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是專門從事中國農村問題研究的國家級學術機構。

(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成立於1978年5月,原名為農業經濟研究所,1985年更名為農村發展研究所。有職工90人,其中研究員18人,副研究員27人,助理研究員27人。

研究方向與任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是專門從事中國農村問題研究的國家級學術機構。

其主要任務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方法為基礎,同時吸收和借鑑國內外其他各種科學的理論方法,探索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

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農村公共政策問題;農村經濟組織與制度;農村產業結構與區域經濟;農村生態、環境和資源問題;農村貧困問題和發展策略等。 

農村發展研究所的主要科研任務是承擔國家、社科院、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企業和一些國際機構委託的各種調查、研究課題,同時也承擔著農村發展方面的研究生培養任務。

現任領導

所長:張曉山

黨委書記兼副所長:杜曉山

副所長:李 周

機構設定

所內設有兩個行政職能處(辦公室、科研處),七個研究室及編輯部(雜誌社)、信息室和網路室。

七個研究室是:農村巨觀經濟研究室、農村產業與區域經濟研究室、農村經濟組織與制度問題研究室、生態與環境經濟研究室、農村貧困問題與發展金融研究室、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小額信貸項目辦公室。

主要科研成果

農村發展研究所自建所以來,陸續發表各種專著、文集160多部(本),平均每年完成論文、調研報告、資料綜述等文字約300萬字左右。迄今已有34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其他省部級獎、孫冶方基金獎。

國內外學術交流

農村發展研究所與國內有關的研究機構、大學、地方社會科學院、中央和各省市的農村經濟實際工作部門有著廣泛聯繫,經常開展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

農村發展研究所與福特基金會、諾曼基金會、世界銀行、國際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國際勞工組織等<10>多個國際機構,以及多所國外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往、資料交換和合作研究關係。

先後完成國際合作課題近30項。

研究生培養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農業經濟系設在農村發展研究所,現有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4人。副所長李周兼任研究生系主任。

截至2005年7月,已培養博士研究生70餘人,碩士研究生80餘人。目前還有在讀博士研究生22人,在讀碩士研究生27人。

刊物

(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農村發展研究所編輯出版兩份國家級學術雜誌:《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所長張曉山兼任雜誌主編、副所長李周兼任雜誌社社長和副主編。

《中國農村經濟》雜誌為月刊,於1985年創刊,截至2005年6月已發行246期。刊物內容主要圍繞國內農村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以及黨和國家的重大政策,發表有關的理論性、探討性、政策指導性和經驗總結性文章。

《中國農村觀察》雜誌為雙月刊,1980年創刊,原名《農業經濟叢刊》,1988年改名為《農村經濟與社會》,1995年又改名為《中國農村觀察》,截至2005年6月已發行63期。刊物內容主要圍繞農村改革與發展中的重大、前沿理論問題,發表學術探討性文章。

藏書及科研設施

農村發展研究所現有館藏圖書、資料1.5萬冊,所內設有圖書資料室、打字複印室、外賓室和可容納50人的會議室,擁有計算機、多媒體投影儀、複印機等先進辦公設備。可提供理想的學術研究環境。

研究室

(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農村巨觀經濟研究室

巨觀經濟研究室主要任務是研究國內涉及農業方面的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其他影響農村社會經濟全局的政策,特別關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以及農村經濟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

近5年來,研究室的同志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80餘篇,各種調研報告70餘篇,還出版譯著7部。有幾位同志還撰寫了大量社會評論。

重點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財政金融問題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朱鋼研究員主持。這幾年先後完成了“中國鄉鎮財政問題研究”、“中國鄉鎮財政體制改革研究”兩項課題,其中“中國鄉鎮財政問題研究”被鑑定為優秀成果。在有關課題報告的基礎上結集出版了學術專著《聚焦中國鄉村財政》,出版後受到好評。目前,研究室繼續在朱鋼主持下承擔著院重大科研項目“我國農村財政制度創新與政策選擇”的研究。

