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

不平

不平,形容詞,一般指道路坑坑窪窪的不平整;也可用來形容某個人遇到不平的事而激動,憤怒或不滿心情。《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景帝居禁中,……條侯心不平。氓積不平鳴未得,溪山嘯聚樹刀槍。”《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 仙芝妄號‘大將軍’,檄諸道,言吏貪沓,賦重,賞罰不平。” 陳志歲《題岷崗旗窟》詩:“做人先做好兒郎,恐吏恐他肥膩腸。”《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西秦涼州牧軻彈與秦州牧益州牧不平,軻彈奔涼。

基本信息

詞條及拼音

詞目:不平

拼音:bù píng

釋義:

(1)指不公平。

《漢書·項籍傳》:“項王為天下宰,不平。”

(2)因不公平的現象而引起的不滿或憤怒的情緒。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景帝居禁中,……條侯心不平。”《江南靖士詩稿·題岷崗旗窟》:“做人先做好兒郎,恐吏恐他肥膩腸。氓積不平鳴未得,溪山嘯聚樹刀槍。”(摘自《載敬堂集》)

基本解釋

1.[wrong;grievance;injustice;indignant;resentful]

不公平;

2.人生道路顛,困難重重;

3.指路不平,太凹凸;

4.不公平的事;

5.不平的事而激動,憤怒或不滿;

先生不平,具狀其囊狼憐惜之意。——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引證解釋

1、不均平;不公正:

《詩·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 鄭玄 箋:“責三公之不均平,不如山之為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為天下宰,不平。”《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 仙芝妄號‘大將軍’,檄諸道,言吏貪沓,賦重,賞罰不平。” 許傑 《放田水》二:“天地間不平的事情,每每是這個樣子”;

2、指不公正的事或人:

唐 司空圖 《馮燕歌》:“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已為不平能割愛,更將身命救深冤。” 陳志歲《題岷崗旗窟》詩:“做人先做好兒郎,恐吏恐他肥膩腸。氓積不平鳴未得,溪山嘯聚樹刀槍。”沙汀 《航線》:“波濤洶湧著,血和火洶湧著,好象就要吞滅掉這一切的不平”;

3、憤慨,不滿:

《楚辭·九辯》:“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 唐 盧照鄰 《劉生》詩:“ 劉生氣不平,抱劍欲專征。”《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卻其銀釵,受其紈扇。婦人欣然而去。 莊子心下不平。” 《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世子忽率領眾官員出郭迎接,問其歸國之故。莊公將桓王不用之語,述了一遍,人人俱有不平之意。”柳亞子 《嵐山渡月橋有感》詩:“何緣渡月橋邊水,長向人間訴不平”;

4、不適,欠安:

《漢書·王嘉傳》:“今聖體久不平,此臣嘉所內懼也。”《北史·藝術傳下·徐謇》:“孝文遷洛 ,稍加眷待,體小不平,及所寵馮昭儀有病,皆令處療”;

5、不和;不睦:

《後漢書·龐參傳》:“ 參素與洛陽令祝良不平。”《隋書·滕穆王瓚傳》:“ 瓚妃宇文氏,先時與獨狐皇后不平。”《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西秦涼州牧軻彈與秦州牧益州牧不平,軻彈奔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