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閔行區友愛實驗中學

上海市閔行區友愛實驗中學,屬教育機構,該學校創建於1969年9月,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友愛實驗中學創建於1969年9月,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學校毗鄰上海紫竹科學園區、華東師範大學和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多年來,友愛實驗中學以嚴格的管理和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在社會上贏得良好聲譽。
1999年,原塘灣中學合併到友愛實驗中學。
2002年,閔行區啟動第二輪“加強國中建設”實施工程,友愛實驗中學領導班子抓住機遇,對學校原有校舍進行改建,對教學設備進行補充,學校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2003年以來,學校領導班子認真總結以往辦學經驗,尋找新的增長點,把握髮展突破口,以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為中心,以構建和諧學校文化為主鏇律,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進入平穩發展時期。

校舍規模

學校占地27畝,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綠化面積5500多平方米。現有21個教學班。有綜合教學、實驗、圖書樓4幢,教室、辦公室、微機房、實驗室、儀器室、圖書閱覽室、科藝體活動室、少先隊活動室、心理輔導室等布局合理、寬敞明亮、設備整齊,為學生提供了完善的學習條件。學校為每個教師配備了辦公專用計算機,為教師網上備課提供了方便。

 師資隊伍

友愛實驗中學現有教職工9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人,中級職稱教師44人,平均年齡36歲左右。其中現有區級骨幹教師6人,上海市園丁獎1人,區級優秀班主任3人,是一支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在這支隊伍中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他們在各自的教育教學崗位上為友愛實驗中學的發展默默地奉獻了大半生的精力,是友愛實驗中學歷史發展的見證人。也有一大批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教師,是他們給這所學校帶來了勃勃生機,注入了新的活力。