2.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和國際金融問題研究。這方面完成和參與的課題有:中國農民消費行為研究(張曉山主持);農產品交易方式選擇研究。目前由李成貴主持的院重大科研項目“中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此項課題研究正在安排對1000個農戶、100家國有糧食企業的調查,擬建立一個完整的資料庫,為以後進一步跟蹤研究創造條件。李成貴多年集中力量研究中國糧食流通問題,發表了不少對中國相關改革很有意義的學術見解。在注重國內農產品貿易研究的同時,研究室還安排力量開展了對農產品國際貿易問題的研究,“加入WTO對中國農業的影響與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研究”課題正在進行之中。馮興元長期跟蹤研究歐共體經濟,撰寫了《歐洲貨幣聯盟和歐元》一書。

3.農村經濟與國民經濟全局的關係的研究。1998-2000年,研究室同志在韓俊副所長的主持下,完成了“農業經濟周期與國民經濟周期關係研究”。譚秋成在關於鄉鎮企業發展的課題的研究中,考察了計畫經濟傳統、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大背景對鄉鎮企業的影響,他的幾篇論文在《經濟研究》發表後受到好評。總體上看,已經形成了一個農村巨觀經濟問題研究的比較全面的選題系統,在有關方面都培養了自己的研究人員。

農村產業與區域經濟研究室

產業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要任務是研究國內農村農林牧漁業、非農產業的發展情況;不同區域的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況;有關產業與區域發展方面的政策,包括生產布局、技術走向、貿易政策稅收及其他特定支持政策;產業及區域政策對農民收入及農村發展的影響等;在重點關注全國性的發展規劃及政策調整的同時,也關注一些特定地區的發展規劃及政策諮詢與建議。

研究室的同志出版了數十部專著,發表了大量論文。完成了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國外合作研究等在內的數十項研究課題,撰寫各種研究報告百餘篇,另外還出版了一些譯著,承擔了一些中央部委、國際組織、地方政府委託的諮詢項目。多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以上各種獎勵。

重點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區域發展與區域政策問題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張軍研究員主持。先後完成了有關西部大開發、貧困地區的有關發展政策研究,部分省、市、區、縣發展規劃和發展政策研究等。此類研究涉及問題面廣、綜合性強,多數研究項目都是與中央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和研究院其他研究機構合作進行的。

城鎮化與鄉鎮企業發展問題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杜志雄研究員等主持。先後完成了國家科委委託的有關小城鎮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與國外合作課題農村鄉鎮企業發展與融資問題研究等項目,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村莊經濟與村落社會發展問題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胡必亮研究員等主持。完成了數項有關課題的調查研究工作,特別是對一些調查點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觀察和系列研究,出版了整套的研究報告和專著作品,研究成果受到了社會各界包括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其中一些專著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獎勵和國家優秀圖書獎。城鎮化問題、村莊經濟與村落社會發展問題研究。

農村金融部門的改革與發展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張元紅研究員主持。張曉山所長和杜曉山副所長也親自主持了這方面的一些重大研究課題。近幾年先後完成了有關農戶的金融需求、關閉農村合作基金會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影響、農村金融創新、農村信用社改革、農村小額信貸、農村金融市場建設、中國農村民間金融等方面的研究項目,出版了數本專著,不少研究成果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獎勵和農村發展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獎。

畜牧業經濟與相關政策問題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劉玉滿研究員主持。先後完成了中國奶業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畜牧業標準化問題研究、中國肉牛產業發展問題研究、草原建設與草原畜牧業發展問題研究等項目。對中國畜牧業發展及食品安全生產等問題提供了很多針對性強的政策建議。

棉花產業發展及相關政策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張泉欣副研究員主持。近年來完成了棉花生產、布局、供求、貿易政策與價格政策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對國際、國內乃至一些地區的棉花產業發展及相關政策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觀察。

漁業經濟及發展政策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儲英奐副研究員主持。先後對中國淡水漁業、海洋捕撈漁業的發展問題,以及漁民轉業等問題和相關政策進行了系列研究。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民工問題研究。本項研究主要由張興華副研究員主持。近年來先後完成了農業勞動力轉移、農民工對城鎮勞動力就業替代、農民工待遇政策等方面的研究項目。與有關政府部門等建立了合作關係,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議。

除上述重點研究內容以外,本室研究人員還廣泛關注並參與有關可持續發展、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籌資、農村稅費改革、農村非正式制度、老少邊地區發展、蔬菜產業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競爭力、農業保險等領域的研究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