流到1250米盡頭時,便突然從懸崖峭壁上跌水直瀉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成為松花江正源。有詩讚曰:天池水,雲中游。溢漫牛郎渡,"乘槎"望鬥牛。吻別天豁龍門,飛瀑落九洲。舉世無雙,天際第一流。
天池水,雲中游。
溢漫牛郎渡,“乘槎”望鬥牛。
吻別天豁龍門,飛瀑落九洲。
舉世無雙,天際第一流!
這是人們讚頌乘槎河的一首詩歌。
乘槎河,像一架斜立的天梯,夾在龍門峰和天豁峰之間,人們說這河能通天,所以又叫通天河。它是天池的河口,二道白河、松花江的源頭。
乘槎河漫遊在海拔2190多米的峭壁上,從補天石出口,經過牛郎渡、“高燕吻瀑”,流到1250米盡頭時,便突然從懸崖峭壁上跌水直瀉,為長白山繪出了虹霓霞霧、五彩繽紛的68米深的長白瀑布。瀑布宛若銀河倒掛,蔚為奇觀;又象一條白練從天而降,兩條玉龍般的水柱沖向幽谷底,濺起幾丈高的白浪,恰似雲傾雷翻、鐘鼓雷鳴,勢如萬馬奔騰,不愧為長白山第一勝景。
歷史傳說
乘槎河,還有一段不尋常的來歷。
相傳古時候,在天池龍宮里住著五條蛟龍,是天池龍王的五個太子。它們個個鱗光閃閃,條條都能呼風喚雨。一年春天,當百花盛開的時候,這五個兄弟偷偷躍出湖面,啊!不看則已,一看這如畫美景,又索性騰雲駕霧飛到白雲峰上。在它們飛過的地方,留下五道深深的坡口。春光雖好,卻不能久留,老大領著四兄弟返回龍宮。唯有三太子迷戀人間春色,決心不返回龍宮。於是它在半途偷偷離開四弟兄狂奔而去,只聽轟隆一聲,兩峰豁開,一道閃光向西北方向飛去,踏出一道深深的峽谷,池水隨流,波光閃閃,這就是今日之乘槎河……據載,早年小白山獵戶徐某,曾看見河邊有一獨木舟,橫於東岸。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安圖知縣劉建封調查安圖全境,尋松花江源時,也見到河上斜置一木,卻不似舟形。此處樹木不生,人跡罕到,一木自何而來?這兩位目睹者感嘆之餘更覺神奇。
名稱由來
天池水沿補天石無聲無息地流出,開始僅僅是一條溪流,平緩悠然。當流了一公里後,地勢突然陡斜,小河立刻變成野馬,抖動白浪,呼嘯向前。這一股激流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尾”與天池相連,“頭”與瀑布相接,高高懸在山上,故稱之為天河。天河,也稱為乘槎河。乘槎是指神話中乘木排上天的意思。傳說漢代張騫尋海源,乘槎(木筏)經過月亮,到一城市,見一女子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引《荊楚歲時記》)《博物志?卷三》載:“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唐朝大詩人李商隱有《海客》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
只應不憚牽牛妒,聊用支機石贈君。這詩把兩種傳說揉合在一起了。滿族愛新覺羅氏先祖也是乘筏子順松花江而下去平定戰亂,建立國家的。據《長白山文崗志略》記載:“水自天池瀉出天豁、硝門兩峰之間,波浪汩汩,形同白練,即嚴冬不凍。下流五里,飛泉掛壁,宛成瀑布聲聞十里外”。瀑布以下是松花江的正源名為二道白河。
景區景點
長白瀑布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乘槎河盡頭。乘槎河流到1250米後,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因系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瀑布。
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沖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氣瀰漫如霧、如雲、如煙,仿佛“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降冬時節,長白瀑布從懸崖上凌空而下飛起萬千水滴,瞬間水花縱橫噴射,十分壯觀。詩云"白河兩岸景清幽,碧水懸崖萬占流。疑似龍池噴瑞雪,如同天際掛飛流。不須鞭石渡滄海,直可乘槎問鬥牛。欲識林泉真樂趣,明朝結伴再來游。
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里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遊人經過這裡,無不駐足仰望,感慨萬千。瀑布狀如白練,從天而降,雷霆萬鈞,如玉龍撲向谷底,其景象蔚為壯觀。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後,瀑布下形成深約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匯為二道白河。它的壯麗景象令遊客流連忘返。
補天石補天石位於長白山天池畔,乘槎河河口,從高處望去勝似一棵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長白山江崗志略》中稱:“補天石,在龍門峰東,天池出水之處。石半居水中,半居峰上,特起而高。窺其形勢杜池水,口,作中流砥柱,亦似有補天池缺陷之象,故名之。”劉建封的意思是,這塊小山一般的巨石是補天池的。可是,後人都理解為是補天空的。在長白山地區流傳著“補天石冶煉廠”的神話。人們都把這塊石頭與女媧聯繫在一起。加之,這塊巨石是火山噴發後岩漿遇冷凝固而成,被烈火煉燒過,上面保留著許多氣泡和擦痕,特別是它的形狀,好似長長的一塊麵團,從天上遺落下來。
說它是補天空的,合情合理。近年來,對滿族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對《紅樓夢》的研究,許多人認為,長白山即是青埂峰——清根峰,賈寶玉即是青埂峰下的一塊沒有去補天的石頭。這種看法更強化了長白山補天石的神話。
補天石具體的高度和長度,尚無確切的計算,只能根據人與山的比較,估計一個數字,最高處大約10米,長50餘米,是一個伸入天池的袖珍半島,也是長白山頗具文化內涵的旅遊勝景。
牛郎渡牛郎渡位於乘槎河上,是一塊橫在河裡的石頭,它好似一座小橋,幫助人們過河。因為從此踏過乘槎河後,便可直到織女峰,故名。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天河配》在長白山找到了物證。
天池水剛剛流入乘槎河,水平如鏡,清澈見底。河水閃著碧藍的光,映著藍天、白雲和山影,下種田園的寂靜籠罩著荒野,透出一種恬淡的詩情。只看這裡,根本不見大荒山的磅薄氣勢,倒有一種農家田園風情。在河道最窄處,人們踏著石頭即可過去,年輕的人,甚至可以跳過去。在河灣處,建有巨大的碑石。臥牛形狀的巨石上面鐫刻著“牛郎渡”三個大字。如今,許多青年男女在此留影,以示堅貞的愛情。牛郎渡巨石成了一塊愛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