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創建於1957年,現已發展成為一個以重離子物理及其相關交叉學科為主要研究方向,相應發展粒子加速器和核技術的綜合性研究所。20世紀80年代以來,近物所建成了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IRFL)及其放射性束流線(RIBLL)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學裝置,並以創新的物理思想和技術路線,取得了在國際上首次合成20多種遠離穩定線新核素特別是兩種超重新核素為代表的一系列創新成果。這些成果先後6次入選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科技新聞、科技進展和全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使近物所躋身於國際重離子物理研究的先進行列,成為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低能重離子物理研究中心一。迄今為止,近代物理所已取得科研成果615項,其中獲獎132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自然科學獎3項;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79項;甘肅省科技進步獎22項;吳有訓物理獎3項。

基本信息

研究所概況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由近物所負責設計建造的國家“九五”重大科學工程—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將於2005年建成,它將以更先進的實驗條件,開闢新的研究領域,在知識創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近物所現有高級科技人員158人,包括院士1人、研究員58人、博士生導師27人。近物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迄今已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439名,目前在學研究生百餘名。1989年建立了博士後流動站,每年保持一定數量的博士後在站工作。同時,每年還有數十名國內外著名專家作為客座人員來所參加合作研究和學術活動。

科研系統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青年物理室

青年物理室的前身是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物理研究室,1997年改名為青年物理室,主要由年輕研究人員組成,隸屬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始建之初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放射性束物理,因此又被稱為放射性束物理研究室。

現有成員20餘人,研究生30餘人,研究工作涉及:高離化態原子物理、超重核合成、放射性束物理、重離子碰撞機制、強子物理、探測器研製、大型探測設備研製以及核技術套用。

超重核研究組和核結構研究組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超重核研究組和核結構研究組有在職職工26人,其中包括研究員5人,副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1人,研實員8人;在學研究生9人(含碩、博及碩博連讀生),在職博士生1人,專職秘書1人。另有返聘人員4人(研究員3人,副研1人),目前在國外工作3人。這二個研究組的前身是近物所核結構研究室,自進入創新工程後分為二個研究組,多項研究課題及學術活動仍在一起進行。

這二個組以年輕科技骨幹為主,目前承擔和參加國家973項目,中科院重大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和青年等多項科研任務,顯示了較強的創新能力科研實力

這二個組在超重核合成、稀土區質子滴線附近新核素及豐中子新核素的合成及研究、原子核高自鏇核結構研究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果。同時,還廣泛地同國內外開展合作交流研究。多年來屢次獲得國家、中科院和省部級的多項獎勵。

原子物理研究一組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是揭示微觀世界奧秘的先驅,是現代物理學創立的奠基石。量子多體動力學是決定物質結構和物質演化的主導因素,從二十世紀初量子力學誕生之時起,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為探索量子多體動力學進行了大量研究,迄今,理論和實驗研究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研究原子分子結構、性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闡明物理學基本定律,提供各種原子分子的科學數據。原子、分子和團簇是物質結構從微觀過渡到巨觀過程的必經層次和橋樑,是認識巨觀物質世界的基礎,是現代物理學創立的奠基石。

荷電粒子及光子與原子分子碰撞是實驗上揭示量子多體動力學、獲取靶原子分子內部動力學和結構信息的重要方法,是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前沿領域之一。在離子與原子分子碰撞實驗研究方面,我們積累數據,建立模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在建立反應顯微成像譜儀,將實現受控制碰撞反應,揭示碰撞多體動力學過程。

HIRFL-CSR工程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HIRFL-CSR工程簡介

國家“九五”重大科學工程項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工程(HIRFL-CSR)是蘭州重離子加速器(HIRFL)的擴建工程,工程總投資2.935億元,建設周期五年。

HIRFL-CSR工程於1999年12月破土動工,其建設內容包括:主環CSRm、實驗環CSRe、束運線、放射性束(RIB)分離器、實驗探測裝置、HIRFL改進和建安工程。CSRm周長161米,最高加速能量為900MeV/u(12C6+)和400MeV/u(238U72+),CSRe周長129米,最大接收能量為600MeV/u(12C6+)和400MeV/u(238U90+),束線總長473米,磁鐵總重量1451噸,磁鐵電源總功率8234千伏安,建築面積約17000平方米。

CSR是一個集加速、累積、冷卻、儲存、內靶實驗及高分辨測量於一體的多功能實驗裝置。它具有獨特的雙環結構,以現有的重離子加速器HIRFL作注入器,採用多圈注入、射頻堆積和相空間冷卻(電子冷卻)相結合的方法,在CSRm里,將束流累積到高流強,並將累積的束流能量提高,然後快引出打初級靶產生RIB或者剝離成高離化態束流,注入到CSRe作內靶實驗和高精度質量測量。

