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艾針灸治療

治療:滋補肝腎、養陰清熱。 取穴選腎俞、足三里、大椎、豐隆、少海、期門。 取穴選腎俞、關元、足三里、太溪、命門。


針灸因其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廉便易行而具有—定的優勢。現將美國奧斯汀市中美合作研究免疫診所自1988年1月以來採用針灸治療的162例 愛滋病 患者介紹如下: 一、臨床資料 本組治療162例愛滋病均為門診病人,其中男性157人,女性5人。年齡20歲以下1例;20-29歲50例,30-39歲82例,40-46歲28例,50歲以上1例。20-39歲患者為絕大多數,占81.5%。其中年齡最小19歲,最大55歲。職業:包括職員、工人、教師、作家、藝術家、家婦、學生等。162例愛滋病毒陽性者中有24例確診為愛滋病,115例診斷為愛滋病相關綜合徵,其他23例為愛滋病毒陽性帶毒者。 二、治療方法 愛滋病中醫屬虛,治療當以補法為主,並多用灸法。選穴以足三里、關元、大椎、膏肓、腎俞為主,結合患者不同情況,按中醫辨證分型,辨證選取其他有關腧穴。 1.初期——體虛伴外感發熱階段 臨床表現:愛滋病毒感染後,初期多表現一過性體虛外感症狀,如全身乏力、發熱、盜汗、食少納呆、關節酸痛、淋巴結腫大等。 治療:扶正補虛,清熱解毒。 取穴選足三里、關元、大椎、合谷、風池。 方中足三里益氣健脾、培補後天之本;關元補益先天陰精,培補腎元;大椎振奮陽氣,退熱祛邪;合谷、風池祛風解表,以泄熱毒之邪。 兼肺氣虛咳嗽者,加肺俞、列缺以潤肺止咳;兼脾虛 腹瀉 為主者,加天樞、脾俞以健脾止瀉;精神 抑鬱 者加肝俞、太沖以疏肝解郁;偏腎陰虛者加腎俞、太溪以滋補腎陰。 2、愛滋病相關綜合徵、愛滋病期——慢性臟腑氣血虛損證候 (1)肺氣陰兩虛 臨床表現:神疲乏力、納食日減、語聲低微、咳嗽氣短、面色白光白或潮熱盜汗、咳嗽少痰;五心煩熱、舌質淡或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療:益氣養陰、潤肺止咳。 取穴選肺俞、膏肓、足三里、關元、大椎、列缺、太淵。 方中肺俞益氣滋肺;合膏肓扶正補虛;太淵培土生金,補增肺氣;列缺祛痰止咳;足三里、關元培補先後天之本;大椎助陽益氣以祛病邪。 (2)脾虛濕阻 臨床表現:神疲乏力、食少納呆、大便溏瀉、脘悶腹脹或周身浮腫、舌質淡、苔白、脈沉弱。 治療:益氣健脾,祛濕止瀉。 取穴選足三里、脾俞、陽陵泉、天樞、中脘。 方中足三里健脾和胃;配脾俞益氣健脾以共調脾胃之功;陽陵泉利水滲濕,清利下焦;天樞調理大腸以止瀉;中脘理氣寬胸以消脹滿。 (3)肝鬱氣滯 臨床表現:神疲乏力、精神抑鬱、胸悶、善太息、或煩躁、失眠夢多、低熱、形體消瘦、兩脅脹痛、大便溏瀉或 便秘 、舌淡苔薄、脈弦。 治療:疏肝解郁、寬胸理氣。 取穴選肝俞、太沖、神門、膻中、足三里、天樞。 方中肝俞疏肝解郁;配太沖以疏利氣機;神門為心經原穴,以寧心安神,使失眠得止;膻中寬胸理氣;腎俞滋補腎陰平肝逆;足三里調理脾胃使大便得調。 (4)脾腎虧虛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面光白,手足不溫或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腹瀉、 遺精 陽萎;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療:溫補脾腎。 取穴選脾俞、腎俞、關元、足三里。 方中脾俞健脾益氣;腎俞溫補腎陽;合關元、足三里培補先後天之本。 若偏於腎陽虛,加命門、關元、足三里,重用灸法以溫補腎陽;若偏腎精不足加三陰交、太溪。三陰交為足三陰之交會,有養陰作用,合太溪以滋補腎精。 (5)肝腎陰虛 臨床表現:失眠盜汗、午後潮熱、口燥咽乾、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消瘦、 耳鳴 、頭暈目眩、兩顴紅赤、夢遺、精神抑鬱、煩躁、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療:滋補肝腎、養陰清熱。 取穴選太溪、太沖、腎俞、足三里、大椎。 