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穴

丹穴,古代常指修道人煉丹的洞府或山穴。在中醫中亦有丹穴一說,是丹脈通行的穴位。

基本解釋

內丹脈;網脈完成後,雖然全身線路上下縱橫交織如網,但是中間仍有阻塞不通之處,應繼續運行內部元氣,將阻塞之處全面打通,全身氣脈無所不通,完成渾一體,縮之可藏於密,放之可達於全身,至此人身之精氣神凝為一體,形神合一,可謂之人體內大周天完成矣。

外丹脈:內丹脈完成,內動功轉為靜功,氣息變為胎息,瞑目靜守,全神貫注,自放毫光,由丹穴出於體外,環繞周身,如沐浴溫泉,至此可祛病健身,益壽延年。另外可利用外出之丹氣,與外人醫療疾病,但不要損傷自己元氣。

1.硃砂礦。《史記.貨殖列傳》:“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利數世。”

2.山名。《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

(1).山穴。《呂氏春秋·貴生》:“ 越 人三世殺其君。 王子搜 患之,逃乎丹穴。 越國 無君,求 王子搜 而不得,從之丹穴。” 高誘 註:“《淮南》云:丹穴,山穴也。”一說指 禹穴 ,傳說中的 夏禹 葬地。 明 歸有光 《浙省策問對二道》:“ 王子搜 之丹穴,即 禹穴 也。”

(2).傳說中的地名。《爾雅·釋地》:“岠 齊州 以南,戴日為 丹穴 。”《淮南子·氾論訓》:“ 丹穴 太蒙 。” 高誘 註:“ 丹穴 ,南方當日之下也; 太蒙 ,西方日所入處也。”《隋書·天文志上》:“南戴日下,所謂 丹穴 也。”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南山經》:“ 丹穴 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漢 張衡 《東京賦》:“鳴 女牀 之鸞鳥,無 丹穴 之鳳皇。” 唐 陳子昂 《鴛鴦篇》:“鳳凰起 丹穴 ,獨向梧桐枝。”後以“丹穴”為鳳凰的代稱。 宋 梅堯臣 《送知和州杜駕部》詩:“桐花欲開時,羣噣爭哺兒,但求黃口飫,焉問丹穴飢。”

(4).產硃砂的礦穴。《漢書·貨殖傳·巴寡婦清》:“ 巴 寡婦 清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 顏師古 註:“丹,丹砂也。穴者,山谷之穴出丹也。”

(5).煉丹修道的岩穴。 唐 錢起 《登釜山遇道人》詩之二:“山階壓丹穴,藥井通洑流。”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卜居》:“待功成還辭赤社,更歸丹穴。”

3. 中醫術語。

丹穴 丹脈

丹穴:人之二目,如天之日月,丹脈在於目,男左女右。

丹脈:分內丹脈、外丹脈。

丹穴概括

鼎湖峰下,面溪有洞,相傳達室是黃帝練丹時,出金丹之處,故名丹穴。丹穴之名甚古,唐殿中侍御史書韋《仙都山銘》:“亭這仙都,峻極維嵩。屹立氵員石,削成浙東。發地直萬,摩霄穹崇。靈治在上,祥雲積中。垂直千仞,桂寧四封。……黃帝彼訪碧嶺是沖,丹穴旁起,金溪下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