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

條例的指導思想是:從我國我軍的實際情況出發,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全面改革的需要,適應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建立完善的現役軍官服役制度,進一步加強軍官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建設。制定各項規定,既考慮到戰時,又考慮到平時;既注意當前軍隊建設的需要,又著眼於長遠的發展;既保持我軍特色,又借鑑外軍的一些有益做法。使之有利於軍官隊伍保持相對穩定,實現新老交替的正常化,有利於廣泛發現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調動廣大軍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三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00年1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江澤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1988年9月5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的決定》修正,根據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建設一支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軍官隊伍,以利於人民解放軍完成國家賦予的任務,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是被任命為排級以上職務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並被授予相應軍銜的現役軍人。
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後勤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第三條

軍官的選拔和使用,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注重實績、適時交流的原則,實行民主監督。

第四條

國家按照優待現役軍人的原則,確定軍官的各種待遇。

第五條

軍官符合本條例規定的退出現役條件的,應當退出現役。

第六條

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管全軍的軍官管理工作,團級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主管本單位的軍官管理工作。

第二章 現役軍官的基本條件和培訓

第七條

軍官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忠於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獻身國防事業;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軍隊的規章、制度,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三)具有勝任本職工作所必需的理論、政策水平,科學文化、專業知識,組織、指揮能力和健康的身體;
(四)愛護士兵,公道正派,廉潔奉公,艱苦奮鬥,不怕犧牲。

第八條

人民解放軍實行經院校培訓提拔軍官的制度。
軍事、政治、後勤軍官,擔任營級以下指揮職務的,應當經過初級指揮院校培訓;擔任團級和師級指揮職務的,應當經過中級指揮院校培訓;擔任軍級以上指揮職務的,應當經過高級指揮院校培訓。
在機關任職的軍官應當經過相應的院校培訓。
專業技術軍官應當經過與其所任專業技術職務相應的專業技術院校培訓。
優秀士兵經過院校培訓,可以提拔為軍官。

第九條

經軍隊院校培訓提拔軍官不能滿足需要時,平時可以挑選優秀士兵經過人民解放軍總部指定的其他訓練機構培訓合格後提拔為軍官,也可以招收軍隊以外的高等學校畢業生和專業技術人員入伍,任命為軍官;戰時可以從士兵、徵召的預備役軍官和非軍事部門的人員中直接任命軍官。

第三章 現役軍官的考核和職務任免

第十條

各級首長和政治機關應當按照分工對所屬軍官進行考核。
考核軍官,應當採取領導和民眾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軍官的基本條件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軍官考核標準,以工作實績為主,全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任免軍官職務的主要依據。
任免軍官職務,應當先經考核;未經考核不得任免。

第十一條

軍官職務的任免許可權:
(一)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至正師職軍官職務,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任免;
(二)副師職(正旅職)、正團職(副旅職)軍官職務和高級專業技術軍官職務,由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總後勤部部長和政治委員、大軍區及軍兵種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或者相當大軍區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副大軍區級單位的正團職(副旅職)軍官職務由副大軍區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
(三)副團職、正營職軍官職務和中級專業技術軍官職務,由集團軍軍長和政治委員或者其他有任免權的軍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獨立師的正營職軍官職務由獨立師師長和政治委員任免;
(四)副營職以下軍官職務和初級專業技術軍官職務,由師(旅)長和政治委員或者其他有任免權的師(旅)級單位的正職首長任免。
前款所列軍官職務的任免,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程式辦理。

第十二條

在執行作戰、搶險救災等緊急任務時,上級首長有權暫時免去違抗命令、不履行職責或者不稱職的所屬軍官的職務,並可以臨時指派其他軍人代理;因其他原因,軍官職務出現空缺時,上級首長也可以臨時指派軍人代理。
依照前款規定暫時免去或者臨時指派軍人代理軍官職務,應當儘快報請有任免權的上級審核決定,履行任免手續。

第十三條

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
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在艦艇上服役的營級和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四十五歲和五十歲。
作戰部隊的師級和軍級職務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師級和正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副軍職軍官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三歲。

第十四條

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系統、後勤基地和分部、院校、科技單位的團級以下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相應規定執行;師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五歲;副軍職和正軍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五十八歲和六十歲。

第十五條

人民解放軍各總部機關、大軍區級機關的營級以下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的相應規定執行;師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五十五歲;副軍職和正軍職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五十八歲和六十歲。總部機關的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四十五歲,工作需要的,可以延長五歲;大軍區級機關的團級職務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為四十五歲,少數工作需要的,可以延長三歲。
擔任總部主要領導職務的軍官,任職的最高年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十六條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八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擔任中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少數工作需要的,按照任免許可權經過批准,任職的最高年齡可以適當延長,但是延長的年齡最多不得超過五歲。