 學校特色

l“志願者服務行動”
(一)、組織機構
志願者服務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顧向東(校長)
副組長:錢麗瑛(團隊幹部)
成員:羅海華(政教主任)費萍華(教導主任)
余雲洲(教導副主任)劉勝武(教科室主任)
友愛實驗中學教師志願者服務隊
負責人:錢麗瑛
成員:劉春王培紅
隊員:共65人(其中黨員20人,團員24人,其他民眾21人)
“友愛實驗中學綠色先鋒志願者服務大隊”
負責人:錢麗瑛
隊長:
隊員:20人組成(每學期會有變動)
(二)、保障機制
為保證志願者服務活動的有效開展,我們研究制定了《友愛實驗中學志願者活動章程》。《章程》共分8章22條。在《章程》中規定了志願者服務活動的總則、基本原則、活動內容、活動基地、組織機構、考核與獎勵等項內容。保障了我校志願者服務活動的紮實開展。
(三)、活動開展的基本情況
閔行區友愛實驗中學的志願者服務隊正式建於2001年4月,並於2004年在吳涇公園掛牌成立社區環保志願者基地。7年來,志願隊以“立足校園,面向社區,服務社會”為行動口號,接過市“綠色衛士”勞模王顯明的“撈竿”,大力宣傳實踐志願者文化,在校園、社區先後開展了“創綠色家園、爭做環保小衛士”和“飲水思源,保護母親之河"等大量行之有效的志願服務工作。志願隊人員數也從原來的十幾人擴大到現在的幾百人,幾年來的志願活動次數累計達到250多次。
7年來,為保護好、愛護好我們的“母親河”,志願隊組織了志願者無私地貢獻出自己的業餘時間,堅持每月兩次義務打撈黃浦江,並向廣大社區居民宣傳:要珍愛自己的家園,保護好自己的母親河,要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要努力做到不亂扔垃圾,提高環保意識。通過幾年的努力,廣大志願者們均體會到了愛護母親河、保護母親河的重要。多年來服務隊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一是從社區發展著想,建立健全一套科學規範的社區化運作機制。二是從陣地建設著眼,努力構建“三位一體”的志願者服務體系。三是從隊伍建設著力,建立多層次的志願者服務隊伍。雖然幾年來,學生志願者由於升學關係在一批批的換,但是這支隊伍的聲勢卻在不斷壯大。為了更好的保證“保護母親河”品牌工作的聯動性、參與性、實效性、長效性和機制性,每次活動加入了教師志願者帶著學生志願者一起打撈黃浦江垃圾。這樣一來既能增強服務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更能保證了學生的安全性。為更好的繼承“綠色環保衛士”王顯明的遺志,志願者在定期志願前往黃浦江吳涇段打撈垃圾的基礎上,自己總結掌握潮汛規律,自己動手製作打撈工具,為更好的持續開展好這一活動,為家鄉的環保盡一己之力。
為了動員更加廣泛的志願者參加到環保志願者活動中來,志願者們相繼開展了“保護母親河,共建環境優美鎮”暑期系列活動,包括開展“保護家鄉水資源的金點子”徵集活動、“保護母親河,共建環境優美鎮”書籤設計比賽和“保護母親河,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作品徵集賽等。青少年志願者們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紛紛提出了保護家鄉水資源的金點子,共收到金點子30份。我校的作品《保護母親河,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獲得了鎮的特等獎。隨著學校外省市學生的增多,志願者們還匯聚在一起開展了“保護生態環境,愛我母親河”外來青年建設者腳踏車環保宣傳活動。志願者們從新落成的濱江大道出發,展開了以“保護生態環境,愛我母親河”為主題的腳踏車環保宣傳活動。除此之外每年志願者還參與那些常規志願活動,如三五學雷鋒、義務植樹、義務獻血和宣傳活動等。在推進“文明城區、文明人”活動中,志願者積極開展了社區環保宣傳活動。他們與造紙廠聯繫,現場為小區居民換再生紙品,並且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搬運報紙和雜品;與此同時,他們還進行了節水、節電宣傳,保護野生動物宣傳與減少白色垃圾,回收舊電池等宣傳,並且還進行了現場回收廢舊電池活動。
7年來,這支環保志願服務隊用自己的行動努力實現了“保護母親河”的承諾。今後,志願者們還將一如既往地開展環保活動,為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貢獻青春與力量!
(四)、環保教育活動的四個步驟。
1、宣傳發動
2、競賽展示活動
3、參觀體驗活動
4、調查研究活動
(五)、志願者服務活動取得的成果
1、自從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以來,我校師生共組織學生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2500多人次;組織學生進行科技、文藝、消防等宣傳活動31次;深入社區街道開展“啄木鳥”活動6次;紅領巾義賣活動7次;“獻愛心”扶貧幫困12次;教師義務獻血活動四次;教師為社區民眾義務培訓(電腦、社區民眾藝術培訓等)860多人次;黨員幹部義務聯繫困難學生150多人次。
2、學生和青年教師在活動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們在義務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一個青少年學生身上沉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享受到了快樂,體驗到了幸福,使自己的人生經歷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實。同時也深刻地教育了社區民眾。對形成良好的行為品質,塑造良好校風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連續幾年下來,學校志願者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己覆蓋了整個學校,內容也不斷擴展,從動手打撈到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現已形成學校自己的校本教材,被文匯報、解放日報、閔行報、青年報等多家報紙及媒體報導。在當地產生了深刻地影響
4、取得的成績:
2004年09月我校環保志願者服務隊和吳涇公園掛牌成立環保實踐基地
2005年03月友愛實驗中學榮獲上海市第20屆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2005年05月初一(3)中隊“愛之舟”小隊被評為2004年區少先隊優秀小隊
2005年05月友愛實驗中學團總支榮獲吳涇鎮“保護母親河,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創意設計比賽特等獎
2005年志願服務隊活動受到區團委點名要求在區六一集會上展示風采;
2005年10月友愛實驗中學學生團的《環保小衛士》獲得吳涇鎮“五年巨變,青春更顯風采”小品比賽三等獎
2006年03月王晨辰同學被評為2005年度閔行區“環保小衛士”
2005年10月02日《解放日報》第三版報導宣傳
2005年10月08日《上海城市導報》第二版報導宣傳
2005年10月10日《閔行報》第六版報導宣傳
2005年12月18日《文匯報》第四版報導宣傳
2006年08月01日新華社《上海導報》宣傳
2006年08月02日《上海法制報》第三版報導宣傳
2006年08月26日《解放日報》報導宣傳
2006年世紀出版社《激情中國》一書出版報導關我校環保志願服務隊事跡
2007年5月推出了友愛實驗中學環保教育校本教材。
2008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到來之際,閔行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對友愛實驗中學志願者服務活動進行了跟蹤採訪報導。3月22日晚,10位志願者代表在上海東方衛視演播室接受了主持人專題採訪,並領取了上海水資源保護基金會頒發的“藍色水滴獎”。
l華東師範大學支持友愛實驗中學辦學合作項目
(一)、華東師範大學支持友愛實驗中學辦學項目合作正式啟動
