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

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

第一單元生命的律動……………………………………………(1) 第四單元大地的歌吟…………………………………………….(37) 詩的語言…………………………………………………………….(47)

教材概況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屬於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詩歌與散文”系列。


《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包含詩歌和散文兩大部分,每一部分有六個單元。詩歌每個單元五篇作品,散文每個單元三篇作品。每個單元有一篇精讀作品,其餘都是略讀作品。無論是精讀作品還是略讀作品,都具有“經典性”、“時代性”、“多樣性”和“ 適合教學”的特性。這些作品中大多是名家名篇,比如,詩歌《天狗》(郭沫若)、散文《動人的北平》(林語堂)等,都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經典作品;還有一些新人佳作,這批作者在當代文壇已經有一定的聲望,這些作品也有比較厚重的分量和新穎獨到之處,比如,詩歌《神女峰》(舒婷)、散文《美》(曹明華)。

課本目錄

詩歌部分
第一單元 生命的律動……………………………………………(1)
精讀:
天狗……………………………………………………(郭沫若)(1)
略讀:
井………………………………………………………(杜運燮)(3)
春………………………………………………………..(穆旦) (4)
無題……………………………………………………(鄒荻帆)(5)
川江號子………………………………………………(蔡其矯)(7)
思考與探究一………………………………………………………(8)
走進詩的世界…………………………………………………… (9)
第二單元 摯情的呼喚……………………………………………(11)
精讀:
賀新郎…………………………………………………(毛澤東)(11)
略讀:
也許——葬歌…………………………………………(聞一多)(12)
一個小農家的暮………………………………………(劉半農)(13)
秋歌——給暖暖………………………………………..(瘂弦) (15)
媽媽……………………………………………………..(江非) (16)
思考與探究二………………………………………………………(17)
詩的發現……………………………………………………………(19)
第三單元 愛的心語………………………………………………(22)
精讀:
蛇……………………………………………….. ….. …..(馮至)(22)
略讀:
預言……………………………………………….. …..(何其芳)(23)
窗………………………………………………………(陳敬容)(25)
你的名字…………………………………………………(紀弦)(27)
神女峰…………………………………………………….(舒婷)(28)
思考與探究三……………………………………………………….(30)
詩的意象…………………………………………………………….(32)
第四單元 大地的歌吟…………………………………………….(37)
精讀:
河床………………………………………………. ….. …..(昌耀)(37)
略讀:
金黃的稻束………………………………………. ….. …(鄭敏)(39)
地之子………………………………………………….(李廣田)(40)
半棵樹…………………………………………………….(牛漢)(42)
邊界望鄉………………………………………………….(洛夫)(43)
思考與探究四……………………………………………………….(45)
詩的語言…………………………………………………………….(47)
第五單元 苦難的琴音…………………………………………….(50)
精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 ….(艾青)(50)
略讀:
老馬……………………………………………. ….. ….(臧克家)(53)
憎恨……………………………………………………….(綠原)(54)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食指)(56)
雪白的牆……………………………………………….(梁小斌)(57)
思考與探究五……………………………………………………….(59)
詩的鑑賞…………………………………………………………….(61)
散文部分
第一單元 那一串記憶的珍珠…………………………………….(64)
精讀:
動人的北平……………………………………. ….. …(林語堂)(64)
略讀:
漢家寨…………………………………………….. …..(張承志)(67)
特利爾的幽靈…………………………………………….(梁衡)(70)
思考與探究一……………………………………………………….(74)
現代散文的形與神………………………………………………….(75)
第二單元 心靈的獨白…………………………………………….(78)
精讀:
新紀元…………………………………………. ….. …(李大釗)(78)
略讀:
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 ….. …(周濤)(80)
美……………………………………………………….(曹明華)(83)
思考與探究二……………………………………………………….(86)
現代散文的情與理………………………………………………….(87)
第三單元 一粒沙里見世界……………………………………….(89)
精讀:
都江堰……………………………………………... ….(余秋雨)(89)
略讀:
Kissing the Fire(吻火)………………………….. ….(梁遇春)(92)
合歡樹………………………………………………….(史鐵生)(93)
思考與探究三……………………………………………………….(96)
現代散文的小與大………………………………………………….(97)
第四單元 如真似幻的夢境……………………………………….(99)
精讀:
森林中的紳士……………………………………….. …...(茅盾)(99)
略讀:
雲霓……………………………………………….. …..(豐子愷)(101)
艾菲爾鐵塔的沉思……………………………………(張抗抗)(103)
思考與探究四………………………………………………………(105)
現代散文的虛與實…………………………………………………(106)
第五單元 自然的年輪……………………………………………(108)
精讀:
葡萄月令………………………………………….. ….(汪曾祺)(108)
略讀:
光…………………………………………………….. ….(楊必)(112)
樹(節選)……………………………………………(林燿德)(115)
思考與探究五………………………………………………………(118)
現代散文的疏與密…………………………………………………(119)

