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裝飾協會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China Building Decoration Association),簡稱:中裝協(CBDA)。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成立於1984年9月,業務指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擁有直屬會員企業3000餘家。協會秘書處設有6個工作部門,另有8個專業委員會,在全國各地有81個地方裝飾協會,總計會員15000餘家,協會擁有《中國建築裝飾網》、《中國建築裝飾裝修》和《中華建築報》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一網一刊一報,及內部刊物9種,協會工作人員達190餘人。

協會簡介

2014年來,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以促進行業生產力發展為目標,發揮了橋樑和紐帶作用,在行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認真組織行業內活動。在行業標準、法規建設、組織行業調研、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參與行業管理、開展行業培訓、組織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為規範行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公平競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協會的努力下,中國建築裝飾行業 2004 年產值已達 8900 億元人民幣,就業人數約 1100 萬人 。2012年行業產值2.63萬億。

發展方向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未來的方向是將繼續嚴格規範對設計師的資格認證,將彌補行業內緊缺的室內設計高端人才缺口。

同時展開針對室內設計師、室內建築師、陳設藝術設計師等人才認證網上視窗服務,中國建築裝飾設計行業資質認證公示線上申報資料提交與信箱提交進行審核工作,審核工作分4部,提交資料,審核,評審,合格與不合格,線上提交要求需查看相關規定檔案。

理事成員

顧問:張恩樹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顧問張恩樹中國建築裝飾協會顧問張恩樹

名譽會長:

馬挺貴

名譽副會長:汪家玉

會 長:李秉仁

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曉一

副秘書長:陳新 劉原 張京躍 鄧千 艾鶴鳴

副 會 長:王波、陳麗、薛景霞、王冶、丁欣欣、陳志達

葉遠西、馮林、朱興良、魏光、丁域慶

成都龍發裝飾 首席設計師—張波

江蘇中裝網路科技部門主任—宋世龍

協會簡況

2013年來全國建築裝飾裝修工程產值7200億元人民幣,全國建築裝飾裝修從業人員現有850萬人,其中室內設計人員20多萬人,企業25萬家,其中一級建築裝修裝飾工程施工專業承包企業466家,一級建築幕牆工程施工專業承包企業90家,甲級建築裝飾工程設計企業269家,甲級建築幕牆工程設計企業90家。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267家。會員企業10000餘家,理事368位,常務理事122位組成。

主要活動

室內裝修室內裝修

行業調研:建築裝飾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裝飾消費需求、國內裝飾企業改制、民營裝飾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

行業研討:海峽兩岸裝飾界、現代企業制度、裝飾工程定額、裝飾企業應對WTO戰略等。

行業技術進步:召開行業科技進步大會和科技論壇。

行業展會:全國建築裝飾行業訂貨會 1994年開始,每年一屆

行業評比: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2001年開始,每年一屆

行業論壇:室內設計 2001年開始,每年一屆

政府授權

政府主管部門建設部對本會有二項行業管理授權,共13項:

《關於選擇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為建築裝飾行業管理中轉變政府職能試點單位的通知》(7項)

1994年10月24日建設部(建人631號)

《關於委託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協助做好家庭居室裝飾有關管理工作的通知》(5項)

1997年6月26日建設部(建建149號)

企業資質的行業(專家)審查:一級建築裝修裝飾工程企業、一級建築幕牆工程企業、甲級建築裝飾工程設計企業。

技術標準的制定:國家標準《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範》(GB50327-2001)

另有政府管部門有關行業管理委託:

1、 國家經貿委矽酮結構密封膠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

2、 全國化學建材協調組塗料小組

參與立法

本會參與起草或協助制定了全部有關全國建築裝飾裝修行業的立法:

三部行政法規:

《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 1995年8月7日建設部令第46號

《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 1997年4月15日建設部(建建92號)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2002年3月5日建設部令第110號

諮詢委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信息諮詢委員會是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的專業委員會,是從事行業諮詢、工程評估、推廣信息化建設的專業機構,聚集了業內大量資深專家,不僅舉辦展覽、信息發布、出版、培訓工作,同時進行工程評標、學術交流及科技攻關工作,被建設部評為先進協會專業委員會。

行業培訓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培訓部/培訓中心

職能:開展、指導、協調全行業培訓行業

1999年1月,被建設部批准為建築裝飾項目經理定點培訓單位,委託編寫培訓大綱和專用教材。2001年受建設部委託組織開展了家裝監理人員培訓試點。2001年11月,承擔建設部人事教育司委託的編制建築裝飾行業職業技能崗位標準、鑑定規範、技能鑑定試題庫和培訓教材的任務。連續三年被評為項目經理培訓先進單位。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培訓中心/設計師培訓部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培訓中心是由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批准的事業單位。是為建築裝飾行業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專業培訓機構。為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協會培訓中心專門成立了設計師培訓部,為社會培養具有現代設計思想和理念,富有想像力,創造力及藝術修養的建築裝飾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進一步規範裝飾行業市場,提高設計人員的從業整體水平。

