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省、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基本信息

地震統計

中國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

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市區。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 55萬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

統計數字表明,中國的陸地面積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國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國的陸地地震竟占全球陸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數竟達到全球的1/2以上。當然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國的人口密、人口多;中國的經濟落後,房屋不堅固,容易倒塌,容易壞;第三與中國的地震活動強烈且頻繁有密切關係。

據統計,20世紀以來,中國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數,占國內所有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山火、土石流、滑坡等總人數的54%,超過1/2。從人員的死亡來看,地震是群害之首;而在經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最大的主要是氣象災害(洪澇),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要比地震大的多。

分布地帶

華北地震區

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遼寧的鐵嶺、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5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區

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區"、"台灣地震區"也是我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裡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儘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我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

還有"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裡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 1605年海南瓊山7.5級地震以及1918年廣東南澳7.3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當前的4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四川龍門山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

四川龍門山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廣元市、都江堰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龍門、茶坪、九頂等山。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綿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龍門山最高峰海拔2345米,海拔由盆地邊緣2000米向西逐漸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頂山海拔高達4984米,龍門山是四川強烈地震帶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來,共發生破壞性地震26次,其中芮氏6級以上地震20次。公元2008年5月12日,由於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發生芮氏8.0級地震(汶川大地震),這次地震共造成超過87150人死亡和失蹤(其中遇難人數69227人,失蹤17923人)。台北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雅安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約100公里。成都、重慶及陝西的寶雞、漢中、安康等地均有較強震感。據雅安市政府應急辦通報,震中蘆山縣龍門鄉99%以上房屋垮塌,衛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電。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介紹,2013年發生在雅安的7.0級地震與2008年汶川地震有一定的關聯性。

預報水平

我國目的地震預報水平的狀況,大體可以這樣概括:

我們對地震孕育發生的原理、規律有所認識,但還沒有完全認識;我們能夠對某些類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預報,但還不能預報所有的地震,我們作出的較大時間尺度的中長期預報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臨預報的成功率還相對較低。

我國的地震預報由於國家的重視和其明確的任務性,經過一代人的努力,已居於世界先進行列。在第四個地震活躍期內,曾成功地對海城等幾次大震做過短臨預報,因此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審,作為唯一對地震作出過成功短臨預報的國家,被載入史冊。

但是從世界範圍說,地震預報仍處於探索階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發展的規律,我們的預報主要是根據多年積累的觀測資料和震例,進行經驗性預報。因此,不可避免地帶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十六條規定: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

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程式發布。

任何單位或者從事地震工作的專業人員關於短期地震預測或者臨震預測的意見,應當報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按照前款規定處理,不得擅自向社會擴散。

在我國,地震預報的發布權在政府。屬於地震系統的任何一級行政單位、研究單位、觀測台站、科學家和任何個人,都無權發布有關地震預報的訊息。

發生原因

人類在揭開地震之謎的過程中,伴隨著豐富的想像,產生種種神話與傳說。

大約在12世紀,日本古曆書上有所謂“地震蟲”的描述。1710年,日本有書談及鯰魚與地震的關係時,認為大鯰魚臥伏在地底下,背覆著日本的國土,當鯰魚發怒時,就將尾巴和鰭動一動,於是造成了地震。我國古代對地 震這一特殊災害,也有專門描述。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地低下有一條大鱉魚,馱著大地,時間久了就要翻一翻身,於是大地就抖動起來,鱉魚翻身就是地震了。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地震認識從神話中走出。古希臘的伊壁鳩魯認為地震是由於風被封閉在地殼內,結果使地殼分成小塊不停地運動,即風使大地震動而引起地震。隨之出現了盧克萊修的風成說,即來自外界或大地本身的風和空氣的某種巨大力量,突然進入大地的空虛處,在這巨大的空洞中,先是呻吟騷動並掀起鏇風,繼而將由此產生的力量噴出外界,與此同時,大地出現深的裂縫,形成巨大的龜裂,這便是地震。再有亞里士多德提出,地震是由突然出現的地下風和地下灼熱的易燃物體造成。

20世紀伊始,科學家們開始深入研究地震波,從而為地震科學及至整個地球科學掀開了新的一頁。相繼提出比較有影響的假說有三:一是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內部不斷積累的應變能超過岩石強度時產生斷層,斷層形成後,岩石彈性回跳,恢復原來狀態,於是把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出來,引起地震,這是所謂“彈性回跳說”;二是1955年日本的松澤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導熱不均,部分溶融體積膨脹,擠壓圍岩,導致圍岩破例產生地震,這是所謂“岩漿衝擊說”;三是美國學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質在一定臨界溫度和壓力下,從一種結晶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結晶狀態,體積突然變化而發生地震的“相變說” 。

雖然,地震之謎迄今沒有完全解開,但隨著物理學、化學、古生物學、地質學、數學和天文學等多學科叫交叉滲透,深入發展,使地震學科取得長足的進步。

科學觀測

我國著名的地震學家傅承義教授曾經說過:“用現代的科學方法來觀測地震,在中國可以說是從一九二0年的甘肅大地震之後才開始的”。

一九二0年十二月十六日的海原8.5級地震,是一次世界地震史中有記載的最強烈的地震,因當時海原屬甘肅管轄,所以許多學者稱為甘肅大地震。在蘭州市白塔山三台閣的一塊匾上,稱這次大震是“環球大震”。

為了研究本次地震發生的原因,調查地震所造成的人畜傷亡和經濟損失,在一九二一年四月,內務部、教育部、農商部派遣的翁文灝、謝家榮等六委員赴災區調查。他們調查的目的,正如他們說的:“此行目的,有助於科學之研究,故除調查震災狀況,勘探山崩地裂諸現象外,多從事於地質之考察,俾明此次地震之起源及地殼之關係焉”。周總理一九六六年五月在接見邢台地震科學討論會代表時,對翁文灝、謝家榮等人的現場考察給予了高度評價。周總理指出:“說舊社會有了地震不去實踐,是否這樣差?一九二0年六盤山大地震總有人去看過,不要否定一切,歷史也要一分為二,批判吸收吆!”

