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巨虛

上巨虛

上,相對於下而言。巨,巨大;虛,空虛。本穴原名“巨虛上廉”,指本穴在脛、腓骨間之巨大空隙處,蹺足抬腳,本穴在巨大空隙處之上方,故名。本穴屬足陽明胃經,為大腸之下合穴,《內經》:“合治內腑”,故本穴適用於調腸和胃,因而可以治療胃腸病證。

穴位解剖

在脛骨前肌中,有脛前動、靜脈;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深層為腓深神經。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取穴:正坐位或仰臥位,根據骨度分寸法,膝中至外踝尖為16寸,折量出犢鼻下6寸所在,再以中指同身寸即可定位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上巨虛所在。

主治

1.近治作用

下肢痿痹、膝痛。

2.遠治作用

腸胃病證:泄瀉、痢疾、腸鳴、便秘等。

刺灸法

直刺1~2寸。
可灸。

其他套用

1.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類以非特異性的炎性反應為主要表現的腸道疾病,以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為主要臨床症狀。中醫認為,大腸為傳導之官,其功能失常而為泄瀉,故治療取大腸之下合穴上巨虛、募穴天樞為主穴,起到調理腸胃氣機、泌別清濁的作用。

2.術後腹脹

手術是一種創傷性的治療手段,術後腹脹以氣機淤滯為主要病機。上巨虛為大腸之下合穴,具有通調大腸氣機之功能,可配伍胃經下合穴足三里,加強調理腸胃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