2007年10月19日,華東師範大學支持友愛實驗中學辦學項目合作正式啟動。華東師範大學、閔行區教育局、吳涇鎮政府領導以及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校長、吳涇鎮各中國小校長以及社區領導和民眾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由吳涇鎮政府姚海娟副鎮長主持。吳涇鎮領導和華東師範大學領導為項目啟動進行了揭牌。校長顧向東、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校長陳劍波、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辦公室馮大鳴主任作了發言,閔行區教育局朱越副局長和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袁雯同志做了講話。
上海紫竹科學園區和華東師範大學落戶吳涇鎮,給吳涇鎮經濟、文化和教育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地理優勢,2007年上半年,由鎮政府出面,華東師範大學、閔行區教育局和友愛實驗中學共同協商,達成了華師大支持友愛實驗中學辦學合作意向。6月份,華師大基教處和有關學校領導來我校深入調研。8月份,華師大基教處馮大明教授來友愛實驗中學作了專題報告,為項目合作正式啟動做了準備。
今天的項目啟動儀式標誌著項目合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未來三年,在華師大基教處支持、幫助下,友愛實驗中學將在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改革、教育科學研究和學校內部文化建設等方面得到進一步加強。
我們相信,在吳涇鎮政府、閔行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在華東師範大學基教處的具體指導下,經過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合作項目一定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二)、華師大支持我校辦學項目合作開展情況
為充分利用華東師範大學的科研力量,促進學校內涵發展。今年上半年,由鎮政府出面,華東師範大學、閔行區教育局和友愛實驗中學共同協商,初步達成華師大支持友愛實驗中學辦學合作意向。
l2007年6月份,華師大基教處和有關學校領導來友愛實驗中學深入調研,對項目合作的意義、合作領域和前期準備工作進行論證。
l2007年8月份,華師大基教處馮大明教授來友愛實驗中學作了專題報告,為項目合作啟動做了準備。
l2007年10月19日,華東師範大學支持友愛實驗中學辦學項目合作正式啟動。華東師範大學、閔行區教育局、吳涇鎮政府領導以及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和吳涇鎮各中國小學校領導、社區領導和民眾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吳涇鎮政府姚海娟副鎮長主持。吳涇鎮領導和華東師範大學領導為項目啟動進行了揭牌。校長顧向東、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校長陳劍波、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辦公室馮大鳴主任作了發言,閔行區教育局朱越副局長和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袁雯同志講了話。我們期望在鎮政府、教育局的支持和華師大基教處的具體指導下,經過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合作項目取得預期成果。
啟動儀式標誌著項目合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l2007年10月31日,學校領導班子參加了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的考察活動。聽取了校長陳劍波、名譽校長陸繼椿對學校辦學情況的介紹,學校探究教研組也介紹了他們教研活動開展情況。通過考察,對下一階段項目合作有了大體思路。
l2007年11月份,根據項目合作整體安排,我校制定出了《2007年“項目合作”實施計畫》。
l2008年1月11日,下午1:00,華東師範大學趙中建教授來學校開展“學校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工作。下午3:20分,為全體教師作了主題為《創新的世界與教育的創新》的報告。
l2008年1月14日上午,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培訓中心副主任劉莉莉教授來我校針對學校發展規劃和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等方面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劉教授聽取了顧向東校長、徐劍波書記和其他行政幹部、骨幹教師對學校和各部門工作的匯報,對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為今後我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拓寬了新的思路。
l2008年3月12日赴華東師範大學一附初考察學習
為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過程管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月12日,在校長顧向東帶領下,友愛實驗中學一行10人赴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進行為期一天的考察學習。上午分年級和學科聽了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等七門課程,下午參加了數學教研組和英語教研組組長的校本研究活動。一附初濃厚的教研組研究氛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初級中學(民辦新華初級中學)位於虹口區中州路102號。創辦於1997年8月,是上海市重點中學華東師大一附中高國中脫鉤後經虹口區人民政府和華東師大協商,利用虹口區原一所薄弱中學進行辦學模式試驗和教育體制改革的虹口區第一所公辦轉制試點學校。
學校現有32個教學班,學生1500人,教職工100餘人,其主要來源為華東師大一附中有著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在編骨幹教師,同時吸收了一部分區重點中學以及外省市優秀教師,還聘用了一些剛退休的本校及兄弟學校骨幹教師。
幾年來,他們的教學質量一直穩步提升,重點中學升學率在70%以上。就是這樣一所市重點初級中學本來跟友愛實驗中學這樣一所城鄉學校沒有什麼可比性,但是,教育教學工作目標的一致性和學校教育共同的價值取向仍然讓我們感覺有很多可供借鑑的地方。
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研活動圍繞一個統一的主題。這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是“精講精練”,教師針對主題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落實相關要求。教學研究活動中教師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本堂課進行說課評課。內容顯得充實而又深刻。
2、教師對教材的研究非常透徹而又深入。語文講求“一課一得”,並提出“要讓學生走出題海,教師必須鑽進題海”的口號,這無形中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客觀上也要求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鑽研學生,針對學生實際備好課、上好課。
3、教師的專業素養較高,課堂教學紮實有效,具有敬業精神。
4、學生具有良好的日常行為規範,不羞怯,對人禮貌、熱情。
l3月19日,華東師範大學馮大鳴教授來友愛實驗中學與顧向東校長對下一階段項目合作情況進行磋商。