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室內裝修室內裝修

第一條本會全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 英文全稱: CHINA BUILDING DECORATION ASOCIATION 縮寫: CBDA

第二條本會性質:本會是由從事建築裝飾管理、設計、施工、材料生產、產品行銷、中介服務、科研、教育等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自願結成的、非營利的全國性行業社會組織。

第三條本會宗旨:遵守我國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維護行業利益,培育、建立和完善建築裝飾市場運行機制和行業自律機制,充分發揮聯繫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樑紐帶作用。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為推動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可持續發展而奮鬥。

第四條本會業務主管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並接受其業務指導。本會登記管理機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並接受其監督管理。

第五條本會註冊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 21 號甘家口大廈南樓 10 層。

第二章 業務範圍

第六條本會業務範圍:

(一)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建築裝飾行業的政策法規,協助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建築裝飾市場管理,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解決本業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二)履行好建設部轉移給本會的有關政府職能以及相關工作,創新建築裝飾行業管理制度。

(三)根據會員單位、行業和社會的不同需求,提供優質服務。

(四)開展行業技術鑑定和工程評估,建立健全行業評價體系,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

(五)提高企業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協調貿易磨擦。

(六)支持、推動地方成立建築裝飾協會,加強業務指導。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本會會員分為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

(一)單位會員: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人資格,從事建築裝飾行業管理、設計、施工、材料生產、產品行銷、中介服務、科研、教育的企業、事業、社會團體等單位。

(二)個人會員:上述單位從業者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學生,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第八條申請加入本會的單位及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會章程;

(二)自願加入本會;

(三)支持本會工作。

第九條會員入會程式:

(一)單位申請入會需提交入會申請書、會員登記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人資格的證明材料和其他有關資料;

個人申請入會需提交入會申請書、會員登記表、身份證複印件、學歷或專業培訓證明。

(二) 會員經本會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頒發由本會統一製作的單位會員或個人會員證書,有效期兩年。

第十條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會的活動;

(三)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本會的決議;

(二)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三)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

(四)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二條會員實行統一集中管理。會員發展工作由本會秘書處及其授權的專業委員會按本章程執行。經本會秘書處授權發展會員的專業委員會必須嚴格執行統一會員證書、統一會費標準、統一收費票據的規定。如發現有違反本規定的行為,秘書處將收回授權。

第十三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證書。

會員如果一年不交納會費或無理拒絕參加本會任何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四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 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十五條本會會員實行年度註冊制度。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六條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

(五)決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七條會員代表大會代表由本會及各地方建築裝飾協會,在本會會員中按一定條件和比例推薦產生。會員代表大會須有 2/3 以上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八條會員代表大會每屆四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建設部審查並經民政部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一年。

第十九條本會設理事會。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理事單位由本會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協會推薦,經秘書處審議後,提請會員代表大會或理事會、常務理事會選舉。個人會員擔任理事,由秘書處審議後,提請會員代表大會或理事會、常務理事會選舉。

理事是理事單位的人格化代表,由理事單位的一名主要領導人出任。理事由於工作變動或個人原因不能履行代表理事單位的職責時,由理事單位及時提出變更理事人選的公函,報秘書處審議後,提請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

理事會成員中,代表企事業單位的名額不少於 2/3 。

理事或常務理事無特殊原因,連續兩次缺席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會議,視為自動放棄理事或常務理事職務。本會秘書處將在本會會刊上給予通報。

第二十條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常務理事,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增補和更換理事;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本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批准秘書處擬定的協會管理制度。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一條理事會須有 2/3 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 2/3 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二條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1/3 以上理事或秘書處報請會長同意,可以提議召開理事會。

第二十三條本會設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二十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常務理事的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 1/3 )。

第二十四條常務理事會須有 2/3 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 2/3 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五條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1/3 常務理事或秘書處報請會長同意,可以提議召開常務理事會。