HIRFL-CSR以最經濟的性能價格比,將放射性束與高品質重離子束技術相結合,並適當提高束流能量。具有束流能量範圍寬(低、中能及高能低端)、束流種類多(短壽命豐中子、豐質子放射性核束,特別是遠離穩定線的具有極短壽命的滴線核束,同質異能態核束以及高離化態重離子束)、束流品質高、準連續運行、能量可調等優點,並可以作為高靈敏度、高分辨譜儀。HIRFL-CSR建成後,與德國GSI(已運行)、法國GANIL(98年建成)和日本RIKEN(下世紀初建成)的裝置同屬世界級的先進裝置,HIRFL-CSR將為今後一二十年中國核物理學科在國際前沿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繼續占有一席之地提供先進的實驗條件。

HIRFL-CSR工程的科學目標是在放射性束物理,特別是滴線核的研究;高溫密度條件下核物質性質研究;高離化態高Z原子物理研究以及高品質重離子束和放射性束套用研究(交叉學科)等四個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使中國在國際重離子物理前沿繼續占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通過HIRFL-CSR工程的建設促進中國相關的高科技工業,如加速器相關技術、超高真空和電子冷卻等的發展。

產業化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蘭州科近真空凍乾技術有限公司

蘭州科近真空凍乾技術有限公司是由原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近技術公司”改制的專門從事食品真空凍乾技術開發和設備設計、製造、安裝、調試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技術骨幹都是長期從事重離子加速器研製的技術人員,對食品凍乾機所涉及的機械、真空、製冷、熱工、電子、自動控制等技術領域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豐富的經驗。

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截至2008年3月底,共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和俄羅斯建成和在建55條凍乾食品生產線,共銷售大型JDG系列食品凍乾機141台,小型凍乾機30餘台,總裝料面積達21339平方米(全國總裝料面積共約50000平方米),市場占有率達42%。

公司的JDG-60型真空凍乾機於1994年11月通過甘肅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鑑定。

公司的JDG-200F型真空凍乾機於2007年12月通過了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和甘肅省經濟委員會組織的新產品鑑定。鑑定意見為:JDG系列凍乾機的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節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JDG系列凍乾機於2001年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指南項目》和《2001年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2001年由科技部等五部局頒發了《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2002年12月,公司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7年11月,公司“JDG節能型凍乾機小型設備項目”獲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無償資助。

管理部門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辦公室:近物所黨、政、群組織的綜合辦事部門,具體承辦黨務、政務和群務工作,負責安全保衛和消防管理工作,對內發揮綜合、協調、牽頭作用,對外發揮宣傳、交流、聯絡作用。

科技處:制定研究所中長期科研發展規劃及編制年度科研計畫,負責論文、專利、成果登記、申報科技獎勵,負責全所綜合信息統計工作,各類基金項目申請及管理工作。

人事教育處:承擔全所人力資源管理及崗位聘任、負責百人計畫、西部之光、高級訪問學者等專家管理和科技副職管理,負責離退休職工的管理與服務,研究生培養,負責職工年度考核、社會保險。

資產財務處:負責國有資產的採購、保管和處置,對科學事業費、專項科研經費、基本建設項目經費、其他經費等的收支核算和管理,財經法規的貫徹落實,預算的編制、執行,決算的報告等。

研究生教育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主要研究專業介紹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專業介紹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專業

重離子物理、核物理實驗、超重元素探索、新核素合成、理論物理及核理論、材料科學、核化學等

該專業招收博士、碩博連讀、碩士研究生

生物物理學

輻射生物學、輻射醫學、環境輻射生物物理學等

該專業招收碩博連讀、碩士研究生

核技術及套用專業

加速器物理及技術、高頻技術、磁場技術、真空技術、輻照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套用、自動控制、核電子學及探測技術等。

該專業招收博士、碩博連讀、碩士研究生

理論中心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理論中心概況:

為了發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HIRFL-CSR的科學效益和蘭州核物理以及相關學科研究基地的作用,加強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的緊密結合,提高中國核物理、原子、分子和團簇物理和重離子輻照生物效應研究的整體水平,在中國科學院領導的支持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理論物理專款”學術領導小組的建議下,於1998年成立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原子核理論中心,在國家實驗室主任魏寶文院士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理論中心的學術活動。

中心組織性質:

在國家實驗室領導下,組織科研和學術活動

中心主要任務:

組織中國核物理研究領域內以及相關領域前沿工作科學家共同加強實驗與理論研究的緊密結合,提高中國核科學以及相關科學研究的整體水平。

中心活動形式:

除了重點選擇和支持與國家實驗室目前和將來實驗研究課題相關的理論課題外,主要根據需要積極組織各種課題實驗研究與理論研究緊密相結合的專題研討會;並對客座研究人員進行科研經費資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