讀本目錄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還有配套的讀本,目錄如下:
詩歌部分
時感
1 發現
2 古鎮的夢
3 在寒冷的臘月的夜裡
4 帕斯捷爾納克
5 終端機
6 問
情懷
7 煩憂
8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9 聖誕降雪
10 女兒
11 喜悅
12 隨手寫下
哲思
13 十二月十九夜
14 什麼能從我們身上脫落
15 孤獨
16 兩把空了的椅子
17 金龍禪寺
18 在哈爾蓋仰望星空
19 複雜的風景
風景
20 雨景
21 春之舞
22 落日與城牆
23 大黃昏
24 小鎮的薩克斯
25 進山
26 圓明園西
詠物
27 黃鸝
28 鹿的角枝
29 亞洲銅
30 雨
31 雪的教育
32 開花
33 菠菜
散文部分
故都懷想
1 北平的四季
2 想北平
3 紅樓點滴
說理論道
4 春末閒談
5 漸
6 南極斷想(節選)
木石寄懷
7 幽徑悲劇
8 故鄉的榕樹
9 石頭記(節選)
動物訴情
10 鳥
11 花鳥昆蟲創造的奇境
12 它們(節選)
即景詠志
13 我所知道的康橋(節選)
14 讀滄海
15 春天,我的春天
附錄
現代詩歌欣賞中的誤讀
散文的知性與感性