第二十六條本會設 會長 1 人,副會長若干人,其產生和任免程式執行建設部、民政部和本會章程的有關規定。

本會設名譽會長 1 人,名譽副會長、高級顧問若干人。

第二十七條本會設秘書處。

秘書處是理事會領導下的常設辦事機構,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秘書長負責制。

秘書處設若干工作部門,其設立程式執行建設部、民政部和本會章程的有關管理規定。

秘書處設秘書長 1 人,副秘書長若干人,上述人員須是社團的專職人員,任職年齡一般不超過 60 周歲,其產生和免去程式執行建設部、民政部和本會章程的有關管理規定。

第二十八條本會設若干辦事機構。

辦事機構是本會為開展某項特定工作的需要而設立的專門從事該項工作的內部機構。辦事機構以部門的形式設立,在理事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處負責協調、監督和指導其日常工作,其設立程式和工作範圍執行民政部和本會章程的有關管理規定。

辦事機構設主任 1 人,副主任若干人,其人選由秘書長提名,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後,由理事會聘任。

第二十九條本會設若干分支機構。

分支機構是本會為開展業務活動的需要,按其業務範圍科學劃分而設立的專門從事業務活動的內部機構。分支機構以專業委員會的形式設立,其設立程式和業務活動範圍執行民政部和本會章程的有關管理規定。

專業委員會設主任委員 1 人,副主任委員若干人。第三十條本會設立若干代表機構。

代表機構是本會在會址以外某省級行政區域設定的代表本會從事活動、承辦本會交辦的工作任務的內部機構。代表機構以代表處的形式設立。

代表處設主任 1 人 , 其人選由秘書長提名,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後由理事會聘任。

第三十一條本會設立若干實體機構。

實體機構 在理事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處負責協調、監督和指導其日程工作,其設立程式和工作範圍執行民政部和本會章程的有關管理規定。

第三十二條辦事機構、專業委員會和代表處實體機構是本會的組成部分,本身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上述機構必須遵守本會章程,接受本會的領導和管理,其名稱前應冠以本會名稱。

上述機構可以在本會章程規定的原則下制訂自己的管理辦法,在本會的授權範圍內開展活動、發展會員、收取會費。

上述機構不得再設立分支機構。

第三十三條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會長、副會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 70 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十四條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如超過任職年齡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建設部審查並經民政部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三十五條本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任期每屆四年,任期最長不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會員代表大會 2/3 以上表決通過,報建設部審查並經民政部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三十六條本會會長為本會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情況需由副會長或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應報建設部審查並經民政部批准同意後,方可擔任。

本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七條本會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檔案。

第三十八條本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畫;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受理事長委託,簽署有關重要檔案。

(六)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九條本會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四十條 本會單位會員會費:會員單位2000元/年,理事單位4000元/年,常務理事單位8000元/年,副會長、名譽副會長單位3萬元/年。個人會員會費:500元/年。

第四十一條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四十二條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四十三條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出納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四條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四十五條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建設部和民政部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四十六條本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七條本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式

第四十八條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本會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九條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 15 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建設部審查同意,並報民政部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五十條本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併等原因需要註銷的,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五十一條本會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建設部同意。

第五十二條本會終止前,須在建設部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五十三條經民政部辦理註銷登記手續。

第五十四條本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建設部和民政部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五條本章程修改經 2005 年 12 月 22 日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

第五十六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第五十七條本章程自民政部核准之日起生效。

地址位置

地址:三里河路21號甘家口大廈寫字樓10層

中國著名協會組織盤點

全國性行業協會

級別

協會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09年6月15日公布)

5A

中國銀行業協會 |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 中國企業聯合會 | 中國畜牧業協會 | 中國棉花協會 | 中國水利工程協會 |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 | 中國報關協會 | 中國建築業協會 |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 中國質量協會

4A

中國鹽業協會 | 中國冶金建設協會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 中國鑄造協會 |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 | 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 |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 | 中國電子商會 | 中國財務公司協會 | 中國服裝協會 |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 | 中國國際商會 |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 中國烹飪協會 |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 | 中國飯店協會 |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 |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 | 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 | 中國調味品協會 | 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 | 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 |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 |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 |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 中國建築防水協會 | 中國康復器具協會 | 中國膠粘劑工業協會 |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 |

3A

中國船東協會 |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 |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 | 中國機車商會 | 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 | 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 | 中國磚瓦工業協會 |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 | 中國拆船協會 | 中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 |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 |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 中國玩具協會 | 中國醫師協會 | 中國食用菌協會 |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 |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 | 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 | 中國倉儲協會 |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 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 | 中國漁業協會 |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 | 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 |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 |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 | 中國種子協會 |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 | 中國綠色食品協會 | 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 | 中國城市影院發展協會 |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 | 中國合唱協會 |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 |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 | 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 | 中國炭素行業協會 | 中國菱鎂行業協會 | 中國展覽館協會 | 中國日用雜品流通協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