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監測

中國環境監測

《中國環境監測》雜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主辦的我國環境監測領域中央級科技期刊。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中國環境監測》雜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主辦的我國環境監測領域中央級科技期刊。本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獲部級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同時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

版權資訊

刊名: 中國環境監測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主辦: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周期: 雙月編輯從文網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2-6002
CN: 11-2861/X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國環境監測
創刊時間:1985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11)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辦刊宗旨

本刊一貫堅持學術性、專業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辦刊原則。宣傳國家環境保護部關於環境監測工作的方針、政策,介紹國內外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交流環境監測的科研成果。

主要欄目

本刊設有監測管理、分析測試、採樣技術、最佳化布點、環境評價、質量保證、預報預警、風險評價、污染源監測、應急監測、生物監測、信息技術、數據處理、監測儀器、綜述與專論等欄目,是各行各業從事環保、監測科技人員理想的必備讀物。

投稿須知

徵稿要求:稿件內容應與本刊辦刊方向一致。文章內容應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創新性和開拓性。文章需實驗方法、技術路線合理,數據真實、可靠,推理嚴謹,結論明確。稿件最多不超過8000字(包括圖、表、參考文獻)。稿件文責由作者負責,本刊對稿件保留必要的修改權。
標題:應正確、簡明地表達文章內容,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元、代號、公式和結構式。
作者:署名的作者作者一般不超過7人,應為直接參與者或具體指導者,在正文內中、英文作者及單位應全部列出。第一作者簡介,應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某省某市)、學歷、職稱、專業領域、及電話、傳真、電子信箱。是否基金項目或國家、部門重大課題及科技項目(括弧內標明全稱及項目編號)。
摘要:中文摘要編寫應執行GB 6447規定,採用報導性摘要格式,應能反映該文的創新性內容,重要的實驗依據、方法和結論,文字表達要規範,準確。字數應控制在200~300字。並附英譯文,譯文必須認真撰寫,用詞要準確、規範,表達符合英文書寫習慣。
關鍵字:列出3--8箇中、英文關鍵字且一一對應,關鍵字應選用《漢字主題詞表》和本專業主題詞表中的詞組。多箇中、英文關鍵字之間均用分號相隔,結束處不使用標點符號。
中圖分類號:來稿應在中文關鍵字下,寫明中圖分類號,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正文:請按GB 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的規定撰寫.格式按引言/前言(不列出該標題)、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的格式書寫;標題按層次分別編號(如一級標題1,二級標題1.1,三級標題1.1.1,四級標題1.1.1.1)。
物理量、單位及符號: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3100―93和GB 3101―93。不得使用已廢棄的物理量和單位符號. 如:wt%,VOT%,mol%等屬不規範的符號,它們的規範符號分別為質量分數(w),體積分數(φ),摩爾分數(n);已經廢除的克分子濃度(M)、當量濃度(N)、達因(dyn)、千克力(kgf)、毫米汞柱(mmHg)、標準大氣壓(atm)、卡(cal)等單位,不得繼續使用。不能用ppm,ppb等縮寫詞作單位,ppm用10-6,ppb用10-9表示。
圖、表:先見文字再見圖、表,圖、表在相應敘述性文字後面出現。表格為三線表(多個大分類之間可是當增加橫線)。圖為黑白圖片,如果製圖不清晰,不能滿足出版要求,改用文字敘述。涉及國界和省界的地圖應標註地圖(地圖)的合法來源,包括:底圖下載路徑、國家測繪局的審圖號、下載日期。
參考文獻:本刊採用GB/T 7714―2005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參考文獻應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於文後,未公開發表的文獻不得列入。每一條參考文獻應在正文中有標註。

刊社地址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外大羊坊8號院(乙)
郵編:1000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