第十七條

各級主官平時任職的最低年限:
擔任排級主官職務的,三年;
擔任連級主官職務的,四年;
擔任營級主官職務的,三年;
擔任團級主官職務的,四年;
擔任師(旅)級主官職務的,三年。
軍級以上主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四級艦艇、飛行中隊、飛彈連隊的主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為三年;三級艦艇、飛行大隊、飛彈營的主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為四年。

第十八條

機關和院校的股長、科長、處長、部長及相當領導職務的軍官,任職的最低年限參照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執行。
機關和院校的參謀、幹事、秘書、助理員、教員等軍官,每個職務等級任職的最低年限為三年。

第十九條

專業技術軍官任職的最低年限,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二十條

軍官任職滿最低年限後,才能根據編制缺額和本人德才條件逐職晉升。
軍官德才優秀、實績顯著、工作特別需要的,可以提前晉升;個別特別優秀的,可以越職晉升。

第二十一條

軍官職務應當按照編制員額和編制職務等級任命。

第二十二條

軍官不勝任現任職務的,應當調任下級職務或者改做其他工作,並按照新任職務確定待遇。

第二十三條

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軍隊可以向非軍事部門派遣現役軍官,執行軍隊交付的任務。

第二十四條

軍官可以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改任軍隊文職幹部。

第四章 現役軍官的獎勵和處分

第二十五條

軍官在作戰和軍隊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或者取得顯著成績,以及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其他較大貢獻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給予獎勵。
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榮譽稱號以及其他獎勵。

第二十六條

軍官違犯軍紀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行政處分分為: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降銜、降級;撤職;開除軍籍以及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其他行政處分。

第二十七條

對被撤職的軍官,根據其所犯錯誤的具體情況,任命新的職務;未任命新的職務的,應當確定職務等級待遇。

第二十八條

軍官違法亂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現役軍官的待遇

第二十九條

軍官實行職務軍銜等級工資制和定期增資制度,並按照國家和軍隊的有關規定享受津貼和補貼。具體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軍官按照規定離職培訓、休假、治病療養以及免職待分配期間,工資照發。

第三十條

軍官享受公費醫療待遇。有關部門應當做好軍官的醫療保健工作,妥善安排軍官的治病和療養。

第三十一條

軍官每年休假一次。
執行作戰任務部隊的軍官停止休假。
國家發布動員令後,按照動員令應當返回部隊的正在休假的軍官,應當自動結束休假,立即返回本部。

第三十二條

軍官具備家屬隨軍條件的,經師(旅)級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批准,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無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隨軍,是農村戶口的,轉為城鎮戶口
部隊移防或者軍官工作調動的,隨軍家屬可以隨調。
軍官年滿五十歲、身邊無子女的,可以調一名有工作的子女到軍官所在地。所調子女已婚的,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無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隨調。
隨軍的軍官家屬、隨調的軍官子女及其配偶的就業和工作調動,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三條

軍官犧牲、病故後,其隨軍家屬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第六章 軍官退出現役

第三十四條

軍官達到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的,應當退出現役。
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
擔任作戰部隊師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擔任作戰部隊軍級職務的,副職五十八歲,正職六十歲;
擔任其他職務的,服現役的最高年齡與任職的最高年齡相同。

第三十五條

軍官未達到服現役的最高年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退出現役:
(一)傷病殘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
(二)受軍隊編制員額限制,不能調整使用的;
(三)調離軍隊,到非軍事部門工作的;
(四)有其他原因需要退出現役的。

第三十六條

軍官退出現役的批准許可權與軍官職務的任免許可權相同。

第三十七條

擔任師級以上職務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退出現役後作退休安置,有的也可以作轉業安置或者其他安置。
擔任團級以下職務和初級、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退出現役後作轉業安置或者其他安置。
對作轉業安置的軍官,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職業培訓。
未達到服現役的最高年齡,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軍官,退出現役後作退休安置。
服現役滿三十年以上或者服現役和參加工作滿三十年以上,或者年滿五十歲以上的軍官,擔任師級以上職務,本人提出申請,經組織批准的,退出現役後可以作退休安置;擔任團級職務,不宜作轉業或者其他安置的,可以由組織批准退出現役後作退休安置。

第三十八條

軍官達到服現役的最高年齡,符合國家規定的離休條件的,可以離職休養。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經過批准,可以提前或者推遲離休。

第三十九條

軍官退出現役後,由政府安置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軍官離職休養和軍級以上職務軍官退休後,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安置管理。

第四十條

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軍官任職不滿八年的,排級職務軍官未達到服現役最高年齡的,連級以上職務軍官未任滿本級任職最低年限的,除組織安排或者經組織批准外,不得退出現役。
平時軍官要求提前退出現役、未獲批准,經教育仍堅持退出現役的,給予降職處分或者取消其軍官身份後,可以作出退出現役處理。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1989年1月1日起施行。1978年8月18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1978年8月19日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服役條例》同時廢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