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原“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已經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煙臺市共建資源環境與高技術交叉領域的正在建設中的研究所。 煙臺海岸帶所將面向海岸帶水資源與能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際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前沿,重點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岸帶可再生能源、海岸帶災害預警與防控、海岸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海岸灘涂可持續利用等科技方向,開展相關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和工程示範。

研究所介紹

煙臺海岸所中文全稱為“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中文簡稱為“煙臺海岸帶所”;英文全稱為 Yantai Institute of Coastal Zone Researc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英文簡稱為 YIC.CAS。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簡稱煙臺海岸帶所)是中國科學院與山東省煙臺市共建資源環境與高技術交叉領域的正在建設中的研究所。煙臺海岸帶所將面向海岸帶水資源與能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際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前沿,重點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岸帶可再生能源、海岸帶災害預警與防控、海岸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海岸灘涂可持續利用等科技方向,開展相關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和工程示範。

意義

一、共建煙臺海岸帶所的意義
共建煙臺海岸帶所,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我國海岸線漫長,具有十分重要的自然屬性和社會經濟屬性。海岸帶擁有豐富的潮汐能、波浪能、風能等能源資源,擁有蘆葦、海藻、海洋微生物、紅樹林、魚類等生物資源,擁有地下水、海水及礦產、灘涂、沙灘、岸線等眾多資源。海岸帶多風暴潮、颱風等突發性自然災害,多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海面升高、河口和港口泥沙淤積等緩發性災害。海岸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集約地區,其可持續發展對區域乃至國家發展有著重要的輻射與帶動作用。近些年來,已開發國家高度重視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紛紛單獨或在大學設立研究機構,開展相關研發工作。我國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已有一定基礎,但與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研究力量不足,缺乏專業研究機構;研究工作零散,缺乏系統設計整體部署;規律認知與技術研發、工程示範及技術轉移脫節。加強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對於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共建煙臺海岸帶所,是山東省及北方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山東省海岸帶區域地理位置優越,海陸資源豐富,中小城市密集,產業發展迅速。 2004 年,山東省沿海 7 市陸地面積占全省的 44% ,人口占全省的 33% ,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省的 50% ,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的 79% ,出口創匯占全省的 74% ,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 在我國北方海岸帶中,膠東半島具有代表性。 近年來,山東省及北方海岸帶區域水資源與能源短缺、近海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海岸侵蝕和海水入侵等問題日益突出,制約了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共建煙臺海岸所,將為山東省及北方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共建煙臺海岸帶所,是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與區域創新體系結合共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根據中科院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加強資源與海洋、生態與環境及能源領域研發力量部署,是創新三期科技布局調整的重點之一。由於歷史原因,目前中科院在山東省僅設有一個研究所。共建煙臺海岸所,體現資源環境科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新材料、能源及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前沿交叉,從而在山東省形成三所犄角相依、優勢互補的研究所布局,形成中科院北、東、南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分工明確、各有側重的研究格局,推進知識創新體系與技術創新體系、區域創新體系緊密結合。

使命和主要任務

二、煙臺海岸帶所的使命與主要任務
煙臺海岸帶所的使命是:堅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區域創新相結合,堅持科技創新與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相結合,堅持院地共建與國際合作相結合,堅持和院內有關研究所協同與自主發展相結合,為我國北方沿海地區資源開發利用、重大災害防治、生態環境治理不斷做出科技創新貢獻 。 建議煙臺海岸帶所主要任務是: —— 面向海岸帶水資源與能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際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前沿,重點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海岸帶重大災害預警與防控、海岸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海塗沙灘岸線以及海潮漲落帶清潔可持續利用等領域,開展相關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和工程示範。 —— 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現代研究所制度,建立有利於知識轉移與技術轉化的管理機制,建立與區域創新體系各單元聯合合作的有效方式,建立面向社會的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公共技術研發平台,成為區域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帶動區域相關產業發展,培育新興產業。 —— 結合重大科技任務引進人才,結合科技創新實踐培養人才,結合知識技術轉移轉化向社會輸送人才,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訓人才,成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人才高地,成為區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地。

功能與目標

煙臺海岸帶所將具有堅實的科學基礎和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具有組織開展集成度高且綜合性強的大型研發活動、有效解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領域產業發展相關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形成有利於科技成果轉化和規模產業化的轉移轉化機制,與各類社會經濟組織建立廣泛的聯繫,成為我國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特色鮮明,具有 “ 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 ” 的創新型國家研究機構;成為向社會開放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平台、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的平台、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的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