課本選讀

預言
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於來臨。
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
我聽得清不是林葉和夜風的私語,
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
告訴我,用你銀鈴的歌聲告訴我
你是不是預言中的年輕的神?
你一定來自溫郁的南方,
告訴我那兒的月色,那兒的日光,
告訴我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
燕子是怎樣痴戀著綠楊。
我將合眼睡在你如夢的歌聲里,
那溫馨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
請停下來,停下你長途的奔波,
進來,這兒有虎皮的褥你坐,
讓我燒起每一個秋天拾來的落葉,
聽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聲將火光一樣沉鬱又高揚
火光將落葉的一生訴說。
不要前行,前面是無邊的森林,
古老的樹現著野獸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樣交纏著,
密葉里漏不下一顆星。
你將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
一定要走嗎,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條平安的路徑,
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給你,再給你手的溫存。
當夜的濃黑遮斷了我們,
你可以轉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動的歌聲你竟不聽,
你的足竟不為我的顫抖暫停,
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驕傲之足音……
呵,你終於如預言所說的無語而來
無語而去了嗎,年輕的神?
附:賞析
《預言》是一首愛情詩,抒寫了詩人一段珍貴的感情經歷。全詩共分6節,以“年輕的神”的蹤跡為線索來抒寫,剖白式地傾訴了詩人每一刻的痴情。詩人心中的愛神形象是光彩動人的,詩人深深地眷戀著她,充滿柔情地想像著它的到來,熱情讚美它的美麗,同時也傾訴失去它的惆悵。想見時,“年輕的神”那“夜的嘆息似的”足音,輕柔、飄忽,而詩人卻憑著自己細膩的感觸,將它從“林葉和夜風的私語”和“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中辨認出來,詩人盼望“年輕的神”的心情是何等的熱切,迎候是何等的專注。相見後,詩人熱烈讚美“年輕的神”所生活過的光明、溫暖和多情的世界,表達了自己由衷的傾慕之情。詩人祈求“年輕的神”不要離開自己,“前行”到那陰森恐怖、黑暗和空寂的地方去。可是“年輕的神”似乎並不了解詩人的心情,她執意要走。儘管如此,詩人也願意為它引路,要在陰森黑暗的路途中給它撫慰、溫暖和力量。最後,“年輕的神”終於走了,那腳步聲竟“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里”悄悄地消失了、“年輕的神”從那美麗、溫郁的南方而來,卻走向了恐怖死寂的森林中去,從光明到黑暗,並不美滿。它的輕飄而來使詩人激動得“心跳”,而它的無語而去卻給詩人留了淒清的哀怨,給詩人留下了深深的惆悵。
何其芳喜歡在回憶和夢幻中尋找美。他的詩總是在淡淡的哀怨中透出一些歡快的色彩。詩中沒有著意刻畫“年輕的神”的形象,作者捕捉的是“一些在剎那間閃出金光的”心靈的語言,“省略去那些從意象到意象之間的鏈鎖”,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的天地,使詩有一種寧靜、柔婉的朦朧美。
這首詩的語言富於音樂性,六行大體押韻,每行的節頓又大體相等,讀起來使人產生平和愉快的感覺。詩句本身的節奏又和情緒的抑揚頓挫相協調,從而產生了撥動心弦的音樂效果。正因為如此,這首詩發表後,在讀者中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受廣大青年讀者的喜愛,許多人將它背得滾瓜爛熟,時常吟誦。直到今天,這首詩仍然散發著動人的魅力。
漢家寨 張承志
那是大風景和大地貌薈集的一個點。我從天山大坂上下來,心被四野的寧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樣死寂包裹著,聽著馬蹄聲單調地試探著和這靜默碰擊,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沒有這匹馬弄出的蹄音,或許還好受些。300里空山絕谷,一路單騎,我回想著不覺一陣陣陰涼襲向周身。那種山野之靜是永恆的;一旦你被它收容過,有生殘年便再也無法離開它了。無論後來我走到哪裡,總是兩眼幻視、滿心幻覺,天涯何處都像是那個鐵色戈壁,都那么空曠寧寂、四顧無援。我只有憑著一種茫然的感覺,任那匹伊犁馬負著我,一步步遠離了背後的雄偉天山。
和北麓的藍松嫩草判若兩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傷的一塊皮膚。除開一種維吾爾語叫uga的毒草是碧綠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紅石,土壤是淡紅色的焦土。山坳折皺之間,風蝕的痕跡像刀割一樣清晰,獰惡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滿著正對太陽的一面山坡。馬在這種血一樣的碎石中謹慎地選擇著落蹄之地,我在曝曬中暈眩了,怔怔地覺得馬的腳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然而,親眼看著大地傾斜,親眼看著從高山牧場向不毛之地的一步步一分分的憔悴衰老,心中感受是奇異的。這就是地理,我默想。前方蜃氣溟濛處是海拔負154米的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那湖早在萬年之前就被烤乾了,我想。背後卻是天山;冰峰泉水,松林牧場都遠遠地離我去了。一切只有大地的傾斜;左右一望,只見大地斜斜地延伸。嶙峋石頭,焦渴土壤,連同我的坐騎和我自己,都在向前方向深處斜斜地傾斜。
