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閔行區顓橋中學

上海市閔行區顓橋中學

一、學校概況 顓橋中學始創於1948年,是一所具有近七十年磨礪積澱的學校。1948年3月,地方著名人士張翼(字鳳三)先生創辦“上海縣顓橋職業中學”。1949年2月改為公立,更名為“上海縣初級技術學校”。1953年8月,更名為“江蘇省上海農業學校”。1954年8月,學校改名為“上海縣顓橋初級中學”,成為普通中學。1955年8月正式遷至現址。1958年8月,更名為“上海縣顓橋中學”,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998年6月,顓橋中學與紫江中學兩校合併。2003年6月,顓橋中學初、高中分離(高中名為上海市田園高級中學)。2005年7月,顓橋中學與閔行中學聯合辦學。2011年7月,顓橋中學恢復自主管理。2016年12月,與上寶中學互助辦學。 杏壇風雨,沐浴錦繡春暉;桃李芬芳,造就英才輩出。在近七十年的辦學歷程中,顓橋中學取得過輝煌的成就,為區域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近年來,在閔行區教育局、顓橋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指導下,全體顓中人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確立了“學思知行,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沉穩務實地開展幸福文化建設,促進師生健康幸福成長。 學校是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紅旗大隊、上海市安全文明示範校、上海市平安示範單位、上海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上海市民眾體育先進單位、閔行區中國小日常行為規範示範校、閔行區低碳科普示範學校、閔行區共青團號、閔行區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系統先進集體……

基本信息

二、學校現在

1.學校硬體。學校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191平方米,其中圖書館252平方米,室內體育館面積1752平方米,體育用地21732平方米,跑道為400米環跑。學校有教室用房41間,教學輔助用房15間,其中物理、化學實驗室各2間,生命科學實驗室2間,勞技室1間,多媒體教室2間,音樂、美術專用室各1間,心理輔導室1間,語言室1間,電腦房2間,學生教室配置多媒體33套。

2.教師隊伍。教職工共100人,其中在編教師95人,男教師20人,女教師75人,平均年齡為39歲,研究生學歷教師16人,本科學歷教師78人,高級教師11人,一級教師47人,二級教師29人。學校有上海市名師後備2人,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後備1人,希望之星2人,區骨幹教師5人、區骨幹後備教師8人,區名師工作室學員2人,區骨幹教師基地學員6人。

3.生源狀況。學校生源主要來自顓橋國小、田園外小(金都、銀都校區)和申莘國小等三所對口國小。學校現有4個年級、33個班級、1100餘名學生。

4、辦學理念與特色。2013年起,學校不斷探索、實踐、完善“學思知行,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通過“基礎+特色”的課程體系,實施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師生健康幸福發展。其中,以航天科技為核心的特色教育在市、區產生了一定影響力,2014年,學校正式掛牌為上海市航天科技特色學校。

上海市閔行區中學一覽

上海市閔行區梅隴中學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 上海市閔行第二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三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四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五中學 | 上海市閔行中學 | 上海市文綺中學 | 上海市吳涇第二中學 | 上海市吳涇中學 | 上海市閔行第八中學 | 上海民辦燎原高級中學 | 上海市盧灣區高興學校 | 上海市羅陽中學 | 上海市民辦福苑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民辦信宏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莘松中學 | 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實驗基地附屬中學 | 上海市莘光學校 | 上海市莘莊中學 | 上海市民辦復旦萬科實驗學校 | 上海市民辦文來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七寶第二中學 | 上海市七寶中學 |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中學 | 上海市古美中學 | 上海市建虹高級中學 | 上海市龍柏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上虹中學 | 上海市新基礎教育實驗學校 | 上海西郊民辦高級中學 | 上海市航華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中學 | 上海美國學校 | 上海閔行區諸翟學校 | 上海市閔行區紀王中學 | 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 | 上海市閔行區曹行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顓橋中學 | 閔行區友愛實驗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北橋中學 | 上海馬橋強恕中學 | 上海市民辦馬橋強恕高級中學 | 閔行區杜行中學 | 閔行區杜行中學 | 上海市閔行區魯匯中學 | 閔行區陳行中學 | 閔行區題橋中學 | 莘格高級中學 | 上海市田園高級中學 | 上海西南工程學校 | 上海市閔行區友愛實驗中學 |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 上海市民辦上寶中學 | 教研所附校民辦上寶中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