一九二0年海原地震後,由當時的中央地質調查所正式開始負責地震工作。我國現代地震台開始建立,國內任何地方發生地震,中央地質調查所都要設法向政府報告,並作為研究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所以說,海原地震後,地震作為一門科學研究在我國正式開展起來。(摘自“地震知識”2003-08)

要廓清地震斷層帶,更要建立防護體制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19日透露,研究人員已勾畫出中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建房時避開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國內地主要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3月20日 《廣州日報》)

日本與盈江的地震以及各地頻發的自然災害,促使全人類進行著這樣一個思考:面對頻發的毀滅性天災,人類該何以防護?拿地震來講,雖說地震為天災,難以預測、不可避免,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面對地震時就無所事事、徒手待斃,相反,如果民眾有災難意識、社會有防護體制,將地震給人類帶來的損害降到可能中的最低,也可能能創造一些不幸中的萬幸。

地震並非無規律可循,地震也並非完全不可預測。一方面,這需要依靠地質研究人員對地震常發地帶進行勾畫;另一方面,位於地震常發地帶的政府部門、民間社團與普通百姓也要樹立地震防護意識,建立地震求助體制。我國地震局地質研究人員“已勾畫出中國21個大城市斷層帶”的成就以及“2020年將我國內地其他地震活動帶勾畫出來”的預期,讓我們看到了地震局及相關科研人員在第一方面的努力,這樣的成果,很是給以以欣慰之感。

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是,當下對於許多地區來講,地震防護意識與防護體制還基本為零。這並非危言聳聽,最基本的例證是,據2010年4月15日中央電視台報導,正在青海玉樹縣7.1級地震現場救援的武警青海玉樹州支隊副政治委員閻軍富表示,玉樹州州府結古鎮附近的西航村已經夷為平地,99%民房全部倒塌,整個玉樹地區,民房倒塌率超過85%。必須要承認的現實是,如果按當下地震工作人員所勾畫的斷層帶,玉樹恰恰位於“康定—甘孜地震帶”。而這一地震帶,在我們所學的中學地理課本中就已經被早早標記出。

放眼我國地震災難發生現狀,直接造成了我國地震遇難人數的居高不下。數據顯示,1900年以來,我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

玉樹地震中“99%民房全部倒塌”與“民房倒塌率超過85%”,以及我國地震死亡人數占全球一半以上的現實,告訴我們,我們缺的不是一張簡單的地震帶地圖,而是從政府到職能部門再到民間團體、從官員到普通百姓包括老人與孩子的一個全方位的立體式的地震防護體制。

這個防護體制,最起碼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房屋質量,即便不是全部房屋質量,也應該做到如溫總理所講的“重點幫助城鄉居民建設住房,更要把學校和醫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民眾最放心的建築”;其二,應急機制與物資儲備,一旦發生地震,要保證有基本的應急處理措施和充足的物資供應;其三,讓要每位居民都有充足的地震防護意識,學會做到如何自救與他救。

我國古代哲學向來強調“究天人之際”和“制天命而用之”。這要求我們在與大自然做鬥爭的過程中,要掌握好規律、把握好方法。應當說,有防患意識與防護體制,天災就不可怕;無防患意識與體制,相信小級別的天災也會有天塌下來一般的感覺。

城市斷層帶

中國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

2004年6月,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地震活動斷層探測技術系統——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開始實施,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是該項目首席專家。項目選擇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瀋陽等內地的21個大城市進行了探測研究。該項目於2008年4月順利完成,已基本查明了21個城市及其鄰區的主要斷層的分布、最新活動性和發震危險性,特別是排除了上海、天津、廣州、瀋陽、銀川、青島等城市的其中80條斷層的活動性。重慶作為最後一個未進行活動斷層探測的直轄市,當前也正在開展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河北省也自費在11個地市開展了同樣的探測工作。

2011年3月20日至21日,有網站報導“地震局公布北京上海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並相繼被各大網路媒體轉載。“京滬等21個大城市活動斷層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通過網路澄清中國地震局尚未公布21城市斷層帶報告及分布圖。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如果這句話不是出自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韓竹君研究員之口,我會覺得這是個天大的謊言。

“不是日本嗎?”我脫口而出。

“當然,更準確的說法是:中國和日本一樣,都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

他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中國人常為“我們用占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這7%的國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世界上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中國人抗震意識的薄弱,是我國和日本最大的區別。

以地質學家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卻是毫不意外:地震是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的。在中國,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西部地震頻度高,東部地震影響大

“都說中國發生地震多,可是我們為什麼沒有覺察呢?”我向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鄧乃恭研究員提出了這個問題。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國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級。”我仔細想了想才回答。

“不對,其實在2001年就有一場8.1級的地震——崑崙山地震。因為發生在荒無人煙的青藏高原,所以並不被大眾所知了,中國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這樣。”鄧乃恭的手指在《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上自北向南沿賀蘭山、六盤山、秦嶺、大涼山一線划過:“這是南北地震帶,它把我國分成了東西兩部分,西部地區的地震在頻度和烈度上都遠遠高於東部地區。地震‘偏愛’西部,往往西部發生5、6場地震,東部才發生1場地震。原因就是我國的‘鄰居’印度板塊太‘熱情’,不斷北移,把西部地區擠得太厲害了。” (劉晶晶/文 選自《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第6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