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評

中國書評(第六輯)《中國書評》是側重學術的綜合學術書評出版物,為海內外知識分子評價、探討和批判學術論著及學術思潮的自由平台。 創辦並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和《中國書評》。 主要論著有《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研究與反思:中國社會科學自主性的思考》、《自由與秩序:哈耶克社會理論的研究》、《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法律史解釋》、《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主編兼主譯)、

【圖書簡介】

-

中國書評點擊查看大圖
中國書評(第六輯)
 《中國書評》是側重學術的綜合學術書評出版物,為海內外知識分子評價、探討和批判學術論著及學術思潮的自由平台。其秉承的宗旨為,建構中國學術傳統、確立學術批評體系、嚴格學術規範要求,將中國的學術規範化運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據此, 《中國書評》具體呈現為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學術專著、研究論文、思潮、論題以及知識生產活動為對象,進行分析批判;二是對社會科學的前沿性成果以及重要但為學界所忽略的論著,給出嚴肅、全面的批評或介紹。

【作者簡介】

- 中國書評(第六輯)
鄧正來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教授,吉林大學法學院西方法哲學研究所所長。創辦並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和《中國書評》。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科學和知識社會學,側重西方自由主義的研究。主要論著有《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研究與反思:中國社會科學自主性的思考》、《自由與秩序:哈耶克社會理論的研究》、《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法律史解釋》、《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主編兼主譯)、 《自由秩序原理》 、《哈耶克論文集》、《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等。

【圖書目錄】

- 中國書評(第六輯)
沒有學術批判,就沒有中國學術的發展——《中國書評》(第六輯)代序
主題書評: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狼口”中的快樂,或,“中國的主體性”
 橫空出世的中國學術論綱——讀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中國現代法學之道:價值、對象與方法——關於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的一種本質主義批判
 最終還須使中國法學社會科學化——評鄧正來的《中國法學向何處去》
知識生產機器的反思與批判(六)
 大學人文學科知識創新的困境
 再談學術規範
 一部令人遺憾的高校英語教材——評《英語報刊選讀教程》
學術書評
 實踐中的中國“新社會史”——“新社會史”叢書第一、二輯讀後
 失彼樂土,愛得我所——從《格格不入》閱讀薩義德的流亡生涯
學術評論
 後經濟學霸權時代的政治話語——知識話語權與政治發展的關係
中文論著簡評
 從“尊德性”到“道問學”——讀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
 他者的歷史與身體的政治——讀《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
 “妓者”是如何被嵌入歷史的?——讀賀蕭《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
 豐富的雙重:糾結於文本內外的邏格斯——讀J.希利斯·米勒《解讀敘事》

 他者的言說——《美國學者論中國法律傳統》簡評
西文論著簡評
 分立與合作:從獨立型自主到合作型自主
 憲法審查的政治動力——比較憲法學的讀書筆記
 理性的自由法——讀克爾斯汀的《秩序井然的自由》
序跋隨筆
 期待第四種聲音
學者薦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