 獲獎情況(學校現有榮譽)

l閔行區教師合唱比賽獲得銅獎
l“上海市親職教育實驗基地學校”。
l閔行區教育局評為“優秀家長學校”。
l“閔行區心理輔導合格學校”。
l“閔行區行為規範示範學校”
l閔行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命名為“閔行區A級二等學校”
l“閔行區綠色學校”
l“閔行區五好黨支部”
l“吳涇鎮先進黨支部”
l“上海市安全文明單位”

 單位領導:

現任校長、書記:顧向東

組織機構

學校現有組織機構:
校委會: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及日常工作
黨支部:黨建工作、教師思想建設、學校文化建設等。
工會委員會: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以及職工文化體育活動等。
教導處:學校教學及有關日常工作
政教處:學生管理及德育工作
總務處:後勤保障工作
人事:工資、檔案管理、人事安排等工作
團委、少先大隊委員會:團隊建設、組織共青團及少先隊活動

上海市閔行區中學一覽

上海市閔行區梅隴中學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 上海市閔行第二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三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四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五中學 | 上海市閔行中學 | 上海市文綺中學 | 上海市吳涇第二中學 | 上海市吳涇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八中學 | 上海民辦燎原高級中學 | 上海市盧灣區高興學校 | 上海市羅陽中學 | 上海市民辦福苑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民辦信宏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莘松中學 | 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實驗基地附屬中學 | 上海市莘光學校 | 上海市莘莊中學 | 上海市民辦復旦萬科實驗學校 | 上海市民辦文來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七寶第二中學 | 上海市七寶中學 |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中學 | 上海市古美中學 | 上海市建虹高級中學 | 上海市龍柏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上虹中學 | 上海市新基礎教育實驗學校 | 上海西郊民辦高級中學 | 上海市航華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中學 | 上海美國學校 | 上海閔行區諸翟學校 | 上海市閔行區紀王中學 | 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 | 上海市閔行區曹行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顓橋中學 | 閔行區友愛實驗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北橋中學 | 上海馬橋強恕中學 | 上海市民辦馬橋強恕高級中學 | 閔行區杜行中學 | 閔行區杜行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魯匯中學 | 閔行區陳行中學 | 閔行區題橋中學 | 莘格高級中學 | 上海市田園高級中學 | 上海西南工程學校 | 上海市閔行區友愛實驗中學 |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 上海市民辦上寶中學 | 教研所附校民辦上寶中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