方中腎俞、足三里補益先後天之本;大椎振奮陽氣以扶助正氣,補益腎精;太溪滋補腎陰以平肝火;太沖疏肝平陽降火。 (6)痰濁阻滯 臨床表現:頸項、耳後或全身瘰癘漸增、按之堅硬、皮色不變,全身乏力、發熱,胸肋脹痛、脘悶納呆,口乾、便溏、舌質紅、苔薄白、脈弦滑。 治療:化痰降濁,滋陰清熱。 取穴選天井、少海、足三里、大椎、腎俞、曲池。 方中少海為手少陰合穴,降心火而化痰濁;配天井為治瘰癘病成方;大椎助陽益氣,配曲池清熱解毒;足三里健脾補益後天,配腎俞補腎、滋陰降火,以達扶正固本之功。 3.愛滋病合併症階段 (l)瘀血痰濁阻滯 臨床表現:瘰癘橫生或肝脾腫大、腹脹如鼓,甚則癥瘕積聚、面色晦暗、肌膚甲錯、潮熱口乾;舌質黯或有瘀斑;脈弦細或澀。 治療: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取穴選腎俞、足三里、大椎、豐隆、少海、期門。 方中腎俞、足三里補益先後天之本以扶助正氣;大推振奮陽氣,以祛邪解毒;期門疏利氣機、活血化瘀;少海為心經之合穴.具有化瘀軟堅散結的作用。 (2)熱毒內蘊 臨床表現:患者體質虛衰、高熱不退、頭痛、神疲乏力、舌質紅、苔薄黃,脈數。①熱毒蘊肺則為咳嗽、痰黃、咽痛糜爛或痰中帶血;重則呼吸困難、喘息不寧。②熱毒蘊於脾胃發為口糜、口瘡、 口臭 甚則滿口赤爛、腹瀉、勢如水注、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③濕熱下注,發於外表則為皮膚紅腫、丘疹,糜爛或 皰疹 、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療:扶正祛邪、清熱解毒。 取穴選大椎、足三里、曲池、合谷。配以局部點刺放血。 方中大椎振奮陽氣;配足三里健脾祛濕、扶正固本;配曲池、合谷以祛邪熱解毒。局部點刺以泄邪。 偏肺熱內蘊加尺澤、肺俞;偏熱毒蘊脾加天樞、上巨虛以健脾清利濕熱;偏濕熱下注加陽陵泉;有帶狀皰疹加局部圍刺並取足少陽之滎穴俠溪以疏利少陽之風邪;皮膚搔癢偏血虛者加血海以養血潤燥。 (3)痰蒙心神 臨床表現:神志痴呆、反應遲鈍成精神錯亂,甚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痰涎壅盛、口噤不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細。 治療:祛痰熄風、開竅醒神。 取穴選神門、大陵、印堂、豐隆、人中。 方中大陵、神門分別為心包經、心經原穴,清心安神,善治心性痴呆;印堂調氣醒腦,豐隆降火化痰;人中開竅醒腦。如果發為閉證加點刺十二井穴,啟閉開竅;針勞宮以降心火安神。 (4)腎陰陽兩衰 臨床表現:邪滯日久,元氣大虧,體重急劇下降,口乾少津、頭暈耳鳴,手足心熱或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語言低微、自汗不止、形寒肢冷,甚則冷汗淋離、四肢厥冷、陰陽離絕而神志昏迷,舌紅或舌質青紫、苔少,脈沉細無力或結代。 治療:滋補腎陰腎陽,回陽固脫。 取穴選腎俞、關元、足三里、太溪、命門。 方中腎俞、關元滋補腎精;足三里補益後天;太溪滋補腎陰;命門溫補腎陽。如發為脫證,取關元重灸以回陽固脫,並加人中開竅醒神。 以上患者在針刺治療時,均使用一次性針具,嚴格消毒。選穴以少而精為原則。針刺得氣後,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虛證多施以補法,同時虛寒性的多配合艾灸。一般隔日針灸1次,每次留針15-20分鐘,15次為 l療程。 本組患者經針灸治療,最短2個療程,最長為16個療程。平均6個療程。 三、治療結果 以上患者經數療程治療,大多數症狀改善較為明顯,腹瀉次數減少或消失。許多患者出現的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視物昏花等明顯改善,其中腳痛、腰痛得到減輕或消失。患者病情穩定,體力、食慾等明顯增強,精神狀態好轉,對治療很有信心。部分患者淋巴結縮小,並恢復工作。其中139例愛滋病相關綜合徵、愛滋病患者經針灸治療後顯效24人(17.2%),有效81人(58.3%),總有效率達75.5%。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