——那時,我獨自一人,八面十方數百里內只有我一人單騎,嚮導已經返回了。在那種過於雄大磅礴的荒涼自然之中,我覺得自己渺小得連悲哀都是徒勞。
就這樣,走近了漢家寨。
僅僅有一炷煙在悵悵升起,猛然間感到所謂“大漠孤煙直”並沒有寫出一種殘酷。
漢家寨只是幾間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魯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鐵灰色的礫石戈壁正中。無植被的枯山像鐵渣堆一樣,在三個方向匯指著它——三道裸山之間,是三條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鋪向三個可怕的遠方。因此,地圖上又標著另一個地名叫三岔口;這個地點在以後我的生涯中總是被我反覆回憶,咀嚼吟味,我總是無法忘記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進漢家寨時,天色昏暮了。太陽仍在肆虐,陽光射入眼帘時,一瞬間覺得疼痛。可是,那種將結束的白熾已經變了,漢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晝中已經有一種寒氣存在。
幾間破泥屋裡,看來住著幾戶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了這樣一個地名。新疆的漢語地名大多起源久遠,漢代以來這裡便有中原人屯墾生息,唐宋時又設府置縣,使無望的甘陝移民遷到了這種異域。
真是異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灘一望無盡,前是無人煙的鹽鹼低地,後是無植被的紅石高山,漢家寨,如一枚被人丟棄的棋子,如一粒生鏽的彈丸,孤零零地存在於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個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張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動一下馬蹄了。
獨自佇立在漢家寨下午的陽光里,我看見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線,又黑又長。
三面平坦坦的鐵色礫石灘上,都反射著灼燙的亮光,像熱帶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識到什麼。轉過頭來,左右兩座泥屋門口,各有一個人在盯著我。一個是位老漢,一個是七八歲的小女孩。
他們痴痴盯著我。我猜他們已經好久沒有見過外來人了。老少兩人都是漢人服飾;一瞬間我明白了,這地方確實叫做漢家寨。
我想了想,指著一道戈壁問道:
——它通到哪裡﹖
老人搖搖頭。女孩不眨眼地盯著我。
我又指著另一道:
——這條路呢﹖
老人只微微搖了一下頭,便不動了。女孩還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猶豫了一下,我費勁地指向最後一條戈壁灘。太陽正向那裡滑下,白熾得令人無法瞭望。地平線上鐵色熔成銀色,閃爍著數不清的亮點。
我剛剛指著,還沒有開口,那老移民突然鑽進了泥屋。
我呆呆地舉著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動不動,她一直凝視著我,不知是為了什麼。這女孩穿一件破紅花棉襖,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後,我總覺得那便是我女兒的眼睛。
在那塊絕地里,他們究竟怎樣生存下來,種什麼,吃什麼,至今仍是一個謎。但是這不是幻覺也不是神話。漢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張好一點的地圖上找到。《宋史·高昌傳》據使臣王延德旅行記,有“又兩日至漢家砦”之語。砦就是寨,都是人堅守的地方。從宋至今,漢家寨至少已經堅守著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獨自面對著那三面絕境,我心裡想:這裡一定還是有一口食可覓,人一定還是能找到一種生存下去的手段。
次日下午,我離開了漢家寨,繼續向吐魯番盆地前行。大地傾斜得更急劇了;筆直的斜面上,幾百里舖伸的黑礫石齊齊地晃閃著白光。回首天山,整個南麓都浮升出來了,崢嶸嶙峋,難以言狀。俯瞰前方的吐魯番,蜃氣中已經隱約現出了綠洲的輪廓。在如此悲涼嚴峻的風景中上路,心中湧起一股決絕的氣概。
我走下第一道坡坎時,迴轉身來想再看看漢家寨。它已經被起伏的戈壁灘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頂窗洞。那無言的老人再也沒有出現。我等了一會兒,最後遺憾地離開了。
千年以來,人為著讓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揣測的。我只是隱隱感到了人的堅守,感到了那堅守如這風景一般蒼涼廣闊。
走過—個轉彎處——我知道再也不會有和漢家寨重逢的日子——我激動地勒轉馬韁。遙遙地,我看見了那堆泥屋的黃褐中,有一個小巧的紅艷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紅棉襖。那時的天山已經完全升起於北方,橫擋住大陸,冰峰和乾溝裸谷相襯映,向著我傾瀉般伸延的,是漢家寨那三岔戈壁的萬噸鐵石。
我強忍住心中的激動,繼續著我的長旅。從那一日我永別了漢家寨。也是從那一日起,無論我走到哪裡,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堅守著什麼。
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只覺得它與漢家寨這地名天衣無縫。在美國,在日本,我總是倔強地回憶著漢家寨,仔細想著每一個細節。直至南麓天山在陽光照耀下的、傷痕累累的山體都清晰地重現,直至大陸的傾斜面、吐魯番低地的白色蜃氣,以及每一塊灼燙的礫石都逼真地重現,直至當年走過漢家寨戈壁時有過的那種空山絕谷的難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間。
(選自《荒蕪英雄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