膛線

膛線

膛線可說是槍管的靈魂,膛線的作法在於賦予彈頭鏇轉的能力,使彈頭在出膛之後,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雖然在15世紀就有使用膛線的紀錄,但是由於製造工藝的困難,要到18世紀才得以普及。一般而言,槍械的口徑應是從來複線的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但是例外太多,已成不了一個原則. 比如說,38和.357是一樣的口徑,只是一個量的是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一個量的是陰線到陰線的距離。當然,兩者的彈頭長度有所不同,但光以口徑而言是一樣的,膛線的數目,沒有一個標準。槍管的要求不只是堅硬,抗壓和高溫. 另一個必備的特性是韌性,也就是說槍管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否則太硬會造成金屬太脆的結果。

基本信息

膛線定義

膛線膛線
膛線亦稱來複線,槍膛內呈螺鏇形凹凸的線。凹下的部分稱為陰膛線,凸起的部分稱為陽膛線。膛線的作用是使彈頭鏇轉運動,以保持飛行穩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大侵徹力。中國軍隊現有武器的膛線都是有鏇線。

歷史源流

使用膛線記錄使用膛線記錄
早期的槍炮都是沒有膛線的,因而射擊距離近、精度差。最早在槍管壁上拉出膛線的是1498年維也納的Caspar Kollner,不過他的膛線是直直兩條線,應該是用來加快裝填速度,而非用來提高準確度的。真正使用螺鏇式膛線的據信是在1500年到1520年間,在今天德國紐倫堡地區開始的;現在還保存的最早一支有膛線的槍是1544年在瑞士製造,現存於蘇黎世博物館。英國伍爾威奇兵工廠的陳列室內保留有一些17世紀製造的線膛步槍,槍管里有明顯的鏇轉膛線。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抗英部隊由於使用了線膛槍將裝備滑膛槍的英國人打得落花流水。15世紀末期,德國人研製出一種線膛槍。

有了膛線,子彈就可以高速鏇轉,從而在空中穩定飛行,指到哪裡打到哪裡。這裡需要作一點小小解釋。膛線的英文單詞是“rifling”,這個詞源於古高地日耳曼語中的“riffilon”,原文為“波紋”、“細浪”。後來,又派生出“rifle”(線膛步槍)這個詞。不過,我國早年將“膛線”翻譯成了“來複線”,“線膛步槍”翻譯成了“來復槍”。

相關故事

1854年,英國測量員意特沃斯奉命改進槍的性能,正當他無計可施時,忽然間聯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認為,陀螺之所以能鏇轉,是因為它不僅圍繞著本身的軸線轉,而且陀螺軸線還圍繞著垂直軸線鏇轉,轉得越快,站得就越穩,擺動角越小,因而不但保持方向不變,還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於是,他很快在槍管內刻制螺鏇膛線。遺憾的是意特沃斯的成功試驗並沒有受到重視,他研製成功的意特沃斯步槍也無人問津。直到若干年後的1865年,另一位英國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發明的膛線基礎上進行改進,才使膛線在槍上獲得泛的套用。隱藏在槍膛內的膛線,凹下去的小槽被稱為陰線,凸起來的則叫陽線,兩條相對陽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叫口徑,子彈頭的直徑比口徑稍大一些,這叫過盈,只有這樣才能使子彈頭嵌入膛線而鏇轉。

作為一名曾發明過爆炸彈頭的發明家,梅特福發明淺陰線和稍帶圓角的陽線,這種膛線結構保證了膛線內不因使用黑火藥而堆積過多的火藥殘渣。應該說,梅特福膛線是一種黑火藥時代較為成功的膛線。

膛線原理

線膛槍的原理並不複雜。當子彈在火藥氣體的作用下嵌人膛線時,便沿著膛線向前運動,同時開始鏇轉,鏇轉的彈頭與陀螺相似,子彈軸相當於陀螺軸,彈道的切線,即彈頭離開槍口後的飛行方向相當於垂直軸。彈頭的轉速達每秒3000轉,它不但繞著彈頭做圓圈運動,且彈頭的軸線始終圍繞著彈道切線做錐形運動,從而能克服空氣阻氣,不斷向前飛去,保證彈頭穩定地向前飛行。因此,一顆小小的子彈竟能飛幾千米的距離,其道理就不難理解了。

膛線的條數多少常與槍的口徑大小有關,一般在3~12條之間,手槍、衝鋒鎗、步槍等常為4條,口徑大一些的機槍是8條。膛線的方向有右鏇和左鏇兩類,現在一般均採用右鏇,究其原因,不過是習慣而已。有了膛線,子彈頭離開槍口時的鏇轉速度就可高達每分鐘鏇轉20萬轉了,這樣就保證了彈頭足夠的飛行穩定性,保證了子彈的飛行距離。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槍均改成了線膛槍,滑膛槍也還在使用,如霰彈槍就採用滑膛,打獵用的獵槍由於要求的射擊距離不遠,又使用霰彈,故也採用滑膛槍。此外,箭形彈等一些特種槍彈也採用滑膛,因為它主要靠尾翼穩定,不需要